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在高考的道路上,分數決定一切的思想在考生們心裡根深蒂固。可是,除了分數,很多填報志願上的細枝末節,稍不留神,就可能導致我們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付之東流。那麼,在志願填報方面,又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去關注呢?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一、什麼是平行志願?

所謂“平行志願”,是指在某個規定的錄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順序排列的院校志願,省招考辦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先在幾次不同投檔比例的模擬投檔後,由招生院校確定投檔比例,再分別將文史類、理工類達到批次全省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下簡稱省控線)的考生,按考生總分(文化課成績+照顧政策分)從高到低排序,並依據考生排序逐個投檔。投檔時,依次由計算機逐個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E五個平行志願,如果符合A志願,則被投檔,就不再檢索B、C、D、E院校志願;如果考生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願,以此類推,直到該考生被投檔或所有志願均不符合本批次投檔條件而不能投檔。在這個過程中,只要被檢索確定的志願,都將視為第一志願投檔錄取。投檔後由院校決定是否錄取及錄取到哪個專業。

  1)分數優先。在檢索考生志願前,首先要將所有考生分科類(文史類或理工類)按考生總分從高到低排序。投檔檢索時,先從最高分數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願依次檢索,再依次檢索此後分數的考生志願。除了高考狀元,其他每名考生都得等待前一分的考生投檔結束後才能開始有被投檔的資格。見圖1,那圖中為什麼有考生未能投檔呢?主要是因為各個批次一般是超額劃線,所以會很多剛上線學生在某批次投檔時沒有學校可投。還有部分高分考生報考的全部院校分數較高而未能投檔。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圖1 分數優先示意圖

  核心提示:哪怕高一分,報考第五志願都比低一分學生的第一志願優先。見下圖2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圖2 高一分的第五志願比低一分考生的第一志願優先示意圖

  2)遵循志願。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願仍有邏輯順序。檢索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願時,是按邏輯順序即先左後右A、B、C、D、E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到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如圖2,考生張某在2013年該省剛實行平行志願沒有弄清遵循志願的原則,A志願沒敢填報浙江大學,將A志願填報了南開大學,直接被錄取,投檔結束,該考生雖然分數達到了浙江大學的投檔條件,也不會被投檔,其實該考生是按照傳統梯度志願思維,怕第一志願不能錄取而影響第二志願。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圖3 遵循志願示意圖

  核心要點:錄取時計算機按照ABCDE錄取順序投檔,一定將喜歡的學校放在前面。這個學生就按照傳統填報志願的思維,擔心浙江大學錄取概率低,怕影響其他志願,將其放在了第二位,但實際上,將好學校放在後面是沒有用的,分數不夠自然不用說,分數夠了最好的學生也不會被投檔,因為錄取時先投檔A志願,A志願分數足夠就直接投檔,後面再好的學校也不看了。

  3)一次性投檔。即按各招生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逐個檢索完所有應被檢索的考生志願後,一次、同時、全部將符合條件考生電子檔案投給各招生院校。考生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考生的後續志願,因此,對於考生來說只有一次投檔機會。如果考生因五個平行志願均未滿足條件而未被投檔,或投檔後被院校退檔,該考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這一點是平行志願中最應關注的因素之一。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圖4 平行志願一次性投檔示意圖

  特別指出,考生一次性被投檔後,若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專業受限、分數太低等情況而被退檔,退檔後出現計劃缺額現象。此時,雖然有未被投檔、或已被退檔、或已被其他院校錄取的考生符合該院校錄取條件,但均不能即時補投檔,考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院校只能在徵集志願時補足缺額。

二、什麼是考生分數位次?

