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治理需要更多的“方舟子”

最近一些日子,學術造假風波接二連三,不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涉及到的人還是一些著名專家學者,引起全社會震驚、唏噓、憤怒。很多人強烈要求有關部門及時查處,激進的網友甚至要求以“詐騙罪”懲處科研造假者。

然而,“貴圈真亂”也還是要按“貴圈”的遊戲規則辦事,學術界的事主要還是該由科學共同體長期形成的規範來治理,而不能指望哪一個或幾個部門嚴懲幾個人、嚴管一陣子了事。

學術治理需要更多的“方舟子”

實際上,近代以來自然科學的發展就是在與偽科學、假科學的長期博弈中,一步步走過來的。學術造假也不僅僅是我國科學界存在的現象,即使是當今頭號科學大國的美國,也會不時冒出學術醜聞。遠的不說,就在今年10月15日,哈佛大學領銜10年之久的“心肌幹細胞研究”共有31篇論文被各種期刊撤稿,被科學界認為是“整個領域”長期造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學術醜聞”。因而對國內的院士、校長等知名學者的造假風波也不必大驚小怪,關鍵是要通過有效的治理機制,最大限度遏制學術不端,而不能任由其氾濫。

科學共同體對學術不端,早已有一套“貴圈”自我治理的規範。發表學術論文的目的,既是公佈研究的成果,也是接受科學界的評判。科學家們的“群眾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對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有著天然的質疑、批評、詰難、挑剔的權力,也有權將學術不端現象向社會各界披露,從而保證了大多數研究在秉承科學精神的前提下開展。當然,被質疑者有權申辯、答疑、解釋,自然科學就是有了這樣一種“質疑--申辯”的機制,才能夠按照它固有的規範發展到了今天。

學術治理需要更多的“方舟子”


學術治理需要更多的“方舟子”

但是,人們在進入信息爆炸時代以後,科研論文的發表量劇增,科學家“群眾眼睛”雖然還雪亮著,卻不一定看得過來了,這就給了學術不端者更多鑽空子的機會。尤其是專業分化越來越細,大多數科學家只顧著自己狹窄專業圈的“一畝三分地”,對隔行如隔山的領地往往無暇顧及,造成科學界的同行“質疑”能力不斷弱化。普通吃瓜群眾當然就更看不出學術上的一些貓膩了。

我們還要注意到的一個現象是,近幾十年來學術不端的領域出自生物學界的醜聞最多,國際國內都一樣,包括最近的一些風波。這跟生物學的學科特點有關。相對於物理學、化學而言,生物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靠觀察統計得出結論,PS個假圖什麼的一眼很難看穿。如果是很多帶有數學公式的物理學、化學研究,隨便拿個計算器摁幾下一核對便知真假,但生物學很難做到這點,這也是生物學科研打假困難的重要原因。頂級學術期刊都難以察覺的假象,靠科技部門豈能監管得過來?

學術治理需要更多的“方舟子”


因此,解鈴還須繫鈴人,強化科學界的自我治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科學專業分化日益精細的今天,科學家隊伍中事實上已經分化出一些專門的“批評家”。方舟子就是科學“批評家”隊伍中的典型一員。這些批評家從事的專業工作不是普通群眾能承擔的,實際上也是科學共同體的一分子,他們不一定是具體學科領域的出類拔萃者,卻理解科研流程、諳熟科學規範、瞭解科技運行規律,能以敏銳的眼光評判科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這樣的科學“批評家”是當今稀缺的人才,不是人太多而是太少太少了,他們能夠起到具體學科的專家所起不到的作用,是對科學共同體隊伍的彌補。

平心而論,方舟子多年來對科學許多人和事的批評、質疑是符合科學規範的。我跟科技界許多知名專家多有接觸,應該說,大多數專家對方舟子就事論事發出的批評意見是持肯定態度的。當然,我們也不贊成方舟子的一些過激的言論,也正因為他有時候發表的一些言論過激,而招來了科學界以外的不少指責和攻擊,以至於影響到了其他科學批評家的發聲,這是應當汲取的教訓。

學術治理需要更多的“方舟子”


面對愈演愈烈的學術不端現象,專業打假的科學批評家不可或缺。對於從事科學批評、質疑的方舟子們,社會對他們的發聲不必求全責備,只要不是惡意誹謗和人身攻擊,還是應該對尖銳的學術批評意見採取包容態度,動輒刪除、封號的做法只會助長學術造假的膽量。對於被質疑者,也沒必要一風吹草動就認定造假,還是應當積極營造“質疑--申辯”的學術討論氛圍,就事論事辨明是非。對確屬缺乏科研誠信的人,主管部門根據“質疑--申辯”的結果也就有了處罰依據。

總之, 治理學術不端現象,社會齊抓共管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有一批專業發聲的“方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