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投覆盤」牧原股份

誰也沒想到,養豬這事能幹到2000多億市值,而且穿越了豬價的輪迴週期,走出了成長股的走勢,股價漲幅遠超10倍。一家養豬公司是如何做到這樣的戰績的呢?

「價投覆盤」牧原股份

淨利潤的增長:

牧原股份淨利潤從2014年的0.8億成長到2019年的63.36億,業績也是遠超10倍。(2018年是因為非洲瘟影響,豬價下挫低於成本,引發利潤大幅減少)

「價投覆盤」牧原股份

牧原高速成長的背後

對於牧原,大家最清楚的是其自繁自養的模式,使得其成本遠低於同行,但除此之外,其能夠實現產能快速擴張的能力一樣是其深厚的壁壘。

(1)“自繁自養一體化”養殖模式成本管理佔優

A、產業鏈優勢

國內現有的生豬養殖模式大約分為三類,包括“農戶散養”、“公司+農戶”和“公司自養”。 牧原採用的是“自育自繁自養一體化” 的自養模式, 這種模式下公司投資建設養殖基地;僱傭農工,進行集約式養殖和統一管理;自行育種,自繁殖仔豬、採購生產飼料,進行統一科學防疫並對飼養工人進行養殖技術培訓。

這種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的交易成本,有效避免了市場上飼料、種豬等需求的不均衡波動對公司生產造成的影響,使得整個生產流程可控,增強了公司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價投覆盤」牧原股份

B、養殖效率高

公司技術優勢提升養殖效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精細化管理,降低料肉比:公司針對不同品種、不同類型、不同生長階段生豬,公司運用析因法建立對應的動態營養模型,制定精細化的飼料配方。生豬營養的精細化管理措施,一方面充分發揮豬群生長潛力,同時也降低了料肉比,提高飼報酬率。

自動化程度高,提高生產效率:公司自行研製的自動化飼餵系統,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在育肥階段,公司 1 名飼養員可同時飼養2700-3600頭生豬(根據豬舍條件),生產效率高於國內行業平均水平。

C、成本優勢明顯

一體化規模化養殖模式下公司可以做到生產線全環節可控,有效進行成本管理。公司非瘟前完全成本11.7元/公斤,低於同業上市公司的12-14/元公斤及行業平均水平16-18元/公斤。

(2)產能快速擴張的能力

公司出欄量一直保持高增長,2016、 2017、 2018 年出欄量增速分別為 61.98%、 132.80%、 52.07%,大幅領先於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溫氏股份的 11.60%、 11.15%、17.12%。得益於突出的增速,公司生豬出欄量快速增長離不開公司高水平的研發技術和強大的擴張能力。

A、軟實力:多項技術夯實擴張基礎

A1:育種技術。育種技術是生豬養殖行業的首要環節,也是行業基石。公司具有完整的“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生豬” 代次繁殖體系。隨著產業集中度提升進程加快,育種技術作為公司的軟實力,為產能擴張提供基礎。

A2:豬舍建設技術。二十多年來,公司不斷突破創新,完善了十幾代豬舍的設計方案,養豬生產的供料與通風、保暖設備由機械化自動化向智能化轉變。公司研發的新型豬舍採用最新的空氣過濾系統、溫度精準控制系統,不僅降低了能耗,也提高了生產質量、降低了用藥量,預計每頭豬的成本會比非瘟前的正常成本水平再節省 200 元,大約能使公司的成本下降 15%。

B、硬實力: 土地、資金保障擴張能力

B1:土地資源

公司土地資源充足,奠定異地複製的基礎。公司養殖區域土地租賃期限因地域不同而有差異,公司大部分養殖區域土地租賃期限至 2028 年。 穩定的土地生產要素保障了未來的發展速度不受土地掣肘。

B2:資金實力

大規模生豬養殖企業,尤其是採用自育自繁自養一體化模式進行生豬養殖的企業,需要大量資金購買種豬、購建豬舍、購買設備等,前期投入非常大。公司借力資本市場,多元化融資渠道助推出欄快速增長。

公司 2017 年 4 月和 12 月非公開發行普通股和優先股合計募集資金淨額 55.10 億元。2018 年5月獲得發行 10 億元綠色債券的批覆。2018年 12 月發行非公開股票預案,募集資金不超過 50 億元。 2019 年 1 月發行扶貧專項債,募集不超過 30 億元,2019 年 11 月,公司與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信託”)就合作投資生豬養殖項目事項達成共識,未來 1 年內,華能信託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過 100 億元。目前公司處於快速發展期,此次引入百億信託資金能為快速放量保駕護航。

張順聰(執業編號:A0600619040001)編輯整理。本內容中任何內容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