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臨證」“脾藏營”的新探討

本文來自袋鼠醫學微信公眾號。袋鼠醫學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單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旗下專業醫學知識服務提供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是國家中醫、中西醫結合執醫資格考試大綱細則唯一授權出版單位。想了解更多執業醫師考試知識可袋鼠醫學APP。想獲取免費電子模擬試卷可添加官方客服微信(kading55)。

導讀:《素問·五臟別論》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五臟的共同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如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腎藏精。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糜之官,五味出焉。”脾為“倉糜之官”,必有所藏。所藏是何物?

以往的各版中醫院校教材《中醫學基礎》均未闡明,其藏象學說理論體系尚欠完整性,常常遇到大家的質疑。今天我們跟隨何教授,重新認識一下“脾藏營”的含義!

營的含義

《素問·痺論》曰:“營者,水谷之精氣也。”

營的含義有二:一是指從水谷中吸收的營養全身的精微物質(如現代醫學所指的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

二是指營氣,“營出中焦”,營氣乃由脾胃運化和貯藏的水谷精微所化生。

營的生成

《素問·痺論》已明確指出營為水谷之精氣。《脾胃論》也說:“胃氣者,谷氣也,榮氣也。”

可見,營是由飲食水谷所化生的。

《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食氣入胃,散精於肝。”食物進入胃後,經胃的消磨,脾的運化,而化生為水谷精微,再通過小腸的吸收、肝的散精、肺的輸布而到達全身,以營養機體,化生氣血。

營的生理功能

營的生理作用有四:一是對機體的營養作用。《素問·痺論》說:“榮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髒,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營為水谷之精氣,對全身臟腑組織、四肢百骸具有重要的營養作用,為生命活動能量的來源。

二是生成營氣。《靈樞·榮衛生會》說:“營出於中焦。”飲食通過脾胃的消化生成水谷精微,再由脾上輸於肺,在肺的宣發作用下,水谷精微中精專部分進入脈中,成為營氣。

三是化生血液。《靈樞·邪客》曰:“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營氣經脾的轉輸,上輸心肺,在肺吐故納新之後復注入心脈,與脈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化赤而為血。

四是化生脾陰。營為陰,脾屬陰土,為“陰中之至陰”,脾藏之營是脾陰的重要組成部分,脾陰是脾氣運化功能相互依存的物質基礎。

“脾藏營”的生理機制

《內經》稱脾胃為“營之居”,《馮氏錦囊秘錄》說:“脾者榮之本。”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方面通過運化作用,把水谷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吸收並轉輸至全身;另一方面又如同倉庫一樣,具有貯藏營養物質和能量的功能。

當營養過剩時則貯存之,機體需時則釋放之,以調節機體的物質和能量代謝平衡

現代生物化學表明,脂肪、糖原、ATP等是體內能源物質的主要儲存形式。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貯存能量及氧化供能;

肝糖原、肌糖原也是重要的儲能形式,當血糖下降時糖原可分解成葡萄糖釋放入血以維持血糖含量的恆定;

ATP是體內又一重要貯能物質,當能量過剩時,可通過ATP將高能磷酸鍵轉移給肌酸,肌酸和磷酸合成磷酸肌酸(CP)而進行貯存。

中醫藏象之脾,具有運化、生氣、生血、統血、升清、主肌肉、主四肢、主唇、主涎等多項生理功能,是現代醫學胰、胃、小腸、大腸、脾、肝、膽等多個實質臟器多重功能的組合,是主要包括消化系統及與能量代謝等相關器官的功能系統。

脂肪、糖原和ATP等儲能物質來源於水谷之精微,而水谷精微有賴於脾胃的納運,脾胃健運則生化有源,能量充足,倉有所藏。

脾營充盈,能量充足,氣血盛旺,臟腑強盛,表現為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四肢健壯有力。

所以說“脾藏營”“脾為倉之官”。

「袋鼠臨證」“脾藏營”的新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