  所謂位次就是指文史類或者理工類考生的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於哪個位置。

  高考位次概念是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專家於2001年提出的一種全新概念,此後一直作為填報志願的科學依據之一,這種方法適合於考後出分、出分數段填報志願的省市。

  我們知道每年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不同,錄取分數線都會發生高低變化,如果單純用分數來作為唯一的參考填報高考志願,肯定會有非常大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採用位次來作為填報依據,無疑是科學和合理的。但是這種方法只適合於考後出分填報志願的考生,對於考前填報志願和考後估計分數填報志願的學生來講,需要了解自己的高考水平在本區縣或者本省中的位次,才能夠使自己的志願填報得更加科學和合理。

  下面,我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位次”填報高考志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QH大學2008年在考生所在省市理工類考生中計劃招生5人,A考生準備報考QH大學,2007年QH大學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20分,A考生2008年高考成績是647分,高出QH大學2007年27分。

2008年A考生所在省市理工類考生高考成績如下: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通過表格我們知道,2008年高考,A考生在全省理工類考生中名次排名第四,按照以往的理解,他高出QH大學27分,報考QH大學被錄取的可能性非常大(QH大學招生計劃為5人),但是通過“位次”比較,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全省有26名考生的高考分數比他高,還有19名學生分數和他一樣,即使A考生今年的高考分數高出了QH大學去年的最低錄取分數27分,但是他被QH大學錄取的可能性降低了,報考這所大學的風險增加了。這就是用“位次”方法填報高考志願的最為科學合理的地方。

三、有沒有可能被退檔?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退檔是各省招辦根據學生所報志願按1:1至1:1.2的比例投檔到各高校,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並負責處理未錄取考生的遺留問題,由於各種原因由學校將投檔過來的學生檔案退回原省招辦。

  考生被高校退檔主要有以下五種原因:

  (1)因低分退檔。省招辦投檔時,一般按1:1至1:1.2的比例投檔,投檔人數往往超過計劃數,因些,高校必須將超過計劃的考生檔案退回。

  (2)因不服從專業調整退檔。考生填報志願經常出現“扎堆”現象,當招生院校某些專業有缺額時,首先會挑選“專業服從”的考生。而那些所填報的專業落選,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學生,高校只能退檔。

  (3)因體驗不合格或報考專業受限退檔。高校招生原則是“擇優錄取”,對於一些“熱門”院校來說,由於報考的考生多,選擇餘地大,在同等條件下,高校往往會優先錄取身體條件好的考生。

  (4)因招生計劃完成退檔。高校招生是按計劃錄取的,高校在進行專業投檔時,熱門專業很快投滿,而低分且沒有填“專業服從”及後續志願的考生往往被高校以計劃已滿為由退檔。

  (5)因自願要求退檔。有少數考生因個人原因,要求高校退檔。但對於考生來說,提出退檔申請要十分慎重,因為一旦申請,高校退檔後,就失去了當批次的錄取機會。

四、為什麼要弄清學校章程?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什麼是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依據我國相關教育法規和教育部要求制訂的,是高校開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據。

  章程中包含哪些內容?去哪兒找?

  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繫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招生章程作為高校向社會公佈的規範性文件,必須向社會公示。根據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在規定時間內(一般在每年4月、5月)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陽光高考”招生信息發佈及管理平臺公示。考生可以從本省市招辦下發的材料中查看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怎麼看?

  1.看高校情況。

  解讀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況,包括隸屬關係、院校性質及層次、辦學規模、院系及專業設置情況、師資狀況、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費標準、獎學助學措施、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及去向等內容。對於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的院校,還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就讀,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帶有分校或校區的字樣。通過這些,考生就可以對想要了解的高校有個大致的認識。

  2.看加分政策。

  高考照顧加分由教育部統一劃定範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一定的自主權。一般來說,各省招生部門確定的政策加分,只適用本地區的高校,外地高校認可與否由學校審查決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細閱讀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條款。

  不少高校在提檔時承認政策加分,但在錄取時,卻按照考生的實際高考成績和報考志願安排專業。也就是說,提檔時加分是起作用的,但在專業錄取時,部分高校是按考生實考分算,加分不起作用。在2013年的招生章程中,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就明確規定,只有提檔時承認政策加分,在專業錄取時,按考生實際高考分數安排專業。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3.看投檔比例。

