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傳,指尖獻花敬英雄——白雲山陳李濟公司開展黨團日主題活動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10時,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英烈褒揚紀念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上級關於清明期間祭掃的有關要求,陳李濟黨團員4月4日開展了一次特殊的黨團日活動。以“紅色基因代代傳,指尖獻花敬英雄”為主題開展線上活動,用獻花、點燭、祭酒、留言等方式學習和緬懷英雄。

黨員506人次、團員162人次在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南方+客戶端等平臺線上獻花送愛心,雲祭掃緬懷先烈,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也不能忘記英雄。

廣東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紅色熱土,革命戰爭年代,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在南粵大地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壯麗篇章。曾在陳李濟從事黨的工作的楊殷就是其中一位。他從孫中山侍衛轉變為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又成長為我黨早期軍事工作的重要領導者。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及中央軍事部部長,是省港大罷工的重要領導者之一和廣州起義的組織發動者之一。建黨之初,楊殷以工人身份在廣藥集團旗下陳李濟藥廠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向工人宣傳革命道理,吸收發展地下黨員,組織成立紅色工會。2009年,楊殷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红色基因代代传,指尖献花敬英雄——白云山陈李济公司开展党团日主题活动

黨員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網站獻花緬懷烈士

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

在銀河烈士陵園山上,李朗如墓前“憤清廷黑暗,恨蔣朝腐朽,緊隨先行爭民主;愛社會主義,跟共產黨走,保持晚節喜功全”這是李朗如逝世時廣州市委送的輓聯。李朗如,陳李濟創始人李家後人,陳李濟掌門人。早年參加同盟會。曾任孫中山廣東都督府副官長、總統府參軍兼衛士隊隊長。建國後,歷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委員、廣州市副市長、全國工商聯委員、廣東省工商聯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第一、二屆政協副主席。1922年6月,陳炯明觀音山叛變,李朗如營救孫中山和宋慶齡。1954年全國開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陳李濟作為當時廣州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主動參加公私合營。李朗如率先將自己的股份捐給國家,對當時的廣州全行業社會主義改造起了帶頭作用。

黨員線上祭掃留言“青山綠水長流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致敬革命先烈,緬懷陳李濟先人,開創陳李濟未來,吾輩仍需加倍努力”“陳李同心,和衷濟世,紀念先輩,紅色精神代代傳,續寫先烈榮光!”……

红色基因代代传,指尖献花敬英雄——白云山陈李济公司开展党团日主题活动

陳李濟黨團員雲祭掃緬懷陳李濟創始人李朗如先生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

又是一年春草綠,桃花紅雨寄哀恩。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安息著1700餘位犧牲於不同時期的烈士。1929年8月,楊殷與彭湃等5位革命者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楊殷視死如歸:“我是絕對不會投降的。你們有你們的信仰。我有我的理想信念,我只信仰共產主義!嚴冬過後是春天。我堅信中國革命事業一定會勝利!”。30日,楊殷等人被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刑場。就義前,年僅37歲的他大義凜然地笑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红色基因代代传,指尖献花敬英雄——白云山陈李济公司开展党团日主题活动
红色基因代代传,指尖献花敬英雄——白云山陈李济公司开展党团日主题活动

第一黨支部黨員雲祭龍華英烈

“傳承紅色精神 續寫先烈榮光”網上主題祭掃

在中國早期革命史上,有許多先驅者,他們前赴後繼英勇無畏。有這樣一個人,就義時只有35歲,他有著難以割捨的親人,但面對蔣介石親自寫下的勸降信,他選擇慷慨赴死。他就是楊匏安——華南地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第一人。

4月4日10:05時,在南方+客戶端,所有黨員通過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直播,走進楊匏安烈士曾在廣州工作、戰鬥十年的楊家祠,參與“傳承紅色精神 續寫先烈榮光”主題活動。

楊家祠講解員現場講解楊匏安“借次清霜堅傲骨”的一生。這名犧牲時年僅35歲的共產黨員,留給這個世界的只有幾張照片,一些小物件。但他的故事卻珍藏在許多人寶貴的記憶匣子裡。1931年楊匏安被捕。在獄中,楊匏安設法託人遞出了一張紙條告誡家人:“如果實在生活不下去就回廣東老家,家雖窮,縫紉機不可賣掉。”同年8月4日,楊匏安昂首闊步走向刑場,邊走邊唱國際歌。他被秘密殺害在淞滬警備司令部的荒地上,年僅35歲。楊匏安死後只留他就義前所寫下的《示難友》:“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生無可戀,大敵正當前!”黨員紛紛留言獻花致敬送愛心,寄託對英雄的追思。

红色基因代代传,指尖献花敬英雄——白云山陈李济公司开展党团日主题活动

黨員在家中“傳承紅色精神 續寫先烈榮光”網上主題祭掃

大義面前,他們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我們緬懷逝去的生命,更向堅守和奉獻致敬。在這次疫情面前,陳李濟復工復產、社區防控一線的抗疫主力軍“楊殷紅色突擊隊”,也代表著這個時代需要的英雄主義精神。

戰“疫”期間,一二車間黨員“楊殷紅色突擊隊”分隊以及一線生產員工從年初二開始就主動放棄休假,加班加點生產指定應急藥品喉疾靈膠囊。年初七,黨委向黨支部和黨員發出支持生產的倡議,黨員們紛紛在支部微信群接龍響應,踴躍報名,團員青年甚至退休黨員知道消息後紛紛表示“若有需要,有呼必應,隨時頂上”,兩個小時就收到110人報名。黨員在生產一線的場景被人民日報摘錄於2月5日《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道)》。到3月1日全廠復工前,加班1095人次,黨員佔了77%;至今有152人次下社區一線與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一起,共同築起疫情“防控牆”,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

在楊殷和李朗如身上折射的“愛國奉獻、愛崗敬業”的紅色文化,與陳李二公“同心濟世”的創業文化,是陳李濟“濟之道”文化理念的傳承和發展,作為陳李濟員工深知重任在肩。我們定會立足於崗位,傳承好紅色基因,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陳李濟的“倍增計劃”貢獻青春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