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为何每个王朝都短命?

马雪毅


开篇借用一句顾诚先生的名言:“统治王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更替大抵都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习惯于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封建史籍中的‘天命眷顾’没有多大区别。如果列举在南京建都的政权来看,的确会发现“以南京为都的王朝都短命”这个现象,冥冥之中似乎真的应验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玄妙莫测的“气数”、“风水”,但是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首先总结一下秦代以来超过100年的封建王朝以及都城:西汉-西安(214年)、东汉-洛阳(195年)、东晋-南京(103年)、北魏-大同/洛阳(148年)、唐代-西安(289年)、北宋-开封(167年)、辽-辽宁巴林右旗(218年)、西夏-银川(189年)、金-阿城/北京/开封(119年)、南宋-杭州(152年)、明代-南京/北京(276年)、清代-北京(275年)。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政权的都城都不是一直是某一个城市,而是经过数次迁都,比如唐代都城不是一直都在长安,武则天曾迁都洛阳,后来迁回长安,唐末又迁都洛阳。一般提到的各朝代的都城都是此朝代建都时间最长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

综上,我们发现除了南京、杭州外,寿命较长的王朝都在北方定都。杭州在历史上作为都城只有两次(吴越国、南宋),远少于南京,所以每当北方政权取代南方政权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把账算到了南京头上。另外南京之所以给人以建都于此即短命的印象多半来自于历史教科书中浓墨重彩渲染的太平天国和影视作品中出现率极高的中华民国。

其次来看一下定都南京的朝代。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确定都于南京:六朝、南唐、明前期、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从以上各个朝代存在时间来看,的确存在时间不长,各政权具体存在时间下文列出,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在南京建都的朝代。

一、六朝

1 吴国(229-280)52年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司马氏通过武力攻破南京城,结束了孙氏52年的帝王时代。相比于魏国46年,蜀国42年,定都南京(建业)的吴国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如果横向比较的话这已经是一个反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孙权称帝之前,包括孙坚孙策时期孙氏的大本营一直在吴郡(一说会稽),不在南京,称帝后吴国都城也有过变动,但定都南京时间最长无需置疑:

①《读史方舆纪要·南直七》:“三国吴曰京口镇。汉建安十三年,孙权自吴徙治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号曰京城。十六年(211年),迁建业,复于此置京督为重镇。”

②《三国志·孙权传》:“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

③《三国志·孙皓传》:“(公元229年)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当年即迁往建业。

④《三国志·孙皓传》:“(265年)九月,(孙皓)从西陵督步阐表,徙都武昌。”“(265年)十二月,皓还都建业。”

2 南朝(东晋-宋-齐-梁-陈)

看下南朝的存在时间:东晋(316-420)105年、刘宋(420-479)60年、南齐(479-502)24年、萧梁(502-557)56年、陈(557-589)33年 ,除了东晋外各政权延续时间都不长,但是相比一下北方,同时代北方各王朝的平均寿命仅为27年:

实际上,相对于政权更替频繁、民族仇杀不断的北方,建都南京(建康)的南朝是南北朝时期最为稳定繁荣的区域,在此建都的五个王朝寿命并不短于同时代的北方。正因如此,在此时期南方的文化、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唐宋之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提供了基础。

另外晋室南迁后的几次朝代变迁都是通过禅(zheng)让(bian)完成的,亦即王朝内部的斗争。比如刘宋代晋,萧齐代宋,箫梁代齐,陈霸先代梁都是靠着攫取军政大权后通过“禅让”的方式得到政权的,这意味着这些朝代在更替的时候不是攻破了南京城,而是前朝皇帝迫于形势“主动”逊位于后朝。虽然拆开来看宋齐梁陈几个朝代都只有几十年,但是它们的改朝换代并不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换代时那样两个政权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由底层阶级、地方政权或外来民族攻破京城,取代了原有政权,同时伴有大量的杀戮屠城以及整个文官武将集团甚至政治制度、服饰习俗的更换或变动,而是自身政权内部的高级将领在南京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完成改朝换代,南朝整个的政治、文化相对稳定且有所传承,基于此,南朝在很多时候一般被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样来看,从东晋(公元317年)到隋灭陈国(公元589年)凡272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的话,对比一下后世的几个朝代:唐朝289年,宋朝319年(南北宋都算上),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在南京建都的五个政权延续的时间其实不短。

