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子相依為命到反目相對,呂雉的權利慾望為何越來越強烈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想到自己以後能做什麼,劉邦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做皇帝,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也只是想做一個相夫教子的賢妻。剛嫁給劉邦的呂雉確實做到了一個妻子該盡的責任和義務,孝順長輩、撫養孩子,照顧這一家老小,相比於劉邦的不務正業,呂雉就顯得更加的賢惠。

秦末的亂世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包括劉邦和呂雉母子。在時代的滾滾浪濤中,所有人不管是自願還是被動都被攜裹著前行。

劉盈呂雉母子從相依為命到反目相對

  • 母子相依為命

在劉盈的世界裡父親的疼愛是很少的,出生後沒多久,劉邦因為私放役徒觸犯了秦律,畏罪之下逃到芒碭山躲藏了起來。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自此很少回家,再次見劉邦的時候是三年後彭城之戰結束的時候,逃亡途中的劉邦碰到了自己的女兒和兒子,此時的劉盈剛六歲。

幾年後才見到父親的劉盈恐懼絕對大於驚喜,為了逃命的劉邦數次想把兒子和女兒丟掉,多虧了夏侯嬰相救,兩個孩子才能活下來。

愛屋及烏,從劉盈的不受寵愛可以看出呂雉在劉邦心裡的分量也很輕,她再次見到劉邦的時候是韓信平定了齊國之後,迫於壓力項羽釋放了劉邦的老爹和老婆。在此之前,呂雉在項羽那做了整整28個月的人質。

從母子相依為命到反目相對,呂雉的權利慾望為何越來越強烈

回去後呂雉看到的是劉邦身邊美女如雲,尤其寵愛戚夫人,而她則被劉邦甩在了一邊。接著她們母子陷入了西漢初年最大的政治旋渦之中,劉邦要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最寵愛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母子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劉盈失去了太子位,也將意味著呂雉會失去後位,這對於她們母子二人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好在滿朝的功臣都反對,最後因為廢立太子的風險太大,劉邦也沒能完成自己的心願。

但這件事情教會了呂雉,權利才是最強大的後盾保障,而兒子劉盈這個未來的國君就是自己手裡最大的依靠。年幼的劉盈不懂得權利鬥爭的殘酷,所依靠的只有母親,呂雉卻深深的明白,一旦失敗她們母子的下場絕對會很慘,權利的慾望一點點的在她心裡膨脹。

事實上劉邦對呂雉生的兩個孩子都不怎喜歡,和匈奴第一次和親的時候,劉邦本打算派魯元公主去,被呂雉的哭鬧弄的很煩,就換了個人。在劉邦去世之前,呂雉與兒子劉盈相依為命,如履薄冰。

  • 母子反目相對

劉盈十七歲登基,按理說這個年紀完全可以自己親理政務,實際上所有的權利都掌握在母親呂雉的手中。劉邦在世的時候,呂雉幫助他清剪功臣,殺韓信、彭越,一步步的已經獲取了很大的權利,劉邦死後,再沒人能夠限制她,加上劉盈的性格懦弱,大權落在後宮之中。

從母子相依為命到反目相對,呂雉的權利慾望為何越來越強烈

從此開啟了呂雉掌權的時代,前後共計十五年的時間,漸漸的母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僵硬。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呂雉的強勢和殘忍手段。

劉盈性格寬容溫和,對自己的幾個兄弟都很不錯,呂雉不僅強勢而且手段也很殘忍。她將劉邦的寵愛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趁機在劉盈的住處毒殺了他一直想保護的弟弟劉如意。

因為一次家宴的座次問題,對他的大哥劉肥下毒手,劉盈很難接受自己的母親怎麼變的如此的殘忍惡毒。他想保護的幼弟被毒殺,本來想敬重大哥,卻差點因為他遭到母親的毒手,劉盈心中的苦悶、痛苦和壓抑可想而知。

第二個方面:呂雉和申食其的曖昧關係

申食其是劉邦的門客,戰爭時期劉邦派他在沛縣照顧自己的家人,申食其陪著呂雉坐過牢,當過項羽的人質。呂雉掌權後,申食其被提拔為左丞相,成為所有人巴結的對象,誰都知道他和呂雉的親密關係。

漸漸長大的劉盈對於母親和申食其之間的緋聞越來越不滿,而且呂雉非常寵信申食其,母子二人為此爭吵過很多次,終於被劉盈逮住了機會,抓住了申食其的小辮子要將他處死,最後還是被討好呂雉的人所救。呂雉對申食其的寵愛進一步擴大了她們母子之間的嫌隙。

第三個方面:劉盈對自己婚姻不滿和反對。

在呂雉的一手操控下,劉盈娶了自己年僅十一歲的親外甥女,親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為皇后。

對於這樁婚姻,劉盈極力的反對,無奈拗不過強勢的呂雉;呂雉原本想讓自己的外孫女也享受皇后的榮耀,卻造成了兩人一生的悲劇,張嫣孤獨悽苦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第四個方面:劉盈只是母親的傀儡。呂雉的權利來源於自己當皇帝的兒子劉盈,她以太后的身份干預朝政,在位七年的劉盈從來沒有過皇帝應有的權利。

劉盈自己就甘心做個傀儡嗎?只是他的反抗都是徒勞,在呂雉長期的壓制之下,劉盈放棄了反抗的心思。權利的衝突是她們母子反目最主要的原因,呂雉拿走了原本屬於她兒子的權利。

