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突厥御吐蕃,拓西域滅百濟,前後滅三國擒三主的大唐名將蘇定方

蘇定方,名烈,字定方,以字行於世。冀州武邑縣(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蘇定方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里隋朝末年,投奔竇建德、劉黑闥義軍,亂世中屢建戰功。貞觀初年歸李唐,蘇定方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夜襲陰山一役中,作為前鋒率先攻破頡利可汗牙帳,戰後,蘇定方以戰功授左武候中郎將,後改任左衛中郎將,此後二十多年,他未得升遷。

擊突厥御吐蕃,拓西域滅百濟,前後滅三國擒三主的大唐名將蘇定方

顯慶二年,高宗任命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燕然都護任雅相、藥羅葛· 婆閏 等人為副將,再次征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阿史那賀魯。他將步兵佈置在南原,結成環行陣勢,自己親領騎兵列陣於北原。西突厥軍隊向唐軍步兵發起三次衝鋒,也無法打破環形大陣的銅牆鐵壁。唐軍騎兵乘機出擊,殺得西突厥軍隊一敗塗地,奔逃三十里,斬首數萬人。

擊突厥御吐蕃,拓西域滅百濟,前後滅三國擒三主的大唐名將蘇定方

第二天,繼續追擊,西突厥軍隊風聲鶴唳、膽戰心驚,紛紛舉部投降,有的部落趕去歸附了阿史那步真。阿史那賀魯向西逃竄,大軍晝夜兼程,長驅幾百裡,直抵阿史那賀魯的老巢。阿史那賀魯萬萬沒有料到唐軍會來這樣一招,他正與手下出外打獵,卻被唐軍四面合圍,唐軍殺獲敵人數萬,阿史那賀魯和兒子、女婿逃到石國,卻被石國派兵捕獲,獻給了唐軍。

擊突厥御吐蕃,拓西域滅百濟,前後滅三國擒三主的大唐名將蘇定方

顯慶四年,西域思結部酋長都曼脅迫疏勒、朱俱般、蔥嶺三國反叛大唐,蘇定方被任命為安撫大使。蘇定方親自挑選精兵一萬、精騎三千,即刻出發,電閃雷鳴般地撲向都曼駐地,這種長途奔襲的戰法再次得逞,都曼陣腳大亂,很快敗走馬保城。唐軍將馬保城四面圍住,佈置攻城器械,準備來個甕中捉鱉。都曼黔驢技窮,無奈之下,叫手下將自己捆綁,出城向蘇定方投降,“蔥嶺以西悉定”。蘇定方升為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

擊突厥御吐蕃,拓西域滅百濟,前後滅三國擒三主的大唐名將蘇定方

顯慶五年,新羅向大唐再次乞援,它在高句麗和百濟的夾攻之下,已經岌岌可危。蘇定方被任命為熊津道大總管,率領水陸大軍十萬餘人,從城山渡海進攻百濟。百濟軍隊據守熊津口進行頑抗,被斬殺數千,工事失守。唐軍船隊浩浩蕩蕩,直抵百濟都城。百濟以傾國之兵與唐軍決戰,被斬殺上萬人,百濟軍隊想退回城中固守,但為時已晚,唐軍破門而入,進入真都城,百濟王義慈和太子隆逃到了北境。百濟王的次子泰自立為王,率眾固守,嫡孫文思卻另有計較,“現在國王與太子雖然出奔在外,但名義仍在,叔叔自立為王,統領兵馬,假使唐軍撤退,我父子都要死於非命”,於是帶領左右投奔唐軍,百姓也紛紛出城,泰不能止。蘇定方命令士兵登上城牆,樹起大唐的旗幟,泰只得棄械投降。百濟滅亡了,它被分成六個州,併入了大唐的版圖,百濟王義慈和其子隆、泰被蘇定方獻俘於東都。

擊突厥御吐蕃,拓西域滅百濟,前後滅三國擒三主的大唐名將蘇定方

高宗嘉獎蘇定方的功績,賞賜珍寶無數,其子蘇慶節跟隨父親征戰有功,被封為尚輦奉御。蘇定方又成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後轉為涼州安撫大使,對抗吐蕃和吐谷渾。吐蕃文書中言道,蘇定方以唐軍八千破吐蕃十萬,大戰之後,吐蕃十萬大軍僅僅只剩八千,極大地挫傷了吐蕃的元氣和國力。乾封二年,蘇定方病死於西北邊陲,時年七十六歲。高宗深為痛惜,下詔贈蘇定方為幽州都督,諡號為 “莊”,其子蘇慶節在鹹享年間的身份是章武郡公。

擊突厥御吐蕃,拓西域滅百濟,前後滅三國擒三主的大唐名將蘇定方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里,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唐朝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其廣袤疆域至唐高宗時期達到了巔峰,為唐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繼李靖,李勣之後的大唐王朝第二代“戰神”大唐歷史上排名第三的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