当然如果有人坚持说这几个朝代不能合并,一定要单个的算时间,我也无法反驳,因为这样的算法只能说是一厢情愿,毕竟连国号都换了。但是南朝以禅让形式的改朝换代的确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主要的文官、武将基本继承前朝,齐梁皇帝的姓氏都被没换(本来就是亲戚),前后朝之间的联系之紧密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将其视作一个朝代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即使分开来看,这几个朝代寿命短并非是由于定都南京造成的,如果定都杭州、镇江等地方说不定还不如定都南京持久。

二、南唐(937-975)39年

南唐的失败最关键的是中主李璟时期对外战争的失败,对后周割地求和导致实力大损;最后当后主即位时南唐已陷入内有外患中:国内课税繁重,民多怨言,后主又不懂政治,朝政昏暗,国外北宋基本肃清了除北汉外的其他割据势力,秉承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开始对南唐用兵,其亡国已成必然之局。

五代十国事情各政权平均存在年数为30.8年,南唐排行第五,属于中上游水平,具体存在年数如下:

如表格所示,建都南京(江宁)的南唐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存在时间并不短,属于割据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政权。

三、宋以后

宋以后建都的王朝包括明前期、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有意思的是,这几个政权的覆灭都与北京有关。宋以前中国的大势是北方经济强于南方,而宋以后是南方经济强于北方,所以朱元璋能够兼并群雄,驱逐北元;洪秀全能够割据半壁,自称天王;蒋介石能够据此北伐,实现统一。

所以宋以后,如果能占领南方,在经济人口上就占有了很大的优势,是有条件建立长久的大一统政权的。但是有条件、有优势不代表着必然,所以发生了永乐逐建文,湘军破天京,共党胜国军等,这是有另外的原因,比如自身做出重大的战略性错误等等,与建都南京无关。

综上,个人认为在宋以前定都南京的王朝之所以覆灭的主要原因是北强南弱的基本形式,南方定都的王朝无法与北方中原王朝抗衡,包括经济、人口、物资等;宋以后灭亡主要是其政权自身的问题,与建都南京无关。


傲娇哒豌豆荚


先后在南京定都的六朝,主要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六个政权,但是,这六个政权其实并不完全都是所谓的“短命政权”,所谓的定都南京短命论,其实是一个并没有严谨数据支撑的误会。

我们不妨一个个的梳理一下定都南京的六朝之“命”:

东吴

孙权建立吴王国(称王)是在公元222年,建立吴王朝(称帝)则是在229年,但东吴的前身江东孙氏政权割据江东的历史则是从公元195年便开始的,所以,整个孙策-孙权-孙吴政权的历史则最多可以追溯到公元195年,那么作为一个在称王以后才定都南京前身建康的政权,它的寿命其实有(280年-195年=)85年,将近一个世纪,所以江东-东吴政权不仅仅是三国之中最为长命的,即便在中国古代的所有乱世之中,也已经算长命政权了。

即便只算吴王国或吴王朝的历史,(280年-222年=)58年、(280年-229年=)51年,相比魏王国的(266年-213年=)53年、魏王朝的(266年-220年=)46年,以及季汉王朝的(263年-221年=)42年,均要长一些。

【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东吴第一军事要塞石刻】

东晋

从公元317年到公元420年,维持了103年的统治,单纯从时间长度来看,是所有定都南京的政权中,时间最为长久的一个。

刘宋与萧梁

刘宋作为南朝第一代,持续了59年的历史,萧梁作为南朝第三代,也保持了55年的历史,两者的寿命均超过半个世纪,相对于同时期更多的只能保持20-30年光景的政权已属稍微不那么短命了,即便放到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尺度来看,南朝的宋与梁二朝之时间长度,均已超过五代十国中五代之总和(960年-907年=)53年,未必算一个短命王朝,否则开封作为一个曾经当过五代中梁晋汉周四朝国都的城市,情何以堪?毕竟开封只当过五朝首都,除了北宋便都是10年上下的短命鬼,难道开封也能说就是短命王朝的都城么?


