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囧妈”电影里,那列驶入莫斯科的中俄列车,最终收获了一个喜剧结尾。现实中,春节后回到俄罗斯的华商现在欲哭无泪。

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突破6000例,累计确诊病例已超4万例(截至4月19日),这是从“28个”开始,短短一个多月以来俄罗斯迅猛增长的疫情数字。

通过各种渠道回国的俄罗斯华商也成了中国输入型病例的主因,战斗民族的疫情,成了笼罩在中国之上的一团乌云。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4月6日莫斯科警察戴着口罩在红场执勤。(来源:新华社图)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医护人员与患者抵达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郊科穆纳尔卡的医院。(来源:新华社图)

身在俄罗斯的朋友在朋友圈发来消息,莫斯科的医院门前,运送患者的救护车已经排起了长龙。从4月15号开始,俄罗斯连续每天的新增确诊人数都超过了3000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甚至直逼纽约。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为了让人们减少出行,莫斯科还采取了通行证制度,人民日报驻俄记者发回的报道称,按照莫斯科市市长签署的法令,从4月15日开始,不论打车、坐公交还是开私家车出门,都要先上市政府网站申请由16位字符串形成的通行证。手机不存着这串字符,在街上碰到执勤人员就会被罚款。这也导致了等候进站的人们排起了长队。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新闻中,俄罗斯疫情由汹涌到凶险,方舱医院开始搭建。

普京甚至推迟了5月9日二战胜利75周年的庆祝活动,对这位战斗民族的钢铁意志领导人来说,这几乎是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他甚至提出,不排除动用军队资源抗疫的可能。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俄军正在进行防疫演习。(来源:卫星通讯社图)

人们忍不住想问,那个1月份就紧急关闭了中俄通道,2月份给中国送出很多应急物资、3月份传闻还放出老虎狮子劝退人们待在家里的俄罗斯,到底发生了什么。

欧洲的输入,迟到的追踪,散漫的民众

对欧洲疫情情况警觉性不够,侨民纷纷回国避难,该有的追踪监测没有覆盖到位,再加上自由散漫的民众对疫情重视程度不够,是俄罗斯疫情急速而上的直接原因。

从地理位置和经济贸易,俄罗斯与欧洲主要国家来往得并不密切。而且,因为一系列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也成了海外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很多人跑到欧洲定居。

疫情在欧洲爆发时,远离疫情主战场的俄罗斯就像中国湖北疫情高峰时期的西部地区,偏远又安全,而欧洲连本国的疑似病例都快顾不上了,俄罗斯侨民们纷纷开始想办法坐飞机或者包机回国。

3月下旬几十万人从欧洲回到俄罗斯,4月初,疫情急剧上涨,俄罗斯政府也不得不下令暂停运行所有国际航班,除了货运只接收本国居民,且每天最多500人。

相比中国在防疫期间各个交通领域的行踪监测、疫情大数据覆盖到重点城市每个感染地区、个人出行以小程序监测等措施,俄罗斯所做的尚没有如此严密。当地媒体称,在疫情初期只允许全国20多家私营实验室和约200个检测机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有限的检测能力严重阻碍了人员的检测和病例排查工作,这也是导致俄罗斯疫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而俄罗斯本地一直以战斗民族著称全世界的老百姓,在疫情初期最需要紧张严肃的时刻,只做到了团结和活泼。

3月30号,疫情情况不容乐观的莫斯科宣布全市带薪放假一周,让人们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隔离。

加上周末,整整九天的带薪长假让莫斯科人乐坏了,也把市长索比亚宁气坏了,红场上很多人溜孩子聊天,公园里空地上人们扎堆烧烤,青少年在街上骑滑板骑单车呼啸而过,包括很多不戴口罩的人。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隔离首日 公园里很多散步和玩耍的人。(来源:澎湃新闻图)

实施全民居家隔离制度的首日,莫斯科有5.2万人无忧无虑地在公园里玩。通过手机定位,市长惊讶地发现,还有五分之一的老年人跑到外面溜达。

这样的统计数据让普京总统和莫斯科市长有点意外,意外自己的国民这么不怕死,随后,采取了更严厉的通行证措施。

因疫情憋在家的中国居民消耗了很多面粉蒸蛋糕做凉皮,但在莫斯科,隔离开始时烧烤用具卖断货,隔离政策严格后酒的销量又暴涨了至少三成。

机器人:从作战到抗疫

进入4月中旬,疫情开始凶猛,隔离措施愈发严格,大街上罕见地空荡荡。因所在社区的病例越来越多,轻症患者无病床住院只能居家隔离,这也被迫让更多人害怕出门,民众陷入恐慌。

