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補了鐵,為什麼還貧血?一文讓您瞭解缺鐵性貧血

貧血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那什麼是貧血?什麼又是缺鐵性貧血?有的患者說我明明補了鐵,為什麼還會缺鐵,是補得不夠還是補的不對?怎樣補鐵才合適?

明明補了鐵,為什麼還貧血?一文讓您瞭解缺鐵性貧血

凡在單位容積的血液中,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或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值者,我們稱之為貧血。貧血主要分為缺鐵性貧血和惡性貧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巨幼紅細胞貧血。

我們知道鐵元素是參與人體內血紅蛋白(血色素)的組成,由體內鐵元素缺乏,影響血紅蛋白的形成而引起的貧血稱之為缺鐵性貧血,又稱良性貧血,為常見的貧血類型,多見於老年人、青壯年女性和兒童。

明明感覺身體很健康,體檢一查說是貧血?注意這六點病因

明明補了鐵,為什麼還貧血?一文讓您瞭解缺鐵性貧血

  1. 慢性失血,如鉤蟲病、痔瘡、潰瘍病、多次妊娠、月經過多等。
  2. 長期營養攝入不足。
  3. 體內需鐵量增加,如妊娠婦女或哺乳期、兒童生長髮育迅速等。
  4. 鐵元素吸收不良,如患有萎縮性胃炎、胃功能紊亂、胃大部切除後、胃酸缺乏、慢性腹瀉等。
  5. 偏食。
  6. 長期使用非鐵製品的烹飪用具。

怎麼判斷自己處於亞健康,或已經有缺鐵性貧血?

明明補了鐵,為什麼還貧血?一文讓您瞭解缺鐵性貧血

神經症狀

缺鐵性貧血容易讓人產生倦怠、乏力、頭昏、眼花、耳鳴等一系列身體症狀,所以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要小心是不是有缺鐵性貧血了。

消化系統

一般會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有萎縮性舌炎、吞嚥困難、咽部異物感、口角炎等。

皮膚

皮膚黏膜或甲床蒼白,無血色,皮膚乾燥、萎縮,毛髮乾燥、脫落,指甲扁平、反甲或脆裂。

心臟與肝脾

主要是氣促、心尖區收縮期雜音、心臟擴大,肝、脾淋巴結腫大、月經失調等。

常用的鐵劑有哪些?臨床上主要用這7種鐵劑補鐵

明明補了鐵,為什麼還貧血?一文讓您瞭解缺鐵性貧血

硫酸亞鐵,其含鐵量20%。使用劑量,預防量一日0.3g;治療劑量一次0.3g,兒童一次50mg-100mg,一日三次,其對胃腸刺激較為明顯。

乳酸亞鐵,其含鐵量19%。一次10-20ml,一日3次,其吸收頻率高。

葡萄糖酸亞鐵,其含鐵量12%。成人一次0.4-0.6g,兒童一次0.1g,作用溫和,鐵利用度高,一日3次,其起效快,胃腸反應較輕。

富馬酸亞鐵,其含鐵量32.9%。成人一次0.2-0.4g,兒童0.05-0.2g,含鐵量高,奏效快,一日3次,連續2-3周。

右旋糖酐鐵,其含鐵量27%-30%。成人一次25mg,一日3次,用於補鐵效果不佳者。

蛋白琥珀酸亞鐵,其含鐵量5%。成人一日10-30ml,兒童1.5ml*體重(kg),分2次餐前服用,其刺激性小。

琥珀酸亞鐵,其含鐵量35.5%。預防量一日100mg,妊娠婦女一日200mg,兒童一日30-60mg;治療量一日0.2-0.4g,兒童0.1-0.2g,其吸收比較平穩,在蛋白膜保護下,避免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不良反應少,對胃粘膜刺激性小。

需要注意的是,鐵劑主要從十二指腸吸收,鐵缺乏時也能在胃和小腸下部吸收,它的吸收受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1. 以2價鐵的形式被吸收。
  2. 酸性環境可促使鐵的吸收,維生素C可促使3價鐵還原成2價鐵,使鐵易於被吸收。而抗酸劑則減少鐵的吸收。
  3. 體內鐵貯鐵量也可以影響鐵的吸收,當體內鐵的貯存量多時,血漿鐵的運轉率降低,鐵的吸收會減少。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明明補鐵了,為什麼體內還是很缺鐵,還會有缺鐵性貧血的症狀的原因。

在補充鐵劑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明明補了鐵,為什麼還貧血?一文讓您瞭解缺鐵性貧血

合理補充膳食

我們除了補鐵外,合理膳食同樣重要,平時宜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黃豆、蔬菜、水果、大棗、芝麻等。提倡使用鐵鍋烹飪或煮粥,會有助於鐵元素的補充。

選擇適宜的補鐵劑量

初始治療應用小劑量,數日後再增加劑量,以鐵劑的吸收率為30%計,一日口服180mg的元素鐵較好,也可避免嚴重的不良反應。

進餐

習慣性主張鐵劑在餐後即刻服用較好,餐後口服鐵劑固然可減少胃腸刺激,但食物中的磷酸鹽、草酸鹽等影響鐵劑吸收減少。因此,一般患者應在餐前或兩餐間服用,不良反應嚴重者於餐後服用。

促進鐵吸收的因素

肉類、果糖、氨基酸、脂肪可促進鐵劑的吸收。維生素C作為還原劑可促進鐵轉變為2價鐵,利於機體吸收。

妨礙鐵吸收的因素

牛奶、蛋類、鈣劑、磷酸鹽、草酸鹽可以影響鐵劑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質與鐵形成了不被吸收的鹽,促使鐵在體內的儲存降低而發生貧血。碳酸氫鈉可與亞鐵生成難以溶解的碳酸鐵,阻礙鐵劑的吸收。還有胰酶、四環素等都可以影響鐵劑的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