【南京博物院藏龙纹线刻砖雕】

萧齐与南陈

萧齐一朝是南朝四代中最短暂的一个,只维持了(502-479=)23年的统治,而南陈则维持了(589-557=)32年的统治,这两朝才是南京六朝中真正能够算得上短命的王朝。

【南京博物院藏南朝帝陵神道兽】

综上,定都南京的所谓“六朝”之中,就有1个超过一个世纪的王朝(东晋)、3个超过半个世纪的王朝、2个四分之一世纪上下的王朝。如果再加上一个曾经定都南京并始终以南京为陪都的明王朝(两个多世纪)的话,仅仅从概率上看的话,比起有1个超1世纪王朝与4个10年上下王朝定都的开封,以及始终都是些不超过半个世纪王朝定都的成都,那么南京还真心算不得全是短命王朝来定都。


寒鲲




南京之所以被称为六朝古都,是因为前后有三国时期的东吴、两晋时期的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朝在此建都。六朝时期的南京,当时称建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南京也成为南朝历代选择都城的不二之选,但至于说在此建都的都是短命王朝,这只能说是乱世当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六朝所处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乱世,除其中西晋有几十年短暂的统一外,六朝与北方的一些汉族或非汉族的政权,形成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这段时期,各路人马为了争夺政权当上皇帝,在异民族之间、在统治势力之间、在父子兄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杀戮和争斗。政权频繁更替,其实就是这个乱世的一个代名词。南朝如此,北朝同样如此,西魏传国23年,东魏16年,北齐28年,北周24年,比之南朝的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可以说是有短之而无不及。



在南京建都的六朝始终都没有问鼎中原,或被内臣篡位,或被北朝所亡,跟当时南方的经济环境也是有很大的关系。这段时期刚好处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开端,南京古都,江南鱼米之乡,繁华之地,富庶程度远远超过了战乱的北方。但富庶之地更易滋长奢靡之风,也容易消磨奋斗者们的雄心壮志。沉溺酒色,荒废政事,几乎是六朝末代君王们的通病。魏徵评论陈后主就说:“后主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这就很容易给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因而不是被内臣所篡,就是被北方政权所亡。不进则退,这也是亘古不变的发展规律,王朝短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六朝在南京建都,虽然都较为短命,这只是乱世时代的缩影,却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南方得到巨大发展,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


羽菱君


“南京”的古代称呼很多,有石头城、江宁、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应天、南都等等。


那南京为什么会称为“六朝古都”呢?


因为南京曾经做过吴国、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的都城,这些朝代把都城终生放在这里,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另外南唐、南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曾经建都在南京,所以南京又称为“十朝都会”。



为什么说在南京建都的这些朝代都是短命王朝呢?


看看这些数字就明白了:吴国存在了69年,东晋存在了103年,宋存在了59年,齐存在了20年,梁存在了55年,陈存在了32年。


超过一百年的也就东晋一个,其他都在50年左右徘徊,所以在南京建都的王朝被称为“短命王朝”所言不虚。


那这些”短命王朝“为什么这么短命呢?


一、两个故事


其中一个原因与楚威王和秦始皇有关。


1.楚威王埋金断龙气


一天楚威王到了金陵后,站在山上望向西北方向,看到了浓浓龙气。心想这里出了龙气,我楚国的基业就会受到影响啊,于是就问身边的术士怎么办。


术士建议在出现王气的山下面埋黄金,这样就能断了龙气,楚威王马上照办。


自此南京原来出龙气的风水便被黄金破坏掉了。


2.秦始皇挖山断龙脉


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路过金陵邑时,马上被那里虎踞龙盘的气势吸引,想起之前术士曾说东南有天子之气,所以他断定这金陵邑便是这龙气所在。