  不少考生家長誤以為只要被高校提檔,就一定會被錄取,其實這是不對的。學校審閱檔案後,少數考生檔案會因各種原因被學校退回到省招辦,即“退檔”。教育部規定,普通高校的調檔比例一般不得超過招生計劃的120%。

  各高校為了既順利完成招生計劃又保證招生質量,調檔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間。如《山東大學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就明確了提檔比例:“在高考成績達到相應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一般按照不超過我校在省份公佈招生計劃120%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第一學校志願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根據省份模擬投檔情況,原則上按105%左右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

  4.看非一志願錄取方法。

  很多學校的招生章程中都會寫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志願生源不足時,接收非第一志願考生”。一些考生家長讀不懂,其實這句話可以這樣來理解:如果第一志願上線人數達到或超過招生計劃數,院校完全可以在第一志願完成招生計劃,不再招收非第一志願考生;如果第一志願上線人數少於招生計劃數,院校則通過招收非第一志願考生才能完成招生計劃。實際上,很多熱門高校的第一志願生源充足,招收非第一志願考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考生家長不要一看到這句話想當然地理解為該校招收二志願考生,而是要查看其近三年的錄取情況,看其是否招收二志願考生,招收的比例有多少。

  另外,還有預留計劃的情況。有一些院校為了招收高分考生,在第一志願生源充足的情況下,也招收第二志願考生。如2014年北京化工大學在京預留3%左右的計劃用於招收二志願的理工類高分考生。但這種招收二志願考生的預留計劃是非常少的。

  5.看專業錄取原則。

  從分配專業的規則方面看,專業錄取主要有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專業級差三種方式。(可參看高校分配專業有三種方式)高校具體使用哪一種方式,會在招生章程中明確。

  所以,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要仔細研究章程中專業錄取規則,採取針對性的策略。

  6.看單科成績要求。

  高考錄取時,有些高校對已投檔的考生在安排專業時有單科成績的要求,主要有兩種方式:1.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2.單科成績必須達到某一分數標準。如外語類專業對考生外語成績的具體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對語文成績的具體要求,經濟學類專業對數學成績的具體要求等。

  這在高校的招生章程中也會有詳細的體現。如2013年北京交通大學招生章程中規定:“理科試驗班(基礎學科試點班)專業只招有該專業志願考生,且考生的高考數學單科成績應達到滿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或高考數學單科成績排名達到本省區投檔考生數的前百分之五十。”

  7.看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招生專業對外語語種的要求、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對於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等信息,考生也要了解。如上海海事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中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規定為:“航海技術專業在上海、江蘇、浙江三地招收部分女生,輪機工程、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只招男生(行業用工限制)。其他專業不設男女生比例。”

  高校對考生身體狀況的要求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招生院校直接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為依據;另一種是招生院校參照《指導意見》的要求,根據學校(專業)的性質、特點,對考生身體素質、生理條件作出補充規定。

  除了以上七條主要內容外,各高校還可能有其他方面的規定,考生和家長也要認真閱讀。如果對招生章程的內容有疑問,請直接諮詢高校招辦。

五、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填志願時專業優先具體有什麼好處呢?

