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研究兒童犯罪心理和行為李玫瑾教授說過: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乾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作出回答。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閃光點,相信家長都是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期望的,在期望的同時是不是偶爾還會擔心孩子智商不高?隨著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而競爭又那麼的激烈,如果智商不夠那可能是要吃大虧的!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實際上,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孩子智商是否高,高智商的判斷就可是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出來的。

同事的兒子小可已經4歲了。同事經常在公司會和寶媽們議論,自己的孩子太皮了,一不注意就會有"拆家"行為,剛收進玩具箱的玩具,沒有三分鐘就會出現在各個角落,從幼兒園回來時衣服沒有一件是乾淨的。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隨著同事抱怨的越來越多,大家都非常想看看這位媽媽眼中的“熊孩子”到底是什麼樣子,偶然機遇下,小可被媽媽帶到公司,而讓大家吃驚的是,孩子並沒有媽媽說的那麼停不下來的調皮,反而非常的安靜、懂事。

在和小可接觸之後,大家都會有一個感覺,孩子沒有怕生,在和大人聊天時回答的問題思路也很清晰,十分惹人喜愛。雖然在一個新環境中,孩子有許多的好奇心,但卻沒有跑來跑去,而是安靜地坐著等媽媽下班。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對於小可的這種表現,應該是應了老人們說的那句話,'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在日常中非常的調皮,父母感覺不好帶,但其實是孩子太聰明瞭,求知慾望大,所以才會不好帶。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那麼如果你家寶寶具有這三個特點,那就表示孩子非常聰明,家長應該高興才對。

聰明的寶寶一般都有哪三個特點?

特點一、聰明的孩子非常擅長運動

在形容孩子時我們常會用個“聰明活潑”這個詞,由此就知智商和運動是相輔相成,有著密切關係的。在研究調查中發現,人在運動時是由大腦的不同部位控制,那麼大腦按照功能的不同分別控制著不同的區域。也就是說大腦在控制人的行為,而人的行為反過來也會影響大腦的敏感度。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所以說一個孩子喜歡運動,就會讓自己的大腦得到充分鍛鍊,孩子也會由此變得更加聰明瞭。

特點二、聰明的孩子愛思考

人在思考時就會大量的用到腦子,也常常有人說“浪費了多少腦細胞”,人的腦細胞不是有一定數量的,會了就會減少,反而是人的腦子越用就會越靈光。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一個孩子遇到難題或自己不懂的事情不愛思考,就會直接向家長求教;那麼那些聰明的孩子卻與之相反,聰明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會讓自己先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聰明的孩子經過長時間的腦力鍛鍊,思維就會越來越敏捷,做事也會更有邏輯性,那麼就會變更加優秀。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特點三、聰明的孩子愛說話

聰明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愛說話,因此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對事情有獨立的見解,因此就會通過說話表現出來,小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聊天中會時不時出現一個成語,還會說一些很大人的話,而同事說從來沒有刻意地去教過孩子,孩子最喜歡的是看繪本和故事書。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都取決於父母的引導!而在3-6歲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只有父母能抓住這個性格培養的關鍵,從根上培養孩子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那麼孩子未來的路才能走的更遠更廣。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李玫瑾教授在這裡為父母推薦一套有關

好性格培養的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繪本》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還能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越聰明的孩子越最難帶,李玫瑾: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偷著樂吧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生命起點登上“列車”,因著永遠無法解除的血緣關係,而坐在一起,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做為父母,應盡我們所能,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