于是秦始皇便命人挖断紫金山,疏通淮水贯穿金陵邑境内,以冲泄这天子之气,并改”金“为”秣“,这样便黄金变草料,”金陵“变”秣陵”了。


至此,南京的龙脉也被破坏殆尽了。



二、不符合“正统“思想


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自夏商周至汉唐,这些王朝都建都在北方的长安或洛阳。


对于统治者和人民来说,定都北方符合他们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否则会失去民心。


比如晋朝,西晋建都在洛阳,东晋建都在建康(南京);东晋初,祖逖”闻鸡起舞“,立志北伐,就是想收复黄河流域的中原失地。


北宋建都在应天府(商丘),南宋建都在临安府(杭州);南宋的宗泽在弥留之际没有忘记的只有“北伐”一事,连呼三声”渡河!“,才与世长辞。


综上所述,也许风水的故事听起来有些玄而又玄,但不可否认的是,定都北方的思想已根植于世人的脑海,即使北方地区被少数民族侵占了,临时定都南方的人民也不忘北上收复失地,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执念!


千史千寻


‘南京是古都,历史上曾用过金陵、建业、建康、应天等名。

其实,细算下来,定都南京的不止六朝,共有十个政权,所以南京也称“十朝都会”,虽然帝王家都爱这座城,但很遗憾,这座城实在没有“帝王气”,这十个政权都很短命。

三国时孙吴政权第一个定都南京,但是只存在了59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就让西晋给灭掉了,掀开了定都南京政权的短命历史。

东晋:104年,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南朝宋:60年,公元420年-公元479年

南朝齐:24年,公元479年-公元502年

南朝梁:56年,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南朝陈:33年,公元557年-公元589年

南唐:39年,公元937年-公元975年

明朝:53年,公元1368年—公元1421年(迁往北京后,另算)

太平天国:12年,公元1853-公元1864年

中华民国:38年,公元1912年-1949年(后退守台湾至今,另算)

辛亥革命之后,新政权还为定都一事发生过极大分歧,孙中山个人钟情南京,但其他人提议北京, 就是对南京帝王风水的怀疑和非议,担心中华民国也是短命王朝。

1912年2月14日,临时参议院召集会议,投票决定定都一事,结果为:北京:20票;南京:5票;武昌:2票;天津:1票。

孙中山很很恼火,要求重新投票。黄兴配合孙中山,出言威胁:"明日再不按先生意愿行事,我立即派宪兵将议员绑了出来!"后来在威逼之下,出席会议的27名参议员才改变了态度:南京:19票;北京:6票;武昌:2票。

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的复议案,得以通过。孙中山尽管不信邪,但历史就是这么诡异,国民党在南京也就呆了38年。

南京的王朝都短命,后人附会说是,南京风水不好。

第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干的,南京先是被吴王占据,后来越王赶走了吴王占了南京,再然后楚王又打败了越王,南京归了楚国。

楚王过来巡视,上了狮子山,觉得风景美极了,但就是王气太盛,表示担心。

又有邪恶的巫师出主意吗,说可以在狮子山下埋黄金,用黄金镇压此地的王气,可保不再出帝王。

楚王让人就这么干。

按皇家规制,地上的建筑物称为宫,地下的建筑物称为陵,埋黄金的地方就叫“金陵”了。金陵因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使坏,他斩断地脉,断了龙气。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南京,被这里虎踞龙盘的气势所吸引。但是,陪同左右的两个方士常生、仙导都沉默寡言。

秦始皇问何故,这两人危言耸听,说南京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五百年后会新出天子。

秦始皇当然就不高兴了,他自称始皇帝,就是想儿子是二世,孙子是三孙,子子孙孙永为天下一统的皇帝,怎能能允许南京有新的天子呢。

他让两个方士想对策。

两个方士说,城东南有座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天印,上天赏赐的官印,决定了本地的王气和命运。只要斩断了方山的龙脉,再引淮水贯穿全城,王气和命运就全没了。