  1、學習動力——你的大學不乏味

  興趣與特長是學習原動力,如果清楚自己的興趣或特長,毫無疑問相關的專業學習當然也得心應手。同時也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實踐。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專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好處是,將來畢業找工作也能夠很順利找到,畢竟你專業技能學得好,獎學金、優秀稱號也很多,綜合素質高,招聘單位一定會很樂意把你招收門下。

  2、職業發展——你事業的起點

  專業是學生的標籤,“入對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後發生“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選好專業是求職的最好優勢,如果專業完全不符合你要求,進了大學也學不好,選擇專業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選擇職業,選擇未來。大學讀書只有四年,職業卻將伴隨你一輩子。

  3、生活質量——你生活的樂趣“對某項工作沒有興趣,容易精疲力竭。”

  如果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興趣,或者做起來不順手,當然生活的質量相應地也就降低了。現實生活的壓力不斷加大,人們開始努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一份稱心的工作也是所有人都在努力追求的生活目標。這樣一來,你掌握的技能則成了你就業的籌碼,專業技能、專業水平將再一次主導你的職業發展,做自己喜歡的事,提高生活質量,讓你選擇用四年時間學習的、自己興趣所在的專業幫你實現。

  4、節約時間——你人生的選擇發現了專業不合適再重頭開始選擇,那麼在時間上將是很大的損失。

  由於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回去重新學習,是對時間極大的浪費,也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你是否還有勇氣再一次投入學習,以學生的心態重拾課本。畢業後同學們都在忙於工作,而你卻因對工作的不喜歡,再決定重新進修,你是否有這樣的魄力和膽識。不要讓大學的四年悄然消失,卻沒有為自己留下讓你生存生活的籌碼。

  專業優先有什麼弊端?

  不少考生後悔當時為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沒敢報名校,進了學校才發現,無論是學校硬件設施還是校園文化,都跟名校相距甚遠,學校沒有為學生制定一個好的職業規劃和發展藍圖,學習氛圍也不濃烈,很多考生會隨波逐流,一事無成。畢業時,雖然專業課學得很紮實,卻因不是名校出身被無情地攔在門外。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填志願時學校優先有什麼優勢?

  1、名校光環讓你贏得自信

  社會尊榮感,名校有很多光環,當你出去自報家門的時候,報出自己母校名字的時候,母校的名字首先就會給你界定一個身份。不管這身份最後是否值價。名校往往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尊敬,否則多多少少會有點失落。家長對於孩子從小的教育就是考大學上名校,清華北大應該說一直是所有家長最大的心願。而且在同學之間也是一個可以炫耀的資本,認為好的學校肯定會有好的將來,能上名校將來的社會地位、人生軌跡也會變得精彩。

  名校光環,可以獲得比其他人略多些的機遇,信任和尊重。這種信任和尊重,會給人帶來另一種正向的心理價值,那就是自信和責任感。那自信是你在上學之初,被北大錄取的時候就開始形成了,“我是在激烈競爭中被選擇的”,這種被選擇的自我認定,會使你更有自信心。

  2、就業優勢更多成功機會

  有數據清晰地顯示,雖然有些人看不慣名校生高傲自負的態度,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名校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優先職業選擇,很多好企業只在名校做招聘。

  3、更好的獎學助學機會

  名校不乏成功校友,名校出身成功的機會更大。在名校有更多的個人設立的獎學金、助學機會、創業基金。當然也不排除有成功人士要依靠名校的光環贏得更高的社會知名度,主動為名校提供獎學金以及就業實習的機會。另外,名校社團活動更容易得到贊助,很多商家主動要求冠名名校的某個活動,而普通院校的學生就要去跑外聯自己搞定了。

  學校優先有什麼弊端?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同學們需根據自身情況,考慮周全再做決定。

六、要不要服從調劑?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服從調劑”包括兩層意思:一是“院校服從”;二是“專業服從”。

  當所填的各個志願學校均未錄取你時,是否同意調配到其他缺額院校,這屬於“院校服從”;

  當你的檔案被某所大學調入後,所填的各個專業均未錄取時,是否同意調配到其他缺額專業學習,這屬於“專業服從”

  “院校服從”是在你填報的志願學校都未錄取你時才會有效,一般來說,這種概率比較低,因為一般高校不會接收未填報本校志願的學生。

  “專業服從”的意思是你過了該校的投檔線但不被你所報的專業錄取,同時該校仍有專業未錄滿可以錄取你,這樣你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便會被該專業錄取,若不服從調劑則被學校退檔。

