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臺歌》寫完了題目就說完了詩意,剩下的詩句都成了結束語


《登幽州臺歌》寫完了題目就說完了詩意,剩下的詩句都成了結束語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登幽州臺歌》一直都是中學課本里最簡單的唐詩,它字數最少全詩僅22字,用詞直白表意清晰,不存在字面意思難以理解的情況。但是,《登幽州臺歌》卻不是一首容易理解的詩歌作品。這首詩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表意不是通過詩句完成的,全詩的話語表達至少有一半的內涵都在標題的五個字之中,這也意味著陳子昂寫完“登幽州臺歌”這個詩題以後,他想說的話基本上已經說了一半了。這種情況,把詩歌的一半內涵藏在標題之中,在我們接觸的詩歌中不是少見,而是極為罕見。


《登幽州臺歌》寫完了題目就說完了詩意,剩下的詩句都成了結束語

我們看一下陳子昂詩歌題目裡說的那五個字“登幽州臺歌”,最重要的是三個字“幽州臺”;再看全詩主體內容,最重要的是四個字“愴然”“涕下”。我們用壓縮的方法保留了全詩最重要的兩個內容,一是幽州臺,二是傷感流淚。前面我們提過,這首詩有一半的內涵都是通過題目“幽州臺”來表達的,如果不讀題目或者忽視了題目,這首詩歌無論是意蘊還是意境都會毀損殆盡。假使我們拋棄了題目直接品讀詩歌內容的話,或者說這首詩換一個《無題》的話,那麼這首詩還能不能流傳下來就很難說了。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登幽州臺歌”這幾個字到底厲害在哪裡!


《登幽州臺歌》寫完了題目就說完了詩意,剩下的詩句都成了結束語

〖幽州臺〗就是“黃金臺”,熟悉唐詩的人都不會陌生。比陳子昂晚生一百多年的詩人李賀也寫出過“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詩句。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以後,渴望招攬人才為自己效力。這時他聽說了一個千金買馬的故事。一位大臣為買千里馬發出重金求馬的告示,可是一直沒有求購到中意的千里馬。有一天來了一個人說是有千里馬可以賣給他,一看卻傻了眼,哪裡是什麼千里馬,只是一具馬的屍骨而已。這人說了雖然這是屍骨,但這馬生前確是千里馬。如果您用重金買下這具千里馬的屍骨,您愛馬的名聲一定會傳遍天下,今後還怕買不到千里馬嗎!果然,千金買了千里馬屍骨之後真正的千里馬從各處前來,這位大臣終於如願得到了很多千里馬。燕昭王受此“千金買馬骨”的故事啟發,高築“黃金臺”招攬天下人才,之後名將樂毅、劇辛先後投奔燕國,燕國一時成為強國,因此黃金臺還有一個別稱叫招賢臺。


《登幽州臺歌》寫完了題目就說完了詩意,剩下的詩句都成了結束語

後世的詩人提到黃金臺時意味著什麼呢,當然是渴望明君招賢納士。陳子昂登上幽州臺,詠出《登幽州臺歌》的時候,心理盼望的正是自己能夠成為“千里馬”,得到聖主明君的重視。可是現實總是不遂人願!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來犯,一路披靡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自己的侄子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作為參謀,隨軍出征。武攸宜貴為皇親,不謀兵法,輕率迎敵,屢屢兵敗。眼見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攸宜覺得陳子昂是一介書生沒有采納他的意見。的確,陳子昂是書生而且身體一直不好,但是關鍵時刻他還是騎上了戰馬敢於在戰陣中拼殺。書生意氣有時候不是好東西,陳子昂見請求沒有同意第二天又耿直地向武攸宜進言了,這一次仍然沒有效果,反而落得一個降職的下場。武攸宜直接將陳子昂降為了軍曹,滿腔熱血與抱負的陳子昂成了一個最下級的軍官。詩人在悲憤與無奈中登上黃金臺的舊址,慷慨悲歌,吟出了傳誦千古的《登幽州臺歌》。此時的陳子昂是多麼渴望遇見聖明之主啊!


《登幽州臺歌》寫完了題目就說完了詩意,剩下的詩句都成了結束語


所有的背景都在標題“登幽州臺歌”之中,看到了標題便明白了這是弔古詠懷之作。情緒可以蔓延,也可以疊加。陳子昂詠出“登幽州臺歌”這幾個字的時候,對聖君明主還是有所期待和感慨的。但是這種期待和感慨的情緒之上逐漸被絕望所疊加——前後都不見——天地之大卻難容我一介書生——孤獨悲憤中只能情鬱於中而留下蒼涼之淚!這大概就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心理疊加反應吧。


《登幽州臺歌》寫完了題目就說完了詩意,剩下的詩句都成了結束語


詩歌結尾一個“獨”字訴說的是——你不懂我,不懂我那顆拳拳報國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