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悲歌 穷兵黩武终至身死

每当我们说起隋炀帝,人们潜意识里都会冒出暴君两个字。但是,历史上的隋炀帝却并不只是一个暴君,他的功绩其实一直福泽后世,不过前期并不怎么明显罢了。他的残暴,实际上在于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巡游无度。下面就让我们从功与过之间看看隋炀帝的一生。

隋炀帝的悲歌 穷兵黩武终至身死

一、隋炀帝的过

1、滥用民力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大运河、造龙舟、修长城、筑西苑,一系列的工程耗费大量民力,常常有两百万的丁男被役使,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甚至妇孺都要役使,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损害!

2、频发战争

虽然说隋炀帝通过战争完成了统一,但是对高丽的战争却对国内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为经常要造船用兵,因此用民无度,甚至为了如期造船,命令船工长期泡在水里,造成很多船工的下体都泡烂了!于是造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知世郎”王薄还做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而东征的战争却并没有胜利,反而在八千里锦绣河山留下累累尸骨!

3、奢靡成风

隋炀帝在位期间频繁巡游,浪费无数;广选美女,广置别苑,十分奢侈。

隋炀帝的悲歌 穷兵黩武终至身死

二、隋炀帝的功

1、开疆拓土,完成统一

隋炀帝前期是个十分有抱负的君王,攻灭吐谷浑,分裂突厥,攻占城和琉球等,完成了一统,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

2、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可以说是前期耗费多而见效少,后期耗费少而见效多,尤其对唐朝而言。皮日休在诗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足可见。此外大运河沟通南北,为防止南北分裂很有好处。

3、承继科举制

隋炀帝并没有设立科举制,而是在他老爹的基础上承继并发展了科举制,为后世科举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发展经济

隋炀帝期间兴办水利,开荒种地,修订历法,让粮食储备达到惊人的地步。传言隋朝的粮食够唐朝吃几十年的!但是隋朝是典型的国富民穷,防民过甚,广为树敌,甚至在国家有粮食在饥荒之年也不发给百姓!这也是隋朝命短的重要原因。

5、通西域,做贸易

隋炀帝攻灭吐谷浑,重新畅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同西域国家的贸易来往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的悲歌 穷兵黩武终至身死

三、炀帝身死

隋炀帝放弃东征高丽战争后,国内局势已经变得十分不可控,到处都是农民起义,于是隋炀帝南下江都。

眼见天下大乱,隋炀帝心灰意冷,照着镜子还看看自己脖子,对人说“我这好脑袋,也不知道又谁来砍”。

于是,还真就有人来宰他了。618年,以宇文化及为首的叛军就把隋炀帝杨广缢弑了。一代君王,最终身死国灭。

之后李渊崛起,通过一系列战争终于建立了统一的唐朝。而隋炀帝也被以帝王之礼安葬。

隋炀帝的悲歌 穷兵黩武终至身死

历来人们对隋炀帝都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残暴荒淫,有人说他好大喜功;有人说他功劳卓绝,有人说他千古一帝……

不过,历史的尘埃总是需要我们拨开迷雾一点一点的找寻真相。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应该保持不虚美,不掩恶的二分法和两点论。

毕竟,我们只能通过现有证据无限接近真相,却不一定能还原历史的本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