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妖僧

陕西汉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叫做勉县,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筑城防御,汉中自古就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外地进入四川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勉县这个古城自古就是热闹繁华之地,三教九流闲杂人等更是络绎不绝,到了明朝的崇祯年间,在城中住着一个大户人家,主人姓王,家中也算得上良田万亩,再加上自己所开的茶楼酒馆,生意非凡,当地人都叫他王富贵。可悲的是王富贵福薄,刚到35岁还没过不惑之年就重疾一命呜呼,就剩下妻子田氏和两个女儿,也没生下男孩。两个女儿是双胞胎一个叫文玉,一个叫文亭,都刚11岁便没了父亲。好在田氏跟着丈夫也学的二三,有点能耐和见识,虽然丈夫不在了,但是家里的事业却也搭理的井井有条,茶楼酒店的生意同样蒸蒸日上,在田氏的精心管理下,不但家庭没有败落,反而比之前还好了。

大明朝妖僧

这一天中午时分,田氏正在教女儿们缝补衣服,却见家仆来报说门外有一云游至此的和尚,来家里化缘,说自家寺庙残破不堪了,想要修缮。这田氏家大业大,类似化缘的和尚不知道见了多少,而且她一向心善便对家仆说道:“给他三十两银子,让他回去修缮寺庙把”。仆人拿着银两出去,没多久突然又回来说道:“这僧人甚是贪心,听闻三十两银子说少了,还是在门口不走”。田氏听完有些愤怒,本来三十两银子都很多了,钱都是辛苦挣来的,也不是平地里捡来的,而且这三十两银子都够重新盖一个小庙了,这个僧人怎么如此贪心,怕是地痞流浪假扮僧人来耍无赖的吧。

大明朝妖僧

田氏放下手上针线让女人们独自练习。她站起身往门口走想去看看这个僧人究竟是什么人。刚走到门口就发现一个三十来岁,体态健硕气血丰盈的一个中年僧人,穿着僧袍,双眼闭着站在门口念经,见田氏出来后,便睁开双眼说道:“施主好”田氏瞧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异常。就是一个僧人,怎么这么贪心。便问道:“高僧辛苦在我家门口有何事?”僧人一声:“阿弥陀佛,贫僧途经此地,发现贵宅有黑气冲天,阴气深重很不吉利,我掐指一算施主家中男主应该已经早逝吧,日后家人应该都会有大难”。田氏心想近年来丈夫早亡,但是家庭也是打理的非常顺利,哪有什么大难,但是丈夫早亡倒是事实,难道自己家真有不好的东西么?想到这里心中有些害怕。但是仔细一想,或者这个和尚事先打问过家夫的事情,是过来骗钱的,等我再试探试探吧。

此时她面带微笑问道:“那可有破解之法?”僧人说道:“我看贵宅是风水不好,在天煞位所建,住在这个宅子的人寿命都不长,好在师傅当年传授我宝物,施主可以放在自家大堂内供奉起来,一定可以镇住煞气,我看施主也是有缘之人,不知道施主可否与此宝物结缘?”田氏说:“我自然是愿意结缘的,但是应该如何结缘呢?”和尚说道:“如果真心结缘必须拿出八百里纹银,助我师傅修建寺庙”。田氏听完大吃一惊,这和尚真的是狮子大开口,在这里讹钱吧,跟着丈夫这么多年,什么幺蛾子都见过,这个水平确实高明。

她心中不悦但是面不改色对着和尚说:“我是诚心结缘,但是大师也知道了,家夫走得早,我们孤儿寡母非常困难,八百两银子我们够花一辈子了。”和尚听完,脸上立马露出了不开心说道:“那施主你说,多少两结缘比较合适?”田氏听完心想,这果然是讨价还价之人,干脆花钱买个安心就行了。于是对和尚说:“我们孤儿寡母本来打算给高僧三十两银子,但是高僧不满意,我就再加二十两,共计五十两纹银,这可是我们母女几年的花销了,不知大师觉得怎么样?”和尚听完面带失落之色,低头思索一阵,突然说:“既然施主诚心,师傅也让我普度众生,那就这样吧”,说完从侧边的布袋里拿出一个木盒子交给田氏。

