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的過早消失,是中國歷史上兩度亡國的要因


分封制的過早消失,是中國歷史上兩度亡國的要因

由於長期推崇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制,因此中國大陸無論官民,都普遍一邊倒地以大一統中央集權制為先進、為正確,而以分封制為落後、為錯誤,而全然忘記了中國有句古訓“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中央集權制和分封制,其實各有其優勢和弊端:

中央集權制有利於君主的權力,有利於一國之內政令的統一,有助於避免君主和諸侯封國之間的權爭內亂;這些恰恰是分封制的短板;

分封制的過早消失,是中國歷史上兩度亡國的要因

但是中央集權制不利於抵禦外敵,也不利於鎮壓農民起義;這些恰恰是分封制的優勢。

在中央集權制下,地方缺乏自主權,許多政策和措施都需上報中央批准,才能實施;因此應對突發危機就比較遲鈍;而且,在專制的中央集權制下,地方官由中央任命,優先對中央負責,制度性地對地方缺乏責任感,因此他們對地方的責任心就不可能有分封制下的諸侯那麼強。

所以,一旦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或者遭到外敵入侵,中央集權制下地方官的反應速度和賣力程度,就必然不如分封制下的諸侯。

而一旦農民起義的規模巨大,或入侵的外敵強大,中央集權制下地方官就更容易叛變、投敵,因為他們司職的地方,不是自己的,而是皇帝的,甚至他們自己往往都不是當地人,他們只是一個當差的;既然是當差的,那麼事急了大不了換一個主人——轉投農民軍或者入侵的韃子,反正照樣有官做。

所以劉邦、李自成所到之處,秦朝和明朝的地方官會降者如雲;所以滿清八旗軍的凌厲進攻,明朝的官、將會爭先恐後地叛國。

而分封制下的地方諸侯就不同了,一旦失去了自己的領地,他們就什麼也不是,淪為喪家之犬,而投敵往往是找死——因為造反的農民或入侵的蠻族為了“合法地”佔有土地,往往把領有土地的舊貴族處死,人為造成土地無主。

所以分封制下的地方諸侯,面臨外族入侵時,往往會殊死抵抗,迸發出強大的抵抗力;分封制,就是周朝八百多年中,虎視華夏的北方蠻族,沒有一次能夠入主中原的原因。

與此相似的是,和中國面積差不多大的歐洲,歷史上從來沒被西來的遊牧蠻族徹底征服過,匈奴人、柔然人、蒙古人、突厥人在歐洲封建主的劇烈抵抗下,只能征服東、南部分歐洲;而中國卻先後遭蒙古人和滿洲人徹底征服。

分封制的過早消失,是中國歷史上兩度亡國的要因

所以,分封制度下的農民,在各地領主、貴族的防範和鎮壓下,很難造反;周朝八百多年,並沒有發生農民起義;歐洲中世紀的一千年當中,只有英、法和俄羅斯各發生了一次農民起義,而秦以後中國多如牛毛的農民起義有多少?

徹底取消分封制,這也是高度的中央集權的秦朝,在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迅速滅亡的重要的原因。

中央集權制不利於抵禦外敵和維穩,早在秦統一之初,有識之士就看到了這一點:

秦始皇統一之初,丞相王綰就提議在離京都咸陽較遠的地區保留分封制,建議將始皇帝的兒子封為王,讓他們分赴各自的封國,以加強對那裡的管治,王綰擔憂:燕、齊、荊地遠,“黔首未集附”,舊貴族殘餘勢力伺機作亂復辟,而地方政權缺少核心和權威,武備鬆弛,缺乏強大的社會控制力,而朝廷強悍的軍隊又遠在咸陽和長城一線,一旦東、南腹地有變,鞭長莫及。

但一邊倒迷信法家、醉心中央集權的秦始皇,聽不進王綰的意見,駁斥說“復立國,是樹兵也”。秦始皇死後,王綰的擔憂很快變成了現實。

淳于越是另一個先見智者,公元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置生日宴,博士千人賀壽,齊人淳于越進諫說:“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淳于越的意思是:殷商和周朝的君王能夠統治一千多年,靠的是分封子、弟作為枝幹,重用大臣作為輔佐。如今皇上擁有海內,而陛下的子、弟卻像一般平民那樣沒有勢力。今後一旦出現像齊國田常、六卿那樣的叛亂,陛下的弟子們沒有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如何能互相救助呢?不師從古人的制度,而能使國家長治久安,我還沒有聽說過...

但秦始皇片面寵信法家派李斯,對淳于越的進諫拒而不納;其後秦始皇的子女果然被趙高一鍋端,而隨著項羽、劉邦的進軍,秦朝的地方官紛紛叛降。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秦始皇聽從了王綰和淳于越的意見,採取了一定程度的分封制,那麼秦朝會長久得多,決不會“二世而亡”。

中國的分封制,隨著秦的統一而過早消失。秦朝滅亡後,後世的中國統治者對中央集權制的短板、對分封制的優點,不能說沒有明察,劉邦、司馬炎、朱元璋就一定程度地恢復了分封制,但由於分封制容易對君主權力構成挑戰的缺點,導致君主越來越追求中央集權,宋朝的“強幹弱枝”國策就是典型:宋朝不僅絕不分封皇室,還破天荒地實行“重文抑武”的國策,結果逐漸喪失了抵禦外敵的能力,中國在宋朝的手上,第一次被蠻族徹底征服。

隨著分封制下挑戰中央皇權的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和“靖難”的一再發生,帝王的專權私心,逐漸壓倒了對國家的憂患意識,趙匡胤作出了寧可亡於外,也要防止武將造反的集權選擇,明朝在朱元璋之後,也逐步剝奪了朱家藩王的統治權,明朝各地的藩王淪為有名無實的寄生類,中國的分封制徹底消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