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你有什麼?”

“我爸爸是郭德綱!”

這是岳雲鵬和郭麒麟相聲中的一段調侃。

23歲的郭麒麟,從藝十年的知名相聲演員,正如他的微博認證一樣,郭德綱之子一直是他最顯眼的個人標籤,這個身份是聚光燈的同時也是放大鏡,讓他的每一步都走的即順利又艱難。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在這個貼滿了“標籤”的世界,每一個人都迫切的想證明自己的能力,破除外界的固有偏見。

正如此前郭麒麟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他最想做的是“郭麒麟”,而不是郭德綱的兒子。

他選擇脫掉相聲演員的外衣,跨界綜藝和影視,雖然片約不斷,表現卻一直不溫不火,

“玩票”是外界對他跨界嘗試的評價。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一往無前虎山行,撥開雲霧見光明。”

最近郭麒麟火了,他演活了《慶餘年》裡地主家的傻兒子,相聲式的表演承包了這個冬天大部分的笑點,72小時內最高熱度飆升到了91.3,“地主家的傻兒子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郭麒麟曾在採訪中表達:“對於演員來說,適合比演技重要的多。”這是他挑選劇本的方式。在眾多老戲骨參演的《慶餘年》裡,最出圈的卻是他,他演活了搞怪又貪財的範思轍,

範思轍這個角色對於他來說簡直是本色出演,同樣的嚴父,同樣不錯的家境,外加“地主家傻兒子”的人設。

走紅之後有記者問郭麒麟:郭德綱怎麼看待你走紅這件事。

“他都不知道我演了這部戲,他不看電視劇,他都不知道我幹嘛了。”想擺脫標籤的郭麒麟用三個否認表明了自己與父親的狀態。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看了郭麒麟的採訪後,很多人都認為郭德綱對於兒子的狀況並不關心,其實這就是他對兒子的教育方式,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小的時候教育好了,長大了就不用怎麼管。”

郭麒麟對自己父親的教育方式總結為八個字:傳統家庭,家教森嚴

1996年出生的郭麒麟,從小由後媽帶大, 生母胡中惠是一名業餘演員,在郭德綱成名前便已離婚,隻身前往日本。後來嫁給郭德綱的王慧對郭麒麟視如己出。她從天津到北京一路陪讀照顧郭麒麟的生活起居。

父親郭德綱則是嚴父,從小在德雲社長大的郭麒麟完全沒有沾到少班主的光,那時候郭德綱並不出名,有好吃的一定是徒弟先吃,犯了錯一定先罵郭麒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郭麒麟磨平了稜角,“規矩”是合作過的演員對他的評價。

父親嚴厲的教育讓郭麒麟的心性變得堅韌,他不懼質疑,勇敢嘗試。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爸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郭德綱原本是不同意郭麒麟進入相聲行業的,他知道箇中之苦。

“人活一世都是記問之學”郭德綱本希望成績優異的兒子能多讀書。2011年在郭麒麟的苦苦哀求下,郭德綱最終同意他退學從藝並拜于謙為師,他知道當時的郭麒麟活的並不快樂,嚴父雖嚴,但也是父親。

郭麒麟從3歲開始就喜歡在家長面前表演,4歲開始聽相聲,6歲就可以站在講臺上給全班同學說相聲,11歲正式登臺演出,從小就愛好表演的郭麒麟也許早已註定會走上從藝的道路。

2011年起,郭麒麟開始參加德雲社巡演;

2012年舉辦個人相聲專場;

2015年出演由父親郭德綱執導的喜劇電影《我要幸福》;

2016年參加東方衛視喜劇綜藝《歡樂喜劇人第二季》;

2019年郭麒麟因出演《慶餘年》範思轍一角而“大火”。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爸爸我現在就告訴你,我就這樣了。”是郭麒麟對父親的回應;

“說我玩票的人,普遍也不認可我在相聲上的成就。”是郭麒麟對外界質疑的回應;

“怎麼想就去怎麼做,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是郭麒麟的做事風格;

“不虛此行,來這人間走一遭。”是郭麒麟的目標。

他自詡文藝青年,最喜歡的影視作品是日劇《火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嘗試漫才藝人的角色。

“我心藏瑰寶燦爛如歌,唯有畫作可為我吟唱”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願他如所愛的電影中的臺詞一般,繼續追尋心中所愛。


結語:在這個貼滿“標籤“的”世界,願你我都能夠勇敢的去找尋真實的自己。面對外界的質疑,行動是最好的回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郭麒麟:“地主家的傻兒子”,去“郭德綱”標籤的跨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