田氏拿着木盒端详,看到木盒上锁了,也不知道里边究竟是什么。和尚说:“盒中之物一定不可打开来看,不然就丧失作用了。”田氏让家仆拿出五十两纹银交给和尚,和尚也不点清,头也不回就走了。田氏这边拿着木盒心想图个心安吧,于是在园内没人居住的楼上放置一个佛龛把盒子放上面。田氏本来也不相信鬼神,所以也没有去参拜过,也没有任何的异常,家人渐渐也淡忘了这个事情。

五年之后,文玉和文亭都已经十六岁了,亭亭玉立,艳若桃李。在汉中也算是远近都知道的美女了。有一天姐妹俩在楼上刺绣,不经意间抬头看到对面无人居住的楼上站着一个体态健硕的和尚,朝这边看着。姐妹两个也是心生疑惑。对面的阁楼无人居住都是放一些杂物,怎么会有人,于是叫着母亲三人一同上阁楼查看,田氏看楼下门都锁着,肯定是女儿眼花了,打开门上楼看了一下,什么都没有,安慰几句女儿便下楼去了。两个女孩也都一脸的疑惑。

大明朝妖僧

过了几天夕阳西下,田氏和女儿三个人正在楼上闲聊,转头看向对面阁楼,突然窗户后面那个和尚又出现了,模样和五年前所见一模一样,对着母女几人微笑。田氏之前不信女儿说的话,可是这次是自己亲眼看到了,正准备喊家仆,可是和尚突然又不见了。田氏非常疑惑,两个女儿也是非常害怕。田氏担心吓到女儿,便故作镇定微笑着说:“你们别怕,有母亲在,你们就当没见过他,看他能搞出什么名堂。”两个女儿听完后放下了悬着的心。

田氏安慰完女儿后,觉得怪异,于是下楼喊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家仆,名叫吕海,让他去对面楼上检查一下,看有什么异常。这吕海听完觉得非常稀奇,本来十五六岁的男孩,血气方刚,非常好奇,便拿起钥匙打开了门,点了蜡烛就走了进去,一楼巡视一圈没有任何问题,就是一大堆的杂物,于是就往二楼走去,刚走了一半,听到身后有一声叹息,吕海立马转身蜡烛往前探去,却不见任何人,更不要说谁在叹息了。

他观察了半天,发现还是没有什么人,于是准备转身继续上楼,这时手中烛火突然开始跳跃,忽明忽暗,他赶忙用左手护住烛火,怕是何处吹风,别吹灭了烛火。烛火渐渐亮了起来,他继续上楼,刚走几步一抬头就看到楼梯口居然站了一个脚下穿着僧靴的人,黑暗中,并不能很清楚的看见,只是看到囧囧的双目盯着自己,这一下吕海凉凉的寒意自下而上袭来。未见时甚为好奇,这见到后浑身不自在,家中也从未有过此人,怕是妖怪吧。吕海大喊一声,正准备跑,转头一看一张煞白的脸面对着自己,光头长须对着自己冷笑。吕海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吓得魂不附体,就晕过去了。

田氏和两个女儿在楼上等着,听到对面楼上一声惨叫。他心想恐怕吕海有不测,赶紧又叫了几个家仆拿着火把进屋,地上还有吕海的脚印,一直到楼梯上,可是到楼顶脚印又不见了,几个仆人打着火找了好几遍,就是没有吕海,真是一件怪事。田氏心中很慌,这仆人也是家中贫寒,爹娘交到自己手上,大活人不见了,怎么交代。一时间没有什么主义,只能作罢明天天亮再说。