像很多国家一样,俄罗斯民众也不得不开始远程办公、远程开会,很多老师也开始当起主播,在家授课。而并不算发达的网购和物流系统,这时候迎来急切需求,曾因“慢悠悠”而被打趣“饿死了么”的当地外卖小哥也不得在配送点、居民区和医院之间奔波。

在中国国内,多类消毒、测温、物流机器人和AI方案已经全面用于交通、医疗、社区、商业等领域的防疫。而对俄罗斯来说,此前“机器人”更多是与“作战”挂钩的,今年早些时候俄媒透露过,俄罗斯国防部将为研发新一代作战机器人的动力装置、光学定位器、机器视觉系统等项目划拨超过1300亿卢布(约合18亿美元)的资金。

但当下,为了让机器人帮助防疫和医务人员,俄罗斯全国机器人市场参与者协会正在为政府准备解决方案,据环球时报称,一类是消毒机器人,操作员可以远程控制其进入大型设备没法进入的空间去执行消毒任务;另外一类是温度测量机器人,可以非接触迅速测量体温,同时,被测者的体温、照片等信息会储存起来,据说这款温度测量机器人已经收到了俄罗斯铁路公司和政府机构的订单。

去年,普京曾批准俄罗斯建立一张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地区隔绝开来的俄罗斯因特网。其中,一种大规模面部识别的监控系统曾在投入使用时引起一部分民众反对。

而疫情期间,俄罗斯民众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大变化。

莫斯科宣布放假隔离政策后,由17万台摄像头组成的这套部署在莫斯科多地的面部识别系统帮助警方“抓获”了200个违反自我隔离规范的人。

据国际电讯称,这套系统也被用于分析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社交网络。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黑龙江输入病例背后的华商们

黑龙江因输入型确诊病例不断增多被问责,事实上,还有无数个在俄从事商贸的中国人等着回国。

通过多家媒体的曝光,近期已关闭的莫斯科两个大市场柳布利诺和萨达沃开始被高度关注。在莫斯科西南三环外,柳布利诺大市场被称为“中国客商冒险者的乐园”,成堆的衣服沿街摆放着,店铺间不时传来东北话,各种挎着大包购物的中外游客在这里挑挑拣拣,像极了中国内地很多城市的批发市场。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柳布利诺大市场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柳布利诺大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一度是中国商人最喜欢去的地方,通过倒买倒卖,传言有人一星期能挣回一辆奔驰钱。曾有 “中国第一倒爷”之称的前南德集团董事长,用一火车积压的罐头换回了一架苏联图-154民用飞机,又转手卖给四川航空,被很多商人口口相传。

从北京到莫斯科全长九千公里,运行六天六夜的中俄列车,很多人是从电影“囧妈”里才熟知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条线路都是中俄之间生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俄罗斯轻工业极不发达的年代,入境俄罗斯后每到一站,商人们就拎着皮夹克、羽绒服等特别受欢迎的东西下站台,卖给那些等着抢购的俄罗斯人。

如今,大市场模式代替了火车“倒爷”,柳布利诺大市场也就成了中国商人最主要的聚集地,这里也被成为“全俄罗斯中国人最多的地方”,一共有6000多家商户。

与其说是一个大市场,其实更像是一个小城市,餐饮、住宿、银行什么都有。很多商人就吃住在这里。

因防疫要求,市场关闭后,不少人住到市场的宾馆里,当地小伙伴说,六人一间,大约住了一两千人。这样的密集住宿,一旦有人感染疫情,传播速度可想而知。

但具体疫情情况,中国商人在当地的网站上很难查到,

随着疫情的上涨,很多人选择各种途径回中国,直到那架至少三分之一乘客确诊的最危险航班落在上海,消息传到网上时,各机构和媒体开始通过绥芬河、满洲里以及莫斯科直飞中国的航班上很高的确诊比例,猜测出在莫斯科的中国人感染新冠的数量,恐怕不是一个小数字。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不得已留在当地的大量华商以及留学生也需要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莫斯科整个卫生系统的工作已经达到极限,街上时常有救护车呼啸而过,25家医疗机构的2万张病床已经开始大幅扩张。

俄罗斯卫生部长已经在电视上表态,全国病床需要重新分配,4月底可能有10万张床位迎来收治新冠患者。

因为疫情,原本将直接关系到普京个人乃至俄罗斯命运的宪法公投也推迟了。

疫情月翻1500倍,俄罗斯这次做错了什么?

普京和他的俄罗斯,迎来了这一年最危急的时刻。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搜索关注“紫金山科技”微信【zijinshan2013】

★紫金山科技:聚焦5G,关注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报道新产业、新公司、新业务、新商业模式,探索5G+AI的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