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楊堅,人到中年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很多人都知道隋朝在歷史上面的時期特別短,從建朝初期到結束只有短短的37年。但他的開國皇帝楊堅卻名流千史,他不僅僅促使了較為穩定的統一局面,對四分五裂的河山實現了大統一,而且還實現了“開皇盛世”,被稱為“千古一帝”。楊堅在位的二十年中,當時百姓富足,人民安居樂業,政治穩定。楊堅在開國初期,就向全國頒佈了一項詔書,其中明確規定,不得向上級官員貢獻文物,嚴禁雜技樂團等,以上可以看出楊堅禁止奢靡之風。楊堅除了要求文武百官節儉外,他還身心力行,帶頭節約。同時楊堅還頒佈詔書,嚴格要求自己勤儉於民為榜樣,且每餐只吃一肉。堂堂國家領導人,天下都為己有,其實根本就沒有必要如此的請柬,但是楊堅卻不一樣,他做到了。只有在國家出現大規模慶典的時候,飲食的水準才可以稍有提高。

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楊堅,人到中年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楊堅不僅嚴於克己,同時對身邊的文武百官,後宮嬪妃也同樣有嚴格的要求。以至於獨孤皇后想要賞賜給厭世妻子一件衣物時,搜遍全宮,竟然找不到一件像樣的新衣服。楊堅的節儉對幾個兒子也毫不例外,太子楊勇曾在身上佩戴文飾,楊堅知道後大怒,痛斥了他。經過這件事之後,楊勇的太子之位受到影響,岌岌可危,此事也是廢除太子之位的導火索。秦王楊俊喜於奢靡之風,楊堅知道後十分痛恨,不但將他的官職免去,還要求楊俊把奢侈之物全部上繳,並堅持將他依法嚴懲。蜀王楊秀生活也異常奢靡,乘坐的馬車,穿戴的衣物,竟然和皇宮也不相上下。楊堅知道後楊堅知道後龍顏大怒,下令一定要嚴懲,一位大臣勸諫楊堅母親發落,還差點被牽連。

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楊堅,人到中年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對朝廷官員楊堅也三申五令,要求節儉。有關史書記載,官員用一個普通的口袋裝進貢的東西,也會遭到鞭刑,可見楊堅對節儉非常的重視。楊堅在日常生活中的節儉廉政,給國家的平和繁榮,帶來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如此,楊堅還免除百姓的一些雜銳,並設置穀倉,儲存糧食。全國盛行節儉之風,錢少了,大量不必要的開支,為朝廷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出現了“食滿倉”的局面。楊堅成功的統一了四分五裂,岌岌可危的中國,創建了開皇盛世的局面,為以後朝代實現一統大江南北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這一點是值得後人為之稱頌的。但是晚年的楊堅卻忘記初心,不僅聽信讒言,喜怒無常,酷刑濫殺,從而讓日漸盛興的隋朝狀況每日愈下,並且由此走向了衰敗。

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楊堅,人到中年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由於楊戩是北周和南陳嚴厲刑法的見證人,所以他對前朝的嚴酷刑法會導致民心所散特別的清楚,因此他一上任就廢除了大大小小的刑法高達1000多條,他的這些舉措為他贏得了民心,百姓對他稱頌有加。但是晚年的楊戩卻喜怒無常,立法毀法之舉更是屢見不鮮。他特別熱衷於廷杖,而且每日在朝廷上鞭打之人高達數次。有一個大臣年歲已老,實在是沒有辦法看到這樣的場景,便當場勸說楊堅不能夠在朝廷上面殺人,卻被楊堅當庭處決。晚年的楊堅愈發聽信讒言,不明是非,一名御史因為彈劾一名衣衫不整的武將,從而被楊堅處死,他還頒佈一系列的嚴刑酷法,使百姓人心惶惶。就是這樣的楊堅,從不聽信諫嚴,濫用型法,草菅人命,立法毀法,使得官員百姓人心惶惶,不敢諫言。

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楊堅,人到中年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開國之初的楊堅不講究門第的觀念,從而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能人異士投靠其麾下。但晚年的楊堅猜忌多疑,讓很多開國的元勳都不能善終。當時楊堅會聽信一些別人的閒言碎語,隨時隨地就可以把開國的功臣消除掉。高熲也是隋朝的開國元勳,就因為勸諫楊堅不要輕易換太子,而使獨孤皇后懷恨在心。獨孤皇后在楊堅面前多次詆譭他,最終遭到楊堅的免職罷官,回家養老。等到楊廣繼位後,高穎雖然返朝為官,但還是因為他制止楊廣的奢靡被冤殺。楊堅聽信讒言,被楊廣的讒言所迷惑,廢長立幼,罷除了楊勇的太子之位,致使國本動搖,大隋江山也最終因此斷送。

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楊堅,人到中年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早年的楊戩,因為有獨孤皇后所管著,他什麼也不敢做,但是在獨孤皇后去世後,楊堅便開始迷戀女色,過度縱越,楊堅的病症和他貪婪女色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就連楊堅本人也承認,如果獨孤皇后在,他也不至於落的如此下場。不僅喧譁夫人,榮華夫人,晚年的楊堅廣納後宮,肆意放鬆,作為一個開國的皇帝,隋朝在建立初期楊堅把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因為他的雄偉大略,對亂世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從而把隋朝推向一個盛世王朝,但是在晚年卻不能嚴格律己,開始放縱自己,致使國家在短期內走向衰亡,楊堅也短命而亡,實在是令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