秦始皇一听又高兴了,说干就干,命人削山引水,所以方山被截,淮水过城。

古代王朝选择首都,地理位置才是首要因素,西安、北京、开封、洛阳等古都,与南京一样,都是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而南京之所以成了特例,还真可能就是历史的意外。

再说,政权定都,也当然会考量风水。比如,蒋介石就认为南京风水极好,江南富饶,还有长江天堑,最后还是败退台湾,根本原因还是腐败透顶,人心向背。

事实上,任何朝代的存灭与兴亡,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果。


猛哥V


要回答这个问题,看以南京为首都都是哪些王朝,他们的共性。从三国时间孙权建都秣陵今南京开始,后面的东晋 宋齐梁陈 南唐 明(明成祖迁都北京) 太平天国 中华民国。

南京的建都来不开孙权的决策,通过赤壁大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孙权也无法取得对曹魏势力得进攻,多次攻打合肥不成,与西边的形势形成三′天下之势。换句话说,南京是江东最好的选择,他的势力也只覆盖南方。

第二个重要时间,西晋永嘉南渡,南京和南方广大地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北方的领土已经被占领,司马睿与王导 王墩二人在江南立稳脚跟,后期和北方诸政进行交战,不乱如何,双方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吃掉对方,长久保持南北对立的格局。

第三个 南朝 宋齐梁陈 刘裕推翻东晋王朝,开创宋 (刘宋) 但面对北方的敌人 鲜卑人创立的北魏,军事上占不到便宜,当然鲜卑人军事实力强,兼刘宋自毁长城,双方仍然保持平衡状态。直到隋朝灭亡陈国,天下重新大一统。

第四个 明朝 明朝是中国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定都没有,当然北元依旧有些很强的实力,朱元璋先后派遣大将征伐,北元成了游击队,后朱棣时五出漠北,主要的敌人仍然在南方,到明朝中期仍然是个大问题,瓦刺 和鞑靼。

定都南京的朝代除明朝外都是短命王朝,从刚开始就决定其命运,属于在北方被敌人打残,剩余在东南一隅重新建立政权,北方政权过于强大,兼后面的皇帝不成器,白白葬送了大好河山。

当然选择北方定都原因一个是,主要的敌人都处于北方 匈奴 柔然 鲜卑 突厥 契丹 女真 蒙古 在北方定都天子守国门,成本会降低很多。另一方面,南方在宋之后,经济水平 文化已经领先北方,定都北方可以有效平衡势力。


是你的小可爱呀3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六朝古都”是唐代之前的称呼。唐朝人许嵩在《健康实录》一书写了六个朝代,分别是: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因而得名。十朝都会,指的是前面六个朝代,再加上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都先后在南京定都,因此得名。

南京最早在此建都的是孙权,取名建业,被晋灭掉以后,改称建邺,后又改为健康。

为什么都喜欢在这里建都,这里风水好啊,西北邻长江,东邻紫金山(称金陵也许与此山有关),西面邻清凉山,北面是玄武湖,依山傍水,山水环抱,此地建都再好不过。

关于短命的说法,非常奇怪,东吴六十九年,东晋一百零二年,南宋五十九年,南齐实二十三年,南梁是五十五年,南陈三十二年,明朝五十年就迁都北京,太平天国只有九年。短命肯定有历史的原因,比长的短'比短的就长了。

关于短命之说,有一个传说,说是秦始皇到金陵出巡,看到这里不错,随行的官员说这是龙脉,以后这里必出皇帝。想要破此局,就要斩断龙脉,使帝王之气不再长'就不会长命。再引进淮水,把帝王气冲走,所以六朝都很短命。这只是传说'具有迷信色彩,可信可不信。


紫阳师傅


一千个人回答,一千种不同的答案。但最终还是尊重历史。

南京号称中国最佳风水宝地,这座王气旺盛的古城,曾定都于此的六个王朝,却都是短命不久的。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明初定都于此,一世而终,仅仅50余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仅维持了9年。如此一块风水宝地,为何建都的王朝都如此短命?

