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科技這麼牛,為何近代卻遭西方反超?

我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在數千年的時間裡,中國科技發展水平居於世界領先地位,這是值得每個中國人為之自豪的。從商周時期,歷經春秋戰國、秦漢南北朝、隋唐時期的發展,到宋朝鼎盛,中國科技都在不斷髮展進步,強勢引領世界。可惜的是,到了明清時期,中國科技開始衰落,西方科技此消彼長,尤其在技術革命爆發後,迅速完成彎道超車。

古代中國科技這麼牛,為何近代卻遭西方反超?

四大發明遠播世界

我們首先來探討中國古代科技領先的原因。當然,凡事都是必然和偶然共同作用的結果,必然性提供事情發生的機遇,而偶然性在於這個機會是否被抓住了。我們這裡主要談一下必然性,即實現中國古代科技領先的有利條件。

我們來看下世界地圖,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優勢:

古代中國科技這麼牛,為何近代卻遭西方反超?

世界地圖

1、幅員遼闊,相對於歐洲版圖規整,相對歐洲大部分地區、非洲、東南亞等區域緯度位置更好,位於溫帶亞熱帶之間,四季分明,氣候良好,不會出現極寒炎熱天氣。

2、海陸位置良好,亞歐大陸東端,東臨太平洋,西南倚靠青藏高原,形成海洋高原兩個天然屏障,同時也形成了溫暖溼潤雨水充沛的氣候。

3、地形和水文優勢,擁有數塊大面積平原,西高東低的梯度地形,擁有橫貫東西的世界第三長河長江(全長6300餘公里)以及世界第五長河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另外還有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水資源、航運資源和水能資源豐富。

古代中國科技這麼牛,為何近代卻遭西方反超?

中國地形圖

綜上所述,良好的氣候、水源、土地等條件,會合力產生一個巨大的優勢:適宜人類及動植物的生存繁衍,也給農耕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何農耕在古代這麼重要?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任何一個生命體的延續都是靠補充能量來維持的,因而人類的生存發展最最基本的需求必然是先填飽肚子。由於風調雨順、有水有土,中國農耕水平迅速發展,食物充足,最終造就了中國自古以來的人丁興旺。

古代中國科技這麼牛,為何近代卻遭西方反超?

農耕時期需要大量人力

那麼問題來了,人多對科技發展有什麼作用?這可以基於概率論解釋。首先,推動人類科技發展的是人類群體中鳳毛麟角的智商超乎常人的人,我們習慣稱之為“天才”。其次,從概率學的角度講,人類智商從整體上來講呈正態分佈,各個族群中產生天才的比例基本一致,那麼由於古代中國人口基數大,且優勢明顯,因而中國產生天才的概率就要高出很多,這些天才的發明與創造將古代中國的科技水平一步步地向前推進。此外,人口眾多也為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勞動力條件,同時勞作中產生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反過來促進了科技進一步發展。

古代中國科技這麼牛,為何近代卻遭西方反超?

智商與人口數量分佈示意圖

前面我們從地理決定論和概率學的角度分析了古代中國科技領先世界的必然性。轉眼時間來到了十八世紀,西方的科技在這一階段有了飛越發展,直接表現為歐洲率先發生了技術爆炸,即在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大規模投入生產環節為標誌,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人類的近現代科學首先產生於西方,而不是首先產生於具有偉大科學技術成就的中國?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難題。針對這一問題,人們從政治、體制、文化、思想、哲學以及科學本身角度給出了各種解答,各有道理,而我們認為,我國這一時期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從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們不能否認封建制度,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產物,它曾經給古代中國帶來了輝煌的成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由奴隸制度發展到封建制度的國家。在春秋和戰國之交,生產工具的改進和鐵器的應用,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奴隸制的瓦解,古代中國由此展開了數千年的大發展大繁榮,可以說在人類歷史上,封建社會科學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國創造的。然而,成也封建,敗也封建。由於中國封建系統的高度發達及自我進化,這套系統逐漸變得堅不可摧,而事物總有它的兩面性,伴隨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發展到一個節點,封建系統缺點充分暴露,逐漸淪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約因素,西方社會在這一階段成功突破了這個系統,通過技術革命完成了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但由於中國封建系統的頑固,我國錯過了打破封建系統的先機,在這一階段未能跟上世界的步伐。

古代中國科技這麼牛,為何近代卻遭西方反超?

故宮:中國封建王朝遺蹟

1、中央集權。自明朝以來,封建社會吸取前朝滅國教訓,不斷強化中央集權統治,社會氛圍緊張,無法為能人異士創造寬鬆自由的研究環境,對科技的發展造成嚴重束縛。

2、作繭自縛。明清時期,中國開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逐漸減少了與外部周邊國家的交流溝通,知識很難進行傳遞,西方列強已掀起技術革命,對此並未有心瞭解,對其重大意義未有感知。

3、盲目自大。封建的根深蒂固限制了統治者的眼界。清政府盲目自大,以中心之國自居,未能正確認知國際形勢,未能正確評估自身水平,稱舶來技術為奇技淫巧,未能虛心學習,自以為是。

4、連年戰亂。封建國家機器愈發引起百姓不滿,連年的戰爭和社會動亂使得中國難以保持科學發展的連續性,致使很多的科學技術浪費、失傳。

以上是本文觀點,各位看官還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