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如何將朝政大權一步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導語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封建歷史長河,而且在這麼多的朝代中有無數的皇帝不斷的更迭。但在這些皇帝中,有的人僅僅做了幾天的皇帝就被推翻下去,有的做了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今天的這位皇帝,他被人們稱為千古一帝。因為他在整個中國的封建歷史當中,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所以能夠榮獲此尊稱。

包括他的一生也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在年幼時候就成為了皇帝,但是卻被朝中的大臣把持朝政,直到後來經過自己的多種努力,重新將政權掌握到自己的手中,雖然說晚年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個人原因導致了膝下的兒子產生了奪權的現象,但是他的一生所作所為是不可被忽視的。

康熙是如何將朝政大權一步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青年康熙朝服像

早年經歷

康熙本名叫玄燁,只不過是因為他所統治的年號是康熙,後人們習慣稱之為康熙皇帝。康熙出生於帝王之家,據記載其母親懷有他的時候向太后問安之時,出門看到有龍纏身之景象,而太后知道後表示自己在懷有皇帝之時便看過此景象,認為其母看到此景象也必定會是一個祥瑞之兆,而這個祥瑞之兆就是康熙的誕生。

康熙是如何將朝政大權一步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母親孝康章皇后

康熙出生之後,便得到了父母的喜愛,但是當時在社會中出現了一種無治疾病——天花。父母為了防止康熙感染此病,委託靠譜的奶媽將康熙帶離京城之外去撫養,於是很小的時候康熙就離開了父母,並沒有在父母的身邊,甚至是在多年之後康熙每每想起這事都感到十分遺憾。雖然說康熙在後來也患了天花這病,但是並沒有危及生命,而這次的生病卻讓他成為了一個繼承皇位的有利因素。

康熙在小的時候就十分好學,博覽群書而且能夠將字全部識全,並且所貫通書籍之多。再加上年紀小小的康熙就已十分有想法,曾經還表示希望以後能夠像父王一樣成為治理國家之人,所以說其父親當時是十分看好康熙的。

康熙是如何將朝政大權一步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少年康熙帝寫字圖

少年即位

在康熙8歲的時候,其父親突然病逝,因為之前並沒有冊立太子,於是在大臣的建議之下,將已經出過天花而且對此項疾病具有免疫力的康熙做了繼承人。所以說康熙的幼時生病對自己的即位是有著極大的作用。於是年僅8歲的康熙,就這樣被推到了皇帝之位,而隨著先帝的囑咐指派了4位大臣去輔佐康熙。康熙在即位之後大赦了天下,並正式改為康熙元年。

雖然說康熙即位,但是4個大臣輔佐這局面並未維持很久,因為他們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日益到激烈,而且逐漸的公開化。年幼的康熙對此並沒有辦法,而且這4人中逐漸的開始了爭鬥。首先最先開始越權獨攬專政的就是鰲拜。在當輔佐的第一位大臣病故之後,14歲的康熙正式開始親政,但是並沒有過多久之後,鰲拜就擅自殺死了同樣的輔佐大臣的其中一人,而且在之後還與另一位大臣共同的加功進爵,局面並不受到康熙帝的直接控制,鰲拜還與最後的一位大臣相互暗地溝通。

重掌大權

康熙經常在宮中組織一些少年的侍衛,在宮中進行摔跤表演,其實是準備著時機。於是在鰲拜進行面見的時候,康熙突然命令這幫少年侍衛將其逮捕,於是將鰲拜下放獄中並定其罪,雖然說並未定其死罪,但是將其囚禁,而且殺了鰲拜的宗族其他之人以及一些黨羽,後來不久之後鰲拜死於獄中,而僅剩的另一位大臣因為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了職位,這個時候康熙才真正的奪回了朝廷的大權,開始掌握朝政。

卓越政績

在康熙真正的掌握政權之後,首先就進行了削藩。因為康熙認為如果藩地掌握著重兵,掌握著巨大的軍事實力,必將會對國家進行不利,於是便下旨進行了削藩政策。當時吳三桂假裝同意撤藩,但其實吳三桂在雲南提出了要進行反清復明,而且還大開殺戒以及搶佔其他地方,又到處散發文章使得當時各地多處的大員都紛紛起來反清。一瞬間使得很多地方全部丟失。

康熙是如何將朝政大權一步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康熙戎裝之圖

就在這危在旦夕的時候,康熙帝作出的政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不留任何餘地,但是對其他叛變者則進行安撫以及招降的政策,用來化解吳三桂的身後援軍。於是最終通過康熙帝的一系列政策以及任用一些漢將漢兵勇於作戰,使得其他地區逐漸的收復,而是吳三桂只能蝸居湖南一地,隨著長時間的攻打,最終打敗成功收復其地。

緊接著就是當時的臺灣之地鄭式家族的統治者去世,內部發生了政變,部分人開始動搖,想要與清朝進行談判,就在此機會之下康熙頒佈一系列的政策以及派人前往進行攻打和談判,最終成功的加強了對臺灣的管轄,也促進了臺灣的經濟與發展。

後來因為沙俄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地區無惡不作,於是康熙下令率兵前往進行打擊,並將其驅逐之外,還將其據點全部銷燬,部分士兵駐紮在黑龍江邊界,加強這一帶的防衛,使得沙俄最終退出了清朝的邊界。

康熙是如何將朝政大權一步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康熙南巡歸朝圖

晚年之事

後來康熙帝立當時的二個兒子為皇太子,後來因為隨著皇太子的行為不斷驕橫無度,再加上營私結黨,使得最終被廢掉太子,於是剩下的阿哥們開始了相互的猜忌勾結以及打壓,導致了兄弟們相互反仇,想要爭奪起皇位。最終,在阿哥們當中形成了四爺和八爺兩黨之大勢力。

最終康熙帝離世之後,因為當時所支持八爺黨的十四阿哥在西北未能及時趕回,而當時的四阿哥留守在京城之地。大臣隆科多遵循康熙的遺囑,有四阿哥繼承皇位者。

康熙是如何將朝政大權一步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康熙晚年畫像

結束語

康熙從一個幼兒之時便登基皇位,一步一步的通過自己的手段,使得政權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而且強化了皇權,在其在任之間政治官吏親民,整頓了當時的朝廷,使得國家和社會快速的發展。再加上軍事上的一些貢獻,極大方面的鞏固了清朝的版圖以及為其子孫後面留下了極大的安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