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學會番茄工作法,2019考研攻堅戰事半功倍!

摘要:初備考的時候,我們總會想,日子還長時間還多,看書也不太注重效率。【華哥站住】想說,這樣的想法千萬要不得,錯誤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對你的整個考研路造成影響,畢竟壞習慣的糾正總是很艱難的。因此,今天幫幫給大家分享一下,科學規劃學習時間該怎麼做。

在我們規劃複習時間的過程中,初學者以及不善於規劃的人容易犯很多錯誤。其中錯誤估算任務所需時間,是最常見,也是最致命的錯誤,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我們完成一個任務實際花費的時間總會超過計算花費的時間。

這是很多考研er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初備考的時候瘋狂做計劃,甚至精確到分鐘。這時的大家都認為自己會嚴格的按照自己的計劃的時間,去開始執行自己的計劃。

我們以前想要改變的時候,往往會幹這樣的一些事情,比如說列出如下的列表:

7:00~8:00 背單詞50個

8:00~9:00 學習數學

9:00~10:00 學習xxx

……

教你學會番茄工作法,2019考研攻堅戰事半功倍!

番茄工作法

然後一直延續下去。當我們制定結束的時候,內心有那麼一刻時間的滿意,總期待著明天晚上結束的時候,自己心滿意足的完成了所有的內容,安安心心的躺在床上,開始期待另外一個充實的一天。

然而現狀是,我們第二天根本開始不了。早上六點半鬧鐘響的時候你想,我再睡一會會,醒過來已經八點半了,於是或許第一個任務就沒有開始。你一邊懊惱,一邊著急忙慌下了床,結果第二個任務的時間也錯過了,然後,自己繼續懊惱,然後充滿了自責。這一天你都在努力的趕時間想著能不能把之前沒完成的任務補上,結果卻錯過越來越多任務。這時候極端的孩子,就會開始徹底的否定自己。

我真的不行啊,你看我就是不會努力;我太懶散了我不可能成功的;我行動力太弱了想做的永遠也完不成……

其實,我們一開始就錯了。為什麼?因為我們需要計劃的是我們的任務,不是我們的時間,這也就是番茄工作法流行有效的原因。當我們開始不按照上面開始計劃自己第二天的任務的時候,已經是有了巨大的進步了。

但是,當我們按照新的方式計劃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任務的時候。我們又會遇見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前面所說的:錯誤的估計時間。

教你學會番茄工作法,2019考研攻堅戰事半功倍!

幸福來敲門

我們總是主觀的認為一個任務需要花費的時間會遠遠小於實際花費的時間。

原因如下:

1.我們通常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2.我們通常都會低估遇到的問題。

我們做事的時候,一旦開始,往往會發現“意外”接踵而至。原本自己做好的準備,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更遑論,我們現在所有人最缺少的又是“注意力”,專注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我們總是不停的、隔三差五地要去翻看一下手機,看看朋友圈,自己本來就不多的注意力,被不停的分散開來。

而且,這個還是開始執行任務之後。我們通常拖延,不是拖延任務的執行,更多的是拖延任務的開始。所以現在才有人會說:截止日期才是生產力。

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注意力一旦被分散開來,再想集中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是很難的。所以,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情。這,才是最高效的方式。

想要提高自己估算時間的能力,就要開始養成一種習慣:做任何事情先判斷熟悉程度,再根據此判斷估算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

教你學會番茄工作法,2019考研攻堅戰事半功倍!

相信自己

怎麼做呢?你可以自己先記錄一下自己完成一個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慢慢地培養自己估算任務時間的能力,同樣也可以鍛鍊自己完成一個任務的能力。學習其實就是一種能力,一種可以通過持續不斷地練習獲得的能力。當學習成為一種本能之後,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還是繼續用清單體的列表來計劃自己的任務,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少,一定要很少,然後呢,開始執行完成,記錄自己花費了多少時間。

休息一次,讀書一次,一次只一頁。

看看就是這樣小小的微習慣,自己需要花費多久,而自己又能多久讀完一本書呢?初備考我們更多的是需要習慣的養成,因此不必太過追求量,而要注重方法的習得。每次看的書不錯,但至少,比完全不讀要好很多,很多了。

養成習慣,循序漸進的增加學習的量,這才是考研漫漫長路的制勝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