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她說:我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在熱播電視劇《清平樂》中的最初幾集,當朝太后劉娥垂簾聽政,掌控了朝政大權,風頭蓋過了宋仁宗,是一位戲份十足的人物。

劉娥在歷史上實有其人。

大臣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她說:我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劉娥生於969年,是名門世家之後,祖父劉延慶是五代十國時的右驍衛大將軍,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官都做得很大。可是,劉娥出生沒多久,父母親就雙雙去世,成了一名孤兒,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劉娥長大後,出落得楚楚動人,成為了一名歌女。那時候,她已經嫁給了一個叫龔美的銀匠。龔美將劉娥帶到京城謀生,由於生計困難,便打算賣掉劉娥。這時候,宋太宗趙光義第三子韓王趙恆遇見了劉娥,驚為天人,將她帶進王府。

大臣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她說:我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後來,當趙光義病逝後,韓王趙恆即位,是為宋真宗。劉娥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宋真宗的妃子,並於1012年被冊封為皇后。

那一年,劉娥33歲。劉娥完成了從歌女到皇后的傳奇逆襲。

劉娥的辦事能力很強,將後宮處理得妥妥當當。宋真宗晚年時,經常批閱奏章到深夜。這時候,劉娥陪在身邊,不時提出建議。後來更是直接參加處理政事。宰相寇準等人不容許這種現象發生,劉娥便勾結丁謂、曹利用等人,對寇準進行排擠。幾經挑撥離間,宋真宗便罷了寇準的宰相,以丁謂替而代之。

大臣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她說:我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1022年,宋真宗病逝,他的第六子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宋仁宗時年12歲,正是一名懵懂少年,不具備處理朝政大事的能力。丁謂、曹利用等人打算藉此機會獨攬大權,宋仁宗的老師晏殊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請已經成為太后的劉娥垂簾聽政,避免朝政大權落入丁謂、曹利用等人手裡。

於是,劉娥成了宋朝立國以來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

大臣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她說:我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劉太后沒有聽說過這句話,但為這句話作了一個完美的詮釋。她垂簾聽政伊始,便先後收拾了曾經的朋友丁謂和曹利用,將他們貶出京城,趕得遠遠的。

劉太后從1022年垂簾聽政,到1033年病逝,一共掌握了11年大權。期間,劉太后頗有作為。她終結了宋真宗發起的“天書運動”,結束了曠日持久的朋黨之爭,在四川發行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以及興修水利、興辦州學等,使得北宋的經濟社會文化繼續蓬勃發展,為北宋的全盛階段“仁宗盛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臣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她說:我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不過,劉太后的權力慾也是比較大的。她在垂簾聽政期間,曾經多次身著帝王服飾,去太廟參加行祭祀大典。當宋仁宗已經長大成人後,她依然捨不得將大權交還給宋仁宗,一直到死都牢牢掌控大權。

那麼,劉太后為什麼不乾脆學習武則天那樣稱帝呢?

事實上,還真有人建議劉太后學習武則天的。

大臣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她說:我不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有一年,殿中丞方仲弓上書,請劉太后仿效武則天的做法;權知開封府程琳也獻上《武后臨朝圖》,暗示劉太后學習武則天。劉太后看罷,將這些上書扔到地上,說道:“我不能做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情!”

由此,劉太后終生沒有跨過這一大關。也因此,劉太后獲得了比漢朝呂后、唐朝武則天更好的評價。蔡東藩在《宋史演義·第二十四回》中評價劉太后“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這樣的評價,是比較中肯的。

1033年,劉太后病逝。宋仁宗在接見群臣時哭泣道:“太后在臨終前,幾次牽扯身上衣服,這是什麼意思?”

參知政事薛奎回答:“這是太后不願意穿著天子服裝去見先帝。”

宋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給劉太后換了衣服,這才入殮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