  所以服從專業調劑不會影響你本來可以被錄取的專業錄取,只有在你的成績不夠你報的專業時才會有效。

  你如果確認“服從調劑”,則一方面給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

  有極大可能的是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所以提前對此要有心理準備。

  填了“服從調劑”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

  服從調劑者一旦被錄取,後面的志願就一律作廢。因此,對於“服從調劑”這一選項,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填塗,表態需具體明確。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調劑的專業不一定都是差的專業。

  很多考生對此存有疑慮,認為被調劑的都是不好的專業,是沒有人學的專業,其實不是。現今高校,專業設置多且複雜,考生們容易望名生義,很多看起來很冷門的專業其實就業前景非常好。

  許多學校在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錄取時公開承諾,只要考生服從專業調劑,保證不退檔。

  考生在填報是否服從調劑時,不妨對這類有“承諾”的學校多看一眼。而且大部分學校都有“入學轉專業”的政策,如果實在不喜歡現有的專業,進校後的第二年還是有機會學習你喜歡的專業的。

  綜合而言,如果你的分數沒有絕對優勢,最好還是填報專業服從調劑,這會讓你被錄取的概率增加不少。當然,對分數有絕對自信的考生除外。

七、徵集志願對我們有沒有用?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1、什麼是徵集志願?

  在每批次第一輪投檔錄取結束後,總會出現一些上線考生未被錄取和一些在本批次招生的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

  於是,各省(區、市)級招生考試機構通過一定渠道向社會公佈高校招生缺額計劃,並組織該批次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照缺額計劃再次填報本批次院校的志願就是徵集志願。

  徵集志願再一次為考生錄取提供了機會,同時使高校的招生計劃得以順利完成。

  2、發生徵集志願的原因有以下三類:

  第一類:生源不足

  高校在第一輪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不能完成招生計劃。

  第二類:超退

  高校第一輪投檔時生源充足,但出現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單科成績等不符合有關要求而被退檔的考生人數多於其調檔比例的超額數(超退),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計劃。

  比如一所大學招生計劃為100人,調檔比例為110%,進檔的考生則有110人。在錄取過程中,未滿足錄取條件的考生有15人,這就使該大學僅錄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計劃。

  第三類:追加計劃

  高校生源充足,但後期在該省(區、市)追加招生計劃。

  3、徵集志願院校有哪些?

  參加徵集志願的高校均為招生計劃未錄取滿額的高校,因為每年高考錄取的情況不同,參加徵集志願的高校和專業的名單也不盡相同。

  但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這些高校和專業呈現出了一定的規律性,瞭解這些規律能夠幫助考生更好地填報徵集志願。

  首先,辦學地理位置偏遠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現在徵集志願的名單之中。

  我國地域遼闊,兩千多所高等院校遍佈各省(區、市),考生不可能全部瞭解,特別是對偏遠地區的一些高校甚至沒有聽過,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這些高校的報考人數低於招生計劃數,在正常錄取過程中未能錄取滿額而參加徵集志願。

  其次,參加徵集志願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學校。雖然有些學校的確是因為實力一般、考生的認可度較低而導致報考人數低於招生計劃從而需要通過徵集志願的方式完成招生計劃的。

  但從以上列舉可知,還有一部分高校出現缺額的原因是“超退”。往往出現“超退”情況的高校中不乏一些實力不錯、知名度較高的大學。

  再次,參加徵集志願高校的專業一般為學校的非優勢專業或對考生有特殊要求的專業。

  雖然參加徵集志願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學校,但高校參加徵集志願的專業,卻大多為該校的非優勢、特色專業。