南京,也称金陵。关于“金陵”这个名称,有一个传说: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建都南京,后来被越王占领,再后来被楚王占领,楚王在狮子山上驻军,他命人埋了一大批黄金,说是这样就可以用黄金镇住这里的帝王气,意味着南京只有楚王一个不再出其他帝王。古人把建在地上的建筑为“宫”,皇室地下建筑叫“陵墓”,那黄金埋在地下自然就叫“金陵”。但这就是一个传说,具体来历是因为此地与华阳金坛的山脉相连接,取一个金字而得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东巡。他神气活现地巡游云梦,浩浩荡荡地浮江东下时,远远的就看见了阳光下王气氤氲的金陵,秦始皇一眼便被这里虎踞龙蟠的气势所吸引。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一生统一六国后,一直在苦苦追寻长生不老之术,身边也有精通风水的方仙术士左右陪伴。然而陪同的两位术士却这样说:金陵地形险峻,虎踞龙蟠,王气极旺,乃龙脉地势,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


秦始皇本就高傲,自己是始皇帝,子子孙孙,理应皇脉相续,一姓帝国千年万年,生生不息,他岂能容忍嬴姓之外还有别的天子出现?秦始皇顿时大怒,要方术出良策解决。

术士指向远方方山,要求截断方山,他认为方山地处金陵东南,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天印,自然是上天赏赐的官印,决定了金陵之地的王气兴衰和吉祥命运。断了方山龙脉,就是阻隔了金陵的王气。再引淮水贯穿金陵,通达长江,让这条秦淮河冲尽王气,就无法孕育下一代天子了。

秦始皇一声令下,立即行动。方山断裂了,淮水贯穿了,幽静的秦淮河默默地流淌,流出了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

说来也巧合,此后,但凡在此建都的王朝都很短命。


不过史实记载,南京地处长江出口,位置特殊,属于交通要塞,历来又是南北交流的大都会之一,不论政治经济文化都算是全国一流水平。因此每逢朝代更替,南京必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此一来,便导致战乱不休,冤魂不止,侯景之乱、湘军屠城、倭寇屠杀等都是尸骨无数,想想历史上更是没有哪个都城遭遇过如南京般多的屠城。

当然定都南京的几个王朝,都没有问鼎中原、统一中国的决心和实力。也许正是这几种种原因,使得六朝短命而亡。

我是热爱护肤热爱文学的王小九,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茉莉花开19


朝代寿命长不长既要看绝对也要看相对,秦汉以来百年以上的王朝其实不多,其中北京有两朝,西安有两朝,洛阳和南京、开封、杭州均有一朝。南京短命王朝是多些,但其它古都也不少,比如西安,开封、洛阳等,北京朝代都相对较长,而杭州严格来说只有一朝(算上五代吴越国是两朝),并不具有比较意义。最短命王朝也不出在南京,而是在西安,为时仅三年。而南京南朝四代虽不长,但其政权改变比较平和,也均未改国都,实际可视为一朝。相对同时期的北朝,南朝四代平均寿命也更长,北朝就北魏长些。明代是从南京迁都北京,并未灭亡。而且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终明一代南京都有京的头衔,同样设六部内阁国子监等这些首都才有的机构。南唐是五代十国里较长寿的,孙吴在三国里立国最长,天国在农民起义政权里为时最长!这样看南京的王朝并不特别短命


王茅


不是南京短命王朝,是有很多中国王朝短命,也包括你的家乡同样在这个短命的王朝里,当然不如南京。明朝纯汉族大一统 在南京就很长久。这纯是地域黑。

南京是贯通南北东西的枢纽特大城市,扼长江龙之咽喉,连接长江南北,工农商学兵全面发展,周围是平原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得天独厚,将越来越重要,会越来越强盛。

南京是全国必须重点投入发展的大都市,防止南北东西差距扩大。

以南京的强盛,连接南北东西。这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曾后悔没有早大发展上海,同样,看出来了发展南京的战略,繁荣大江南北,特设江北国家新区。

南京的强盛,便于以南京为主要区域的东部战区,在政治经济与军事等主要方面平衡连接节制东南区域与西南区域,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发展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