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關於英語學習的爭論由來已久,始終沒有定論。近日,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一次演講,又將英語學習推上風口浪尖。於是,“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話題上了熱搜,引起網友廣泛熱議。其實,鄭強教授並沒有直接說把英語從高考中踢出,只是說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已經變味了、不正常了,佔用了學生太多的時間。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細想一下,確實如此。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的時間和金錢投入不比漢語少,甚至還多出好多。筆者的一個朋友,孩子還不到4歲,已經報了一個1萬多塊錢的英語學習班,而且還是一個網課。這麼小的孩子,漢語拼音都還沒開始學,已經按時打卡學習英語了。抓住孩子學習英語的黃金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系列言論不斷催促著家長包辦孩子的英語學習,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不管孩子以後能否用到英語,只要考試能用到,那就得學,還是提前學習。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在學生的各大學習科目中,英語學科基本上和語文、數學並列為三大科,而且在中考和高考的分值不算低,佔用學生的精力比較多。因此,這些年淡化的英語學習的呼聲一直比較高,甚至建議把英語從高考科目中去掉,取消高考英語。


對此,一些知名人士也站成了兩派。一派是不同意取消高考英語,比如從英語培訓發家的俞敏洪就持有此觀點。他認為取消高考英語,窮人家的孩子受損最大;因為有錢人家的孩子有條件給孩子補學英語,窮人家的孩子可能沒錢學英語。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筆者認為,俞敏洪的觀點站住不腳。如果取消高考英語,英語的地位肯定會下降,也就不需要人人都去學習英語。因為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根本不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去學習英語,這樣多數人就不用學英語了,就不存在窮人受損最大的問題。除非英語必須全民學習,不會英語就寸步難行,而且英語很難自學,這種情況下才有俞敏洪所說的情形。

鄭強教授也講過,英語不是影響科研的和人生的決定性因素。有的人一生沒出過國門,沒學過英語,也不妨礙獲得諾貝爾獎。不能過分誇大英語的作用,英語的學習熱度應該降一降。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就覺得應該取消英語科目,因為他調研過,發現學生耗費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太多,學校裡學完了家裡學,家裡學不會培訓班學,從小學生到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時間大約是1至2小時,而且年級越高,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整個基礎教育階段,一個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大約是5200個小時,相當於216天都在學英語。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相比於俞敏洪的觀點,筆者更認同鄭強教授和李光宇的觀點。俞敏洪是一個靠英語培訓發家的商人,肯定先從自己的利益角度考慮。如果高考英語取消,那將會有引來一連串的反應,是不是中考英語也要取消,是不是小學不用學英語了,考研是不是也不考英語了。不管是社會還是家長,肯定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和需求度會大幅降低,大家都不學英語了,都不去參加英語培訓了,那英語培訓機構就要倒閉了。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因此,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的人,不是居心叵測,是真正的為民著想;而那些唱反調的人,可能是另有所圖。隨著教育的改革發展,英語學科的改革也在探索中推進。以前,學生是上了初中以後才開始學英語;現在學生三年級開始就學英語了,甚至有的學生從幼兒就開始學習英語了。隨著高考英語一年考兩次,英語的決定性地位正在下降,以後會不會真的變成選修或者等級考試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總之,英語學習降溫、英語科目分數降低,都有益於減輕家長的英語教育負擔和學生的英語學習壓力。上面筆者提到的朋友,花費10000多元給孩子報英語班,這個筆費用相當於她兩個半月的工資。現在學生的家長教育負擔太重,主要是對各種興趣班、特長班、輔導班的投入太多,孩子累,家長也累。減少攀比,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不好嗎?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話又說來回,既然現在考試還要考英語,而且英語分數佔比還不低,我們就得好好學英語。很多學生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溝通交流,那就多背單詞、多做題。英語是一門語言,而且還是一門外國語言,如果連單詞都不認識,那就無法理解題意,自然而言做題就得不了高分。因此,選一本合適的英語單詞書很重要,背會單詞,做題就沒有了障礙。


高考取消英語,是居心叵測還是為民著想?浙大教授鄭強告訴你


你建議取消高考英語嗎?有沒有因為英語不好沒有考上夢寐以求的學校呢?

歡迎關注作者,為你傳遞教育資訊,分享育人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