  此外,一些對考生有特殊要求的專業也容易出現在徵集志願的名單之中,比如對性別有限制的專業、對單科成績有要求的專業以及對考生身體條件有要求的專業。

  在正常錄取時,報考這些專業的考生很可能因為沒有達到專業的要求而被高校退檔,造成專業缺額。

八、專業級差有沒有作用?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專業級差”是院校在錄取考生第一專業志願和非第一專業志願時,各專業志願間設有專業級差,如3分、2分、1分等,專業級差同時兼顧分數和專業志願進行專業錄取。

  具體來說就是院校先將進檔考生按分數高低排序,然後首先檢索位次排在第一的考生第一專業志願,若該考生第一專業志願符合專業要求,則被錄取,接下來再檢索位次排在他後面考生的專業志願。若該考生第一專業志願已經滿額,則將其總分減去該校預設的專業級差,並將其第二專業志願視為第一專業志願,再以考生減去專業級差後的分數,參加其第二志願的位次排序錄取,以此類推。

  例如某高校規定,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實行分數級差的辦法,第一、二專業志願之間分數級差為3分,其餘專業志願之間級差為1分。若在此規則下,即使是高分考生,其分數優勢也可能會隨著每次級差分的扣減而逐漸降低。高校設置專業級差,實際上是將分數與志願因素進行平衡,客觀上強化了志願功能,提高了進檔考生的志願滿足率,即使分數不是很理想,也使得相對低分考生有了讀“熱門”專業的機遇。

九、提前批次影響我正常錄取嗎?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提前批次也叫“零批次”,顧名思義就是在普通批次錄取之前進行錄取的批次,是將一部分類別、性質、專業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學校(專業)集中起來,在大規模招生之前進行錄取。這個批次之所以提前錄取,就是為了優先保證相關院校和專業的生源。提前批的特點就是院校和專業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於普通批次的相關院校或專業。   

提前批都有哪些招生類別

01提前錄取的普通院校

入學後,待遇及畢業證與一本學生沒有任何區別。

①免費師範生:畢業後需回生源所在省工作

②免費醫學定向、其他定向生:此類學校畢業的學生畢業有定向單位接收

③小語種:畢業證和其他待遇與一本學生相同,就要想在提前批選拔特別喜歡這類學科的人才。

④一些特殊類院校:有可能輸送到國家、部隊的院校,如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要注重學校當年的招生條件說明,預測未來就業不能有十足的保障了。

⑤兩所香港院校(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今年香港中文大學的深圳校區在許多省份開招。

⑥基地班和實驗班:例如大連理工大學想在提前批招收優秀的學生而設立的實驗班。

02軍隊(國防生)院校

軍校(國防生):該類學校絕大多數錄取的是一本以上的學生,招生中有註明,一定要看好,畢業後確保分配到部隊、上學期間還有助學金。

03提前招飛(民航)院校

飛行技術需要在高考前參加了學校的提前單獨考試,通過者才有機會報。

04提前錄取的公安、司法院校

公安司法類:該類學校大多二本以上可以報考,但是畢業不包就業,能否到公安司法系統工作有變數,謹慎選擇。

提前批魚龍混雜

這批次的院校包括一批層次的、二批層次的,也有專科層次的院校。有貨真價實的優質高校,也有名字高大上,實力一般的院校。所以提前批蘊藏著各種機會,也隱藏著各種風險。提前批填報好了可以實現低分增值,低分讀到好院校;如果沒有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正確判斷院校實際價值和層次,僅憑印象做判斷,就很有可能高分低就,抱憾高考。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提前批部分高校簡介

01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中國的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經教育部批准,國科大從2014年起開始招收本科生。國科大每年招收10000名研究生,招收一屆本科生不足400名,可見誘惑力之大,競爭力之大。

02國防科技大學

能夠被稱為“軍中清華”的大學,絕對不是吃素的。這所高校不但培養高素質人才,更肩負國防關鍵技術研究的重大使命。所以,入讀該校的學生家庭背景、政治素養、身體條件,必須嚴格過關,否則,哪怕你的分數超線,也沒資格進呀!

