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向:每天一個漢字起源(第一期:習)


收藏向:每天一個漢字起源(第一期:習)

習 xí

〈動〉

(1) (會意。從羽 。從羽,與鳥飛有關。本義:小鳥反覆地試飛)

(2) 同本義

[fly frequently]

習,數飛也。——《說文》

鷹乃學習。——《禮記·月令》

(3) 反覆練習,鑽研

[review;practise;exercise]

君子以朋友講習。——《易·象下傳》

(4) 通曉,熟悉

[become familiar with;be used to]

不習於誦。——《戰國策·秦策》

皆通習之。——唐· 韓愈《師說》

(5) 學習

[learn]

習其句讀。——唐· 韓愈《師說》

(6) 習慣;習慣於,習以為常

[get accustomed to;be used to]

民習以力攻難,故輕死。——《商君法·戰法》

(7) 訓練

[train]

不習,則民不可使也。——《大戴禮記》

(8) 習染

[fall into a bad habit]

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也。——《論衡·本性》

習其家風。——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習 xí

〈名〉

(1) 習性;習慣

[habit;custom;usual practice]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政教習俗,相順而後行。——《荀子·大略》

(2) 親信

[trusted follower]

希不信愛也,又且習故。——《韓非子·孤憤》


習 xí

〈副〉

(1) 經常,常常

[often]

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柳宗元《三戒》



【1】漢典-在線漢語字典 - 漢典

【2】字源網_字源查詢_漢字字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