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往事——“勞斯萊斯衝鋒槍”的誕生之路


第三帝國往事——“勞斯萊斯衝鋒槍”的誕生之路


看見這張圖了沒?

沒錯!元寶好打,裝備好爆,上線就送……?

咳咳!貌似跑題了……。

額!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從這張圖片,我們可以想象一下……m35鋼盔,配上這把衝鋒槍,再叼上一支香菸,你媽K的,這妥妥的二戰德軍士兵標準形象啊有木有?

修長的槍身、精密的設計以及優美的木質槍托,讓它成為衝鋒槍中的勞斯萊斯。

它就是最不出名的衝鋒槍——mp34。

比起mp38/40和波波沙這些槍中大佬,mp34簡直就和小弟一樣籍籍無名。

因為不太瞭解二戰史和軍事裝備的兄弟們,很容易把它和“花機關”甚至是日本的百式衝鋒槍混淆。

這也是一種無奈啊,誰讓你丫長了一張大眾臉呢?你不當冤大頭誰當?

第三帝國往事——“勞斯萊斯衝鋒槍”的誕生之路


雖然外形有些猥瑣,但它的製造工藝絕不是那些“二手貨”可以相提並論的!

沒錯!它起源於瑞士,但擁有純正的德國血統,精益求精的製造工藝在當時無人能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為了徹底打消德國東山再起的念頭,強迫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合約》。

合約中明確規定,禁止德國研發速射武器。

嘿嘿嘿!但我豈能讓你們如願。

為了復興軍工,德國開始向國外轉移技術,和其他國家的軍工企業合作,開發新式武器。

在這種背景下,瑞士羅蘇通公司獲得德國幫助,於1925年開發出了S1-100衝鋒槍,而它就是本文的主角mp34。

不得不說德國佬真他媽的精明,就在S1-100衝鋒槍誕生4年後,羅蘇通公司就被莫名其妙收購,成了一家德國公司。

先幫你研發武器,然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1929年奧地利斯太爾公司獲得了這款衝鋒槍的生產許可,然後沒多久奧地利就被德國吞併了。

這款衝鋒槍明目張膽的進入了德軍序列,並正式命名為Maschinenpistole 34(ö),括號中的ö代表該槍來自奧地利,簡稱MP34。

第三帝國往事——“勞斯萊斯衝鋒槍”的誕生之路


在mp38/40衝鋒槍還未問世時,德國衝鋒槍可謂青黃不接,mp34在德軍中堪稱挑大樑的存在。

它一直在國防軍服役到了戰爭結束,30年後葡萄牙殖民地戰爭中還能看到它的身影。足以證明它的可靠性能。

但它也並非完美無缺。

由於過分追求精密,使得該槍設計程序複雜,生產成本居高不下,40年便被迫停產了。

該槍採用擊發調節設計,可單發也可連發射擊。

同時採用類似索米衝鋒槍的固定槍擊,在槍托內整合了復進彈簧,使得槍膛密閉性能優異,同時清潔保養也非常方便。

而該槍最獨特的設計是它的裝彈方式。

32或20發盒式彈匣從左側的彈匣插槽插入,而彈匣插槽呈傾斜稍微向前傾,以提高裝填效率並防止卡彈。

同一個彈匣插槽竟然整合了彈匣填充功能。一個空彈匣可以從下面插入並鎖定到位。然後從上方裝上彈夾條(每條8 發)以後可將彈藥裝入彈匣內,這是它最顯著的特徵。

第三帝國往事——“勞斯萊斯衝鋒槍”的誕生之路


精益求精的工藝,使得該槍初速達到了410m/s。

有效射程達到了200米。

大膽而且前衛的設計,使它擁有了數量眾多的海外粉絲。該槍曾出口歐洲、亞洲、美洲許多國家和地區。

其中日本還根據該槍設計了百式衝鋒槍。

許多人吐槽日本給衝鋒槍配備刺刀,以達到“板載”儀式的愚蠢設計,殊不知他們的設計靈感正是源自於mp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