從母子相依為命到反目相對,呂雉的權利慾望為何越來越強烈

無法反抗的劉盈選擇了自暴自棄,縱情聲色,不在理會朝政,年僅24歲就去世。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因為權利的角逐,相互反目。

為了權利已經瘋狂的呂雉

劉盈的早逝給了呂雉一個措手不及,她的權利來源就是自己的兒子,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她奪走了自己兒子的權利,呂雉擔心失去權利比失去了兒子更讓她糟心。在陳平的提議下,呂家掌握了軍權,呂雉的心才踏實下來。

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利,她製造皇后張嫣懷孕的消息,從劉盈與宮女生的兒子裡選了一個對外宣稱是皇后張嫣所生,立為少帝,前後立了兩個。

她將自己孃家的女子嫁給各個諸侯王做王妃,讓她們能夠享受到榮華富貴;這些呂家女子仗著孃家的勢,飛揚跋扈,橫行霸道,劉邦的兩個兒子就因為呂家女的原因而死。接著呂雉著手封自己孃家人為王,共封了三個呂姓王。

從劉盈死後到漢文帝繼位的八年時間裡,呂雉以太皇太后身份稱制,史書將這八年的紀年為高後八年,呂家的勢力達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呂雉臨死前也不忘手中的權利,她叮囑自己的兩個侄子,她死之後不要前來送喪,就待在南北軍的軍營裡,以防有變。

從母子相依為命到反目相對,呂雉的權利慾望為何越來越強烈

曾經是賢妻良母的呂雉,為何會變成一個手段殘忍、權利燻心的女人呢?

人的轉變都受環境和經歷所影響,呂雉前後如此大的反差變化也離不開她的經歷,其實不難理解,一個人付出了一切卻眼看著要一無所有的時候,不瘋狂才怪呢。那些原因促使呂雉一步步的成為了殘忍貪權的呂后呢?

原因之一:只有權利才能給她帶來安全感

呂雉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也為劉邦付出了很多,到頭來的結果是被劉邦拋棄。嫁給劉邦以後,呂后靠的還是自己,帶著孩子下地幹活,照顧一家老小,成家後的劉邦依然沒改掉廝混的本性。

丈夫造反後,受到多次的連累,而身邊美女如雲的劉邦卻忘記了她們母子的存在;劉邦做了漢王后沒有接她們去享福,平定關中之後也沒有,打下彭城的時候更沒有,要知道彭城離沛縣很近。

廢立太子的事情,讓呂雉明白,只有權利才是自己的依靠,才能給她帶來足夠的安全感,其他的任何人都靠不住,包括自己的丈夫。

事實上呂雉也嚐到了權利帶來的滿足,在她掌權的十五年裡,沒有人能夠反對的了她。

原因之二:如同棄婦一般的深恨

呂雉最恨的應該就是劉邦無疑,其次是差點奪走她所有的戚夫人。從她將戚夫人殘忍的做成了人彘,殘酷的殺害劉邦的其他兒子,就可以看出呂雉心中對他們二人壓抑了多少的怨恨。

劉邦活著的時候,呂雉一門心思的只想保住她們母子的地位,等到劉邦一死,她壓在心裡的恨意徹底的爆發。

從劉邦造反西入關中到呂后再次見到劉邦,中間隔了五年左右的時間,見面後的兩人基本不算是夫妻更像是政治上的合作伙伴。劉邦藉助呂雉的手來清理功臣障礙,呂雉借劉邦的勢來獲取權利。

原因之三:不敢輕易放掉手中的權利

有些事一旦做了就沒有回頭路,呂家的如日中天看似威風凜凜,實際上已經引起了劉氏宗族和開國功勳們深深的嫉恨,一旦放權,呂家迎來的將是滅頂之災,所以呂雉致死將權利捏在自己的手中。

從呂后臨終前對兩個侄子的叮囑,說明她也很清楚的知道呂家失勢的結局,而她交給侄子的防備方法就是牢牢的握住手中的軍權。如果不是呂祿輕易的放棄了北軍的軍權,功臣派滅呂家的勝算能有幾成呢?

呂雉臨死前是否後悔將呂家捧的如此之高呢?呂家越輝煌,就觸動了越多人的利益,下場也會越悽慘

從母子相依為命到反目相對,呂雉的權利慾望為何越來越強烈

呂雉的轉變離不開劉邦的拋棄,曾幾何時,她也願意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好妻子;權利的慾望來源於沒有安全感的自我保護,而殘酷的手段緣由是埋藏在心底的深恨和為了維護手中的權利。

結語

西漢初年朝堂的權利角逐兇險莫測,但西漢初年的社會民眾卻在安穩平和的恢復發展,朝堂的政治鬥爭沒有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發展。

呂雉掌權的十五年,繼續採用高祖劉邦時期的政策於民休養生息,又廢除了秦朝時期的一些苛法暴政,也沒有用手中的權利去做危害百姓、損害社會的事情,她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不能被否認。

被世人所詬病的是幫助劉邦對韓信、彭越等功臣的殘殺,對競爭對手和劉氏子孫的殘酷迫害,但是政治鬥爭本身就殘酷無比,如果失敗的是呂雉,那麼她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呂雉放過了薄姬和劉恆,又是為何呢?

一切事情皆有因果,劉邦當年種下的因,卻把果應在了他的後代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