田氏上楼后,和衣而睡,但是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正在焦虑的时候,隔壁女儿房间传来尖叫声,田氏箭步下床往女儿房间跑去。推开门却发现,两个女儿床铺还是热的,但是人却不见了。自从丈夫走后,这两个女儿就是田氏唯一的希望了。这如果连女儿都不见了,以后生活一个人怎么承受,田氏一想急火攻心眼前一黑倒了下去,这时几个仆人上楼扶她坐下。几个人都手足无措的。

家里出了这么奇怪的事情,田氏内心焦躁不安,定神之后,家中打扫卫生的老妇人说到:“我知道附近山上道覌中有一道士,他曾经收过妖怪,还比较出名,要不把这个道士请过来给我们看看吧”田氏听完,事情就发生在眼前,不信鬼神也不行了。他立马安排两个仆人打着火把三更天摸黑就往道观赶去。道士正在打坐,听闻此事马上跟随仆人往田氏家中赶去。刚进门发现一股妖气环绕四周。田氏问:“仙师可知这是什么妖怪?”道士径直往里走去,也不理田氏。转身吩咐仆人把庭院正中间收拾出来,摆上红木桌子,准备开坛。

道士从包中拿出五岳道袍和莲花道冠穿上后拿出乾坤剑走向神坛,田氏和其他人大气不敢出,一句话都不敢问。道士刚摆出手势,对面居然也莫名出来一个神坛,有个破桌子,桌后站着一个浑身苍白穿着破袈裟的和尚,怒目而视,看起来要和道士斗法。道士摇动铃铛,而和尚敲打木鱼声,胜过道士,双方都不甘示弱。这两种声音混在一起倒也听得惬意。道士看到这个情形,拿出符纸画上符咒,贴在庭中坛前,而和尚也画出一道符纸,字迹甚至比道士还要俊俏。大家站在边上觉得又怕又逗的,道士也是面红耳赤,大喝一声:“这孽障道行深,我服了,我要回去请我祖师来”说完收拾东西,夺门而出。

大家看这个道士一溜烟跑了,心中很是害怕,突然门外走进一人,手拿羽扇,雅致温柔的美男子。田氏正准备问,这个小生走到庭中央羽扇一挥,空中一道晴天霹雳而下,只见一团黑气奔向阁楼。小生对田氏说,去找人把庭院边上的荷叶中央的水采集下来,待会儿要用。田氏看小生有点本事,马上安排仆人前去采集。

大明朝妖僧

小生则凌波微步走向阁楼,到楼上羽扇又是一挥,又一声霹雳,只听重重摔在地上的声音。待到大家赶到阁楼,地上躺着三个人,一个是吕海,另外两个就是文玉和文亭。但都昏迷着。小生让田氏把荷叶水给他们喝,喝完之后3人渐渐醒过来。田氏这会儿心存感激,整理衣冠跪在地上,感谢这位高人。

小生见状赶忙扶起对她说:“何必如此大礼,我是听我师傅的安排前来此处,紧赶慢赶 还是晚了一步,你还记得五年前化缘的那个和尚吗?他就是用法术专门骗人的,这次我来就是师傅令我取回木匣。差点因为这个木匣导致你家破人亡。”田氏赶忙找出来木匣给小生,小生打开木匣后发现里边只有一个纸人。将纸人撕碎后,对田氏说:“几月前我师傅抓住这个和尚,逼问下才知道和尚藏了元神在此处,怕这个和尚继续害人,所以让我连夜前来处理。事情已经完了,此后你家中无忧。”

田氏听完非常感动,想用什么方法来感谢这个救命恩人,思来想去看到小生长的俊俏,又温文尔雅,把女儿嫁给他也是好的归宿。于是给小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小生听完说:“我两百年前跟着师傅修行,就段情绝爱了,远离情色了,你打消这个念头吧。我走了。田氏正准备再说,突然一阵风刮过,小生便不见了。此后田氏专门腾出一间房供奉太上老君,早晚上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