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我国有一本奇书,它的起源就非常不简单,古代有一句话:“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每古3000年,所以《易经》将近有9000年的历史。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一开始是伏羲创造了八卦,之后周文王演变了64卦,后来孔子又在周文王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内容,但是没有修改之前的内容,也许孔子也是认为这易经确实是人间至宝。

周文王是在监狱中创作的易经,商朝国君帝乙去世后,由他的季子寿王继承王位,这就是纣王。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关押了84岁高龄的西伯侯姬昌。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一天夜晚,文王辗转难眠,于是起身披衣,站在监狱的小窗前,隔窗仰望着天上的明月。

文王望着天上的星星,天盘的星罗棋布,日月星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排列得井然有序,那么地上的人事、王朝兴衰是否也是如此?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于是就有了这易经。

周文王在位第50年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于是叫来了儿子,将自己的遗言记录在了祖祖相传的《宝训》中。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原文是这样的一句话:

昔微假《中》于河……乃归《中》于河……呜呼!发,敬哉!勿淫!

周文王在讲这一句话的时候,还讲了一个舜帝的故事:

舜帝幼年时还在乡间田野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历丘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垦荒种植以维持生计。但他胸怀大志,虽身在乡野,心怀天下,唯恐此生庸碌。就这样,他孜孜不倦地研习《中》的道理。既考虑自身的意愿,又照顾到众人之所需,按"中"里的要求为人处世。他用"中"的正直无私原则平衡阴阳得失、评判是非曲直,都能得到好的结果。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周文王向后代传达的一个思想就是“中”的思想,这也就是《易经》中的中道思想。

所谓“中道”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恪守中道思想要与时俱变,要顺应历史潮流;不能同逆历史潮流,不能同历史发展趋势对着干。比如孔子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孔子先在鲁国做官,由于与鲁国的执政者意见不合,遂辞官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治国之道;由于不遇于时,晚年回到鲁国,整理典籍,教授学生,通过教育来传播他的学说。

《易经》指导我们做到中道,人生一路顺畅

如何才能做到"求中"?

如果我们事事都能做到避开"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那么我们就做到了"中"。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比如说:不悲不喜,适可而止,是求中;吃饭不吃过饱,是求中;说话做事留余地,是求中;皇帝管理国家不能走极端,管得宽松,底下人不积极,管的太严厉,底下人要造反,因此也要"求中"。

读万卷书,不如真经一部,这里说的真经就是《易经》。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易经》中的每一卦,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它不是只对应一件事情,而是对应一类事情,其中每个卦每个爻都对应了三个点,第一这个时空点好还是不好,第二你应该怎么做,第三结果怎么样。

这就是《易经》对于我们普通人的实际意义,它可以指导我们解决问题。《易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天道规律,你按照这个规律来做,就可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这就是改命。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不过也有很多人说,易经原版全是文言文,根本就读不懂,如果自己是刚刚开始翻看易经,更是难上加难!

一般这种情况,我就会推荐大家读一读我正在看的《图解易经》。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他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难懂的古文用白话告诉你把深奥的原理一一图解给你看,从起卦到讲解,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

让你即使读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经所说的知识。

《易经》可以启迪智慧,提供关键时刻的破局之道,无论为商,为政,为学,还是为人父母,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危机,你都能在里面找到解法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图文结合的方式,还结合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能让我们将学到的智慧实际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上,还有生意场上。

周文王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透露了易经的秘密!至今无人参透

一套图解易经,只需要56元,就是一顿饭钱,就能让你受益无穷!真的非常值!

想看的朋友,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