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厚植创新土壤 激发企业活力


厦门火炬高新区厚植创新土壤 激发企业活力

火炬高新区借力“外脑”集聚创新资源。图为中科院计算所厦门分所办公场景。(本报记者 陈 璐 摄)

  

  本报记者 林露虹 陈 璐

  通讯员 管 轩  智 明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信息归集、分析、研判,使疫情防控指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足不出户,患者就能与医疗专家“零接触”式问诊……这些都是火炬高新区企业抓住新机遇,以新技术发展新应用的生动实践。

  “疫情防控期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这背后是园区创新土壤的长期涵养,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我市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引领,构建以培育创新主体为中心的园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聚焦集群发展

  分类施策,梯度培育企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既要“大象起舞”,也要“蚂蚁雄兵”。在此理念的引领下,高新区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基于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分类施策,力求对企业科技创新产生更大推力。

  近年来,高新区先后出台“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培育高企”“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瞪羚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从小微创新创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到龙头企业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面对市场新机遇,高新区将以“三高”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记者了解到,高新区已遴选1000余家“三高”企业,通过加大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实力强、技术新、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企业。

  聚焦要素供给

  集聚资源,形成创新合力

  今年3月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计算所”)厦门分所正式进驻厦门软件园三期办公。该所是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由市科技局、火炬高新区管委会、集美区政府和中科院计算所四方共同组建的事业单位。

  “研究所不仅有助于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同时更将通过学术会议、线上交流等形式,与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人才形成联动机制,把先进的思路、机制、技术引进厦门,通过孵化、吸引、服务等方式,打造数据智能企业服务体系和发展引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中科院计算所厦门分所负责人徐勇军告诉记者,研究所目前已在智慧医疗、工业智能、指挥应急、量化金融等方面与政府部门和厦企开展一系列合作。

  中科院计算所厦门分所是火炬高新区借力“外脑”,集聚创新资源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高新区加大力度引进高能级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吸引中科院计算所厦门分所、西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厦门中心等一批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项目落地高新区。2019年全年,高新区新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17人。

  与此同时,高新区针对企业具体情况,通过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各类研发机构、申报和维护专利等举措,帮助和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级。去年以来,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创新载体数量增长明显。

  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也在持续增长。2019年,高新区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超16亿元,其中,兑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政策扶持资金近6000万元。

  聚焦营商环境

  政企互动,提供精准服务

  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能。高新区通过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去年全市“三高”大会后,火炬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研发机构奖励等7项政策条款,试行“免企业申报”兑现方式。企业无需申报,管委会通过与相关部门线上“并审”等方式,直接向企业兑现扶持资金,政策兑付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家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携手专业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目前,高新区已组建火炬科技服务联盟,集聚高水平服务机构近300家,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商务服务。全面推行“火炬创新券”,对企业购买专业服务补贴35%。与科易网、智联招聘等顶级中介机构合作,共建技术交易、人才引进等多个专项服务平台。

  借力企业联盟,推动产业链协作。高新区引导和支持园区企业联合协作,组建火炬产业联合会、软件园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平板显示产业联盟、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火炬众创之家等组织。通过联盟与政府的互动,帮助政府充分吸纳园区企业的建议,制定更接地气的扶持政策,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通过联盟内部组织行业沙龙、打造合作平台、组建项目申报团队等方式,促进园区企业间的产业合作。

  数据

  ●截至2019年底,高新区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15家,瞪羚企业89家,各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47家,境内上市企业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5家。

  ●2019年新增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2019年,高新区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超16亿元,其中,兑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政策扶持资金近600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