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曾是如此穷困,看她是如何熬过来的

离开了胡兰成,张爱玲背负着难民的身份,一个人踏上了奔走异国的征程。当她坐上“克里夫兰总统号”的轮渡,夕阳晚照,她心里有几分失落和伤感。

她要去的地方是美国,一个世界上很发达的国家,但是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浪漫的文坛,更没有志同道合的笔友。

1953年,美国曾颁布了一条法令,也就是世人常说的难民法。正是在危急关头,张爱玲在查理德.麦卡锡的担保下,签下主宰她一生命运的合约。

1955年11月,克里夫兰总统号在美国的旧金山入境。她下了船,还没来得及欣赏风景,便又坐上了异域风味浓厚的出租车,来到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

张爱玲初到美国纽约时,暂时投宿到好友炎樱家中。寄人篱下的滋味是极其不好受的。虽然她和炎樱关系很好,但张爱玲的性格是独立的。

她在心中挣扎和乞求,她想要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而非在他人屋檐下过活。直到后来,张爱玲找到了一间职业女子宿舍。

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曾是如此穷困,看她是如何熬过来的


虽然房子很破,天天被形形色色的贫困女人环绕,但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她觉得还不错。在美国,张爱玲见到了胡适。一个在中国文坛和政坛都响当当的人物。

而今,胡适62岁了,见到张爱玲亲切的迎了上来,俨然一副正派恩师的样子。在异国他乡,听到熟悉的乡音,张爱玲就像从冬天一下子来到了春天。

但是张爱玲自己也知道,如今胡适的状况根本没法给予她太多的帮助,即便是找一份工作或者是寻一处住所都需要自己努力。

张爱玲住进了女子职业宿舍,这是救世军办的,是一个接济难民的住所,所有的一切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她感觉自己像是住进了地狱,每天都能目睹一个一个人的死亡。

这样寒酸的地方,谁来到这里都会排斥,然而她除了这里再无住所。她如今虎落平阳,怎能像幼时一样讲究呢。

在那段并不美好的日子里,胡适突然来看她,张爱玲觉得自己的处境很窘,她都为自己的窘境而冷笑,也为自己拿不出一样待客的东西而自嘲。

在美国生活了不到一年,张爱玲依旧没有任何收入,1956年2月到了,按照先前的规定,张爱玲必须搬出职业女子宿舍。

可离开这里她能去哪了呢?在万般不得已的情况下,张爱玲开始效仿美国作家,向写作基金会求助,1956年2月13日,张爱玲在她的美国出版代理人的提议下,正式向爱德华.麦克道威尔提交了入驻申请信

如果说来美国之前的张爱玲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那么到美国之后,她的生活竟然连底层工人都不如。在莫瑞和另外两名文坛的担保下,3月2日张爱玲受到了文艺营同意接纳她的回信。

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建于1907年,由美国著名作曲家爱德华.麦克道威尔的遗孀创立。在美国文人的眼里,麦克道威尔俨然一处世外桃源,也成了文人们相互交流,举办文艺活动的绝佳场所。

下了车,张爱玲发现原来这里这样的美,仿佛来到了仙境一般,又仿佛世外桃源。张爱玲在这里分到了一间独立的工作室,还有了自己的卧室。

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曾是如此穷困,看她是如何熬过来的


这里充满了欢乐,也遍布着自由和浪漫的曙光。每天清晨作家和艺术家们都簇拥着去吃饭,餐桌上,他们尽情挥洒自己的创作思路,彼此之间既是听众又是老师。

午餐是工作人员提着一个放满饭菜的篮子送到各自的工作室门口,由大家自己选择的,这样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安心的创作环境。

下午四点之后,文艺营允许大家自由活动,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或是聊天娱乐,或是小酌几杯,等用完晚餐之后,又聚在一起,大家天南地北的闲聊。

张爱玲喜欢这样的聚会,她喜欢聆听不同人的故事,喜欢品味每一首小诗,每一段音乐,也喜欢坐在人群中沉默,低头冥想。

张爱玲喜欢这里。也就是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张爱玲认识了赖雅。赖雅当时是个67岁的老头了,体重160斤,留着白胡子,俨然一个圣诞老人。

赖雅是一个天性浪漫的人,他喜欢追求自由,喜欢周游列国,喜欢无拘无束的散漫生活。1917年赖雅与前任妻子结婚,但是婚姻维持了9年,喜欢浪漫的赖雅怎么可能被婚姻约束住?

但认识张爱玲的赖雅当时就是一个穷鬼,他年纪大了,况且至今仍旧没有事业,不少生活费全靠张爱玲接济。

张爱玲在美国的日子曾是如此穷困,看她是如何熬过来的


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的晚年无比痛心,他将罪魁祸首归结到赖雅身上。他说赖雅曾多次中风,张爱玲婚前怀孕了,赖雅坚决要她堕胎,夏志清认为赖雅不够温柔体贴,而且有点残忍霸道。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吧。当时张爱玲的书稿能否出版尚未定夺,这样他们的生活就很艰难,赖雅没有工作和收入。

房租和水电费用就带给了他们不小压力。张爱玲只有夜以继日的写稿,翻译,后来张爱玲得了眼疾也跟这样努力写稿有关系。

后来张爱玲去拜访了在女子宿舍时认识的好友玛丽,她去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上班。后来张爱玲的《秧歌》改编成了电视剧,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支付了她1350美元,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才开始好了点点。

这也给快绝望的张爱玲带来了一丝希望。她决定振作起来,并且与远在上海的宋淇取得了联系,然后争取到了一份剧本稿件。

这个剧本就是《情场如战场》,这部影片创下了当时香港国语片的一个神话,取得了当时最高的票房纪录。后来宋淇知道张爱玲在美国的处境,为张爱玲争取到每部电影800到1000美元的报酬。那段时间稿酬成了张爱玲生计的主要来源。

或许正是因为患难中宋淇的真情相助,所以后来张爱玲把全部遗产都留给了宋淇。天助自助者吧,每个人都有困境,看自己如何去努力奋斗和化解。

我们要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样生活才不会抛弃我们,你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