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農業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糧食作物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佔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的71%。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定義,糧食作物按收穫季節分為夏收糧食、早稻和秋收糧食,按作物品種分為穀物、薯類和豆類。其中,主要農作物有稻穀、小麥、玉米與大豆,本報告主要研究以上四種糧食作物。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佔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的71%。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定義,糧食作物按收穫季節分為夏收糧食、早稻和秋收糧食,按作物品種分為穀物、薯類和豆類。其中,主要農作物有稻穀、小麥、玉米與大豆,本報告主要研究以上四種糧食作物。

2020年中國農業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糧食作物

2009-2019年中國糧食產業生產數據分析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自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於2019年再次增加至66384萬噸;結合糧食播種面積來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不斷上升,2019年達到5719.8公斤/公頃,比2009年增長了827.4公斤/公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科技助力農業生產,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不斷增加,糧食產量維持在穩定水平,足夠滿足國民基本需求。

2020年中國農業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糧食作物

2018年中國稻穀產業生產區域數據分析

分地區看,中國稻穀生產主要集中在華中單雙季稻稻作區,佔全國稻穀產量的66%。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華中地區的早稻生產區域是2020年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也是疫情防控措施相對嚴格的地區,面臨農資供應不足、錯過播種時節等問題,2020年稻穀產量將受到一定影響。

2020年中國農業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糧食作物

2010-2019年中國稻穀市場供需及大數據分析

2010-2019年中國稻穀需求量以年均複合增長率0.7%的速度穩步上升。其中食用消費量下降,工業消費量上升。作為稻穀生產大國,中國目前產大於需,儲備量不斷攀升。2019年稻穀進口僅0.24億噸,足以實現產需有餘、自給自足。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受疫情影響今年中國早稻產量將會減少,但國內儲備量能夠基本覆蓋消費量,“飯碗安全”不是問題。

2020年中國農業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糧食作物

2019-2020年中國稻穀期貨市場價格分析

艾媒諮詢分析師研究發現,中國稻穀收購實行最低收購價格收購政策,市場價格穩定。2019年上半年稻穀供大於求,產需仍有盈餘,銷售進度較慢,且政策性稻穀拍賣底價大幅下調,拉低了銷售價格,稻穀期貨價格震盪下行。2019年5月底早秈稻期貨價格為每噸2201元,比年初下跌了226元。2019年下半年受天氣影響粳稻多產區減產,期貨價格上調。2020年新冠疫情對稻穀供需影響較小,且國家出臺政策穩定糧食價格,稻穀期貨價格基本沒有波動。

2020年中國農業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糧食作物

以上部分數據、內容來自艾媒研究院發佈的報告《艾媒報告|2020-2021年中國後“疫”時代農業產業發展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