03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設有研究生院,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

04國際關係學院

國際關係學院,簡稱“國關”,地處北京市西郊風景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以外語、國際問題為教學科研的全國重點大學。

05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是公安部直屬的高級警官學院,被稱為“警校中的清華北大”。當然,這所大學最特殊在於,他是大陸現存警校中唯一被稱為大學的。有多少人想當警察,就有多少人會失意,因為,全國考生都在爭這唯一的一所警校大學。

06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當多數學生在搶奪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時候,有些學生選擇這所學院。可別小瞧人家校名中有“學院”二字,他和外交學院一樣,是不容忽視的“學院”中霸王!注意了,這裡的名額可是按照編制走的,每個人來這裡也不是那麼隨機,很可能早已註定。

07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是軍隊3所設置研究生院的單位之一,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校。

哪些考生需要報考提前批次

對於想衝一衝的學生,如果對提前批次重點院校的專業比較滿意,還是可以填報提前批的,因為,提前批裡面還是有一些實力不錯的院校,但考生在填報時一定要在專業服從調劑上選擇“否”。在每年的高招錄取中,很多考生由於沒有弄清提前批的真實含義,抱著“不填白不填”的心理,填寫了提前批的志願表。最後被提前批錄取,雖然高考成績本可以進入清華、北大等更好的院校,但是卻不能改變志願,只能帶著遺憾去了提前批的院校。

提醒:如果被提前批院校錄取,後續自主招生、本科一批等批次的志願都作廢了,不能再被其他批次錄取。所以提醒家長務必分析個人實際情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院校和專業填報,避免志願填報失誤,造成高考遺憾。

十、填報志願有哪些誤區?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誤區一:一門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學並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

  有考生父母打算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願報考一所心儀“名校”,二志願放棄。筆者認為,這種填報志願方式欠缺考慮,風險較大,如果孩子分數不夠,本科一批一志願沒被報考院校錄取,就失去了就讀其他一本院校的機會。不可否認,“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軟件上都較優越,能考上名牌大學固然是好事,但完全從“名牌”出發選高校,不考慮其他因素,特別是專業因素,則是不明智的。更何況,“名牌”大學並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普通高校一些專業也有特色,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填報志願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

  誤區二:不仔細看招生章程

  高考志願別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經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繫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誤區三:志願之間沒有拉開梯度

  不同志願填報方式要區別對待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願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國來講基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江蘇、浙江、湖南等實行平行志願的省(區市)的考生,在拉開梯度這個問題上,風險有所減小,但也不是不考慮。平行志願的實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同時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在考慮梯度問題時,我個人的建議是平行志願的最後一個志願要有相當的保險係數,也就是說,按照往年的分數,考生的分數上最後一個平行志願要比較保險。

  第二種志願填寫方式是實行非平行志願的考生,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我個人認為要把握兩個方面。 首先,第一志願最關鍵。

  誤區四: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

  “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另外一個誤區是:盲目擁擠熱門專業,筆者在諮詢時經常被問道“今年什麼專業熱”,“什麼專業是好專業?”實際上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的差異。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首先,熱門專業分數高,競爭激烈,如果成績不太突出,競爭實力並非很強的學生在擠熱門專業時,容易落榜。即使僥倖被院校錄取,由於熱門專業里人才濟濟,自己實力不是很強,在就業選擇和以後的工作中也很難佔得優勢,搶得先機。正確的做法應是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誤區五:只憑學校(或專業)名稱來選擇,不關注學校實際情況、專業內涵

  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的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涵不瞭解。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如許多高校都開設材料工程專業,但由於學校的不同,其發展方向有差異,如哈工大材料工程專業實力很強,因為它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關,既有金屬材料,還有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北京科技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的開料工程,則更強在金屬材料上,因為其前身是北京鋼鐵學院;天津工業大學的材料工程強在紡織材料上,因其前身是天津紡織工學院;浙江理工大學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絲綢材料,因為它是由浙江絲綢工學院發展而來,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世紀末的蠶學館。還有的某某理工大學的該專業,則是研究水泥等硅酸鹽材料。

