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千萬別摘,最特殊的時候來了

口罩千萬別摘,最特殊的時候來了

全文字數:1748

閱讀時間:約11.6分鐘

最近氣溫回暖,春風拂面,花都開啦!最美人間四月天,除了美景,還有出門糊一臉,甚至鑽進鼻孔的楊柳絮。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圖源:網絡

這個時節也是各種過敏症狀高發的季節,在醫學上,柳絮引起的過敏俗稱“飛絮病”。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圖源:網絡

近日,有傳聞飛絮中存在新冠病毒?專家對此進行回應。根據現有研究,沒有證據證明,楊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但部分過敏患者,會出現鼻部過敏症狀。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北京同仁醫院鼻科副主任王成碩就楊柳飛絮季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做了重點提示。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1.無論是防控病毒,還是防護楊柳飛絮等花粉過敏原,現階段都鼓勵外出時佩戴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起到防護作用;外出時儘量不穿易黏附飛絮材質的外衣。2.外出返回後應先儘快洗手,及時清掃外衣上的飛絮。

3.戶外鍛鍊儘量選擇飛絮較少的時段。

什麼時候可以摘口罩?

4月7日下午,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在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以下4種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1.普通辦公、居家;

2.在公園、綠地等散步;

3.在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場所;

4.在保持教室適當通風的情況下,總體說來,學生上課時可以不用戴口罩。

與此同時,不少專家叮囑,雖然城市功能逐漸恢復,但現階段還需發揮群防群控、全民參與的抗“疫”作用。3月24日,據新華社報道,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浙大一院感病科主任盛吉芳說,從傳染病的角度考量,公眾應養成戴口罩的好習慣。“流感季節,傳染病高發期,人員密集場所和室內密閉空間,都還是建議戴口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身心抵抗力,營造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

哪些情況下還須戴口罩?

根據3月18日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面對以下情形仍必須佩戴口罩:

一、普通公眾

1.處於人員密集場所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2.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者,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3.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場所人員

1.處於人員密集的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超市、餐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區和單位進出口等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2.在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學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日常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員聚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其他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三、重點人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從入境開始到隔離結束)。

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氣閥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四、職業暴露人員

1.普通門診、病房等醫護人員;低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醫護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保潔等。

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

2.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員;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中、高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環境消毒人員;轉運確診和疑似病例人員。

防護建議:戴醫用防護口罩。

3.從事呼吸道標本採集的操作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吸痰、心肺復甦操作,或肺移植手術、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員。

防護建議:頭罩式(或全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或半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加戴護目鏡或全面屏;兩種呼吸防護器均需選用P100防顆粒物過濾元件,過濾元件不可重複使用,防護器具消毒後使用。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來源:科技日報、南昌新聞、澎湃新聞等

原標題:口罩千萬別摘,最特殊的時候來了!

審核:趙 路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口罩千万别摘,最特殊的时候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