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阻止孩子和成績差的孩子玩嗎?

應該讓孩子接觸各種各樣的同學,可以和學習差的玩,但是儘量不要和品質差的同學一起玩

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在我身邊沒有發生的,但是從網絡上的瞭解來看,確實有這樣的現象,所以也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做一個極端的假設,每個人都只和比自己學習好的人玩,那麼每個人都交不到朋友了,當然現實中並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現實中更多的應該是學習上游或者中上游孩子的父母會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而大部分的原因我相信是因為怕孩子影響學業以及沾染上一些歪風邪氣,在高中生的視角,我們能理解大人這樣做的原因,但在我的觀點中大多數情況下這樣是不合適的

.一些確實需要保持距離的情況

①我們通常所稱為“社會人”的

以吸菸喝酒紋身為榮,抱團惹事生非,為了談戀愛而談戀愛,三觀不正,絲毫沒有上進心(抽菸喝酒的不一定就能判定一個同學品質差什麼的,但是如果以此為榮,拿出來炫耀,那麼就有很大把握說能牽連到品質問題)

②每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

近些天疫情已經逐漸好轉,我們也面臨開學做最後的衝刺,作為學習平平淡淡的同學,雖然每天蹲在家裡學習仍然是緊趕慢趕才能趕上老師的進度,一週兩考弄得我們身心俱疲,所以偶爾也會出現上課划水的現象或者下午下課後出去happy一下的現象(代價就是晚上要熬夜啦)就算是市裡前一千名也會和我們一樣偷懶的(十八線城市,前一千大概湊合能上底層211)但是總能看到一些同學每天在外面耍或者沉迷遊戲,不是為了放鬆,大概就是因為不想學習而沒有節制的玩

人的自制力肯定是有限的,我們這個年齡段自制力更是並不強,長時間和這樣的同學在一起,難免近朱者赤,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二.其實沒有必要過於限制的情況和原因

情況概述:在我所接觸聽聞的這類事件中,大都是如題所說:“誒呀,你看你那同學成績那麼差你還跟他玩,你早晚變成他那樣。”或者“你要跟學習好的同學一起玩,跟學習差的玩只會讓你成績下滑。”諸如此類的

原因:這樣的想法並不可取,學習能力是不會傳染的,但是很多很多學習較差的同學也有著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口號不只適用於文化,更適用於人與人之間,更有著“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古訓。所以,單純因為學習否定個人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完整的看待他人

三.個人經歷和體會

在十八線城市就讀,初中高中都是在普通班,高中階段因為社團認識的許許多多同學,99個人有99種性格。社團活動中沒有任何理由的拖稿,開會不到等等的情況真的不少,很多小事就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質。在參加中學生領導力大賽的時候(非學科性競賽),二輪的隊員來自全國各地,我們在很短的時間裡相互瞭解,然後進行合作。這個比賽很少用到課本內的學科知識,所以我並不瞭解他們的學習成績,但是他們有擔當,有團隊精神,和他們在一起我學會了很多很多課本里不可能學到的東西,而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名列前茅。

四.結論

所以說,以成績決定是否和他人交朋友是十分不可取的行為,我們更應注意的是身邊人的人品,如果真的出現問題,我們也應該找一找自身的不足,自制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是否以適當的方法培養自己或者孩子的自制力?是否看到了所謂“差生”的長處?

還是文章開頭的觀點,我們應該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不應該排斥沒有自己優秀的人,但是要警惕那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