  因此,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瞭解專業的內涵,一般應該瞭解以下幾方面內容:該專業的主幹課程是什麼,是否屬於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同類專業當中居於什麼位置,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誤區六:不服從專業調劑(認為服從專業調劑會吃虧)

  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可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

  當考生在報考某院校時分數不佔優勢(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填寫“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學校將會作退檔處理。每年高招錄取過程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專業志願沒有拉開梯度,沒有掌握好專業級差,或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落榜。

  對待是否服從所報院校專業調劑,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思想準備。你被調劑到的專業極有可能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一般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你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時,則會失去了進入這個學校的機會。

  誤區七:平行志願沒有風險

  “投檔而被退檔”是最大的風險

  平行志願填報雖然減少了志願填報的風險,但同樣存在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

  雖然教育考試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把投檔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後可能會被退檔。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願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徵求志願。

  這是平行志願填報最大的風險。

  被退檔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數在所有被投檔該學校考生中偏低;填報專業志願太高,且志願不服從調劑。當然,如果高校實行“進檔即取”的原則,那麼,只要分數達到投檔線,志願服從調劑,就不會退檔,落榜生將大大減少。

  誤區八:選擇專業時,不考慮考生的興趣和特長

  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

  在選擇高考志願時,父母固然要考慮到孩子將來的職業規劃,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他的自身特性。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為將來獲得一個理想的職業創造條件,這才是最佳選擇。

  我認為考生自身特性包括:個人興趣愛好、個人性格特徵、個人能力所及、個人身體條件等4個方面。就拿上邊這個考生來說,首先,父母選擇孩子不喜歡的專業,就是違背了考生的個人興趣愛好。試想,面對一個自己根本不感興趣、完全不喜歡的專業,又如何要求他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深造。其次,這個考生性格內向,平日少言寡語,不喜歡與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選擇讓孩子學醫,將來當醫生勢必要面對眾多各種各樣的患者。醫患接觸是必不可少的診療環節,而孩子的性格特徵不適合當醫生,父母沒有考慮到這點。

  誤區九:填報志願是家長的事,孩子只負責學習就行

  把志願決定權還給孩子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學,而且最好能進名牌大學讀書。這種願望會在孩子填報志願問題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還固執得有些過分,主觀決定考生的志願,忽略孩子的興趣、愛好,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在填報志願的問題上分歧很大,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壓力。在填報志願的整個過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參謀。應該把填報志願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高考決定著近千萬考生的命運和前途。考入什麼樣的學校,上什麼專業,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學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給報的專業他不喜歡,甚至一點興趣都沒有,將來上大學就會造成一個被動狀態,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打擊。

  父母關心孩子的未來發展,並對志願填報十分重視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畢竟閱歷豐富,有社會經驗,把該說的話都說到了,也完全應該。但是應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

  誤區十:照搬往年的錄取分數來報志願(以為高校錄取分數線一成不變)

  高校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

  “老師,今年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多少啊?”“我這個分數,能上你們學校嗎”……在諮詢會上,分數是家長們諮詢得最多的題目。類似的題目把招生老師給難住了,他們只能告訴家長“錄取分數不是學校決定的,要看考生報考的情況”。

  “你們學校往年不是570分錄取嗎?”一名家長的小孩今年考了570多分,對招生老師的答覆“這個分數有些風險”,她表現質疑。在諮詢會上,不少高校會粘貼出該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以供考生和家長查閱參考。本是一個參考系數,不少家長卻誤把它當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數“對號進座”。

  實際上,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錄取結束前無法準確知道。另外,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有的還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幾年的錄取情況,還可關注分數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

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最全十大問題,弄清楚再填志願,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