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1%。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粮食作物按收获季节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分为谷物、薯类和豆类。其中,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与大豆,本报告主要研究以上四种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1%。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粮食作物按收获季节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分为谷物、薯类和豆类。其中,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与大豆,本报告主要研究以上四种粮食作物。

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粮食作物

2009-2019年中国粮食产业生产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自2009年以来首次下降,于2019年再次增加至66384万吨;结合粮食播种面积来看,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2019年达到5719.8公斤/公顷,比2009年增长了827.4公斤/公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维持在稳定水平,足够满足国民基本需求。

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粮食作物

2018年中国稻谷产业生产区域数据分析

分地区看,中国稻谷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占全国稻谷产量的6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华中地区的早稻生产区域是2020年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也是疫情防控措施相对严格的地区,面临农资供应不足、错过播种时节等问题,2020年稻谷产量将受到一定影响。

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粮食作物

2010-2019年中国稻谷市场供需及大数据分析

2010-2019年中国稻谷需求量以年均复合增长率0.7%的速度稳步上升。其中食用消费量下降,工业消费量上升。作为稻谷生产大国,中国目前产大于需,储备量不断攀升。2019年稻谷进口仅0.24亿吨,足以实现产需有余、自给自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影响今年中国早稻产量将会减少,但国内储备量能够基本覆盖消费量,“饭碗安全”不是问题。

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粮食作物

2019-2020年中国稻谷期货市场价格分析

艾媒咨询分析师研究发现,中国稻谷收购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收购政策,市场价格稳定。2019年上半年稻谷供大于求,产需仍有盈余,销售进度较慢,且政策性稻谷拍卖底价大幅下调,拉低了销售价格,稻谷期货价格震荡下行。2019年5月底早籼稻期货价格为每吨2201元,比年初下跌了226元。2019年下半年受天气影响粳稻多产区减产,期货价格上调。2020年新冠疫情对稻谷供需影响较小,且国家出台政策稳定粮食价格,稻谷期货价格基本没有波动。

2020年中国农业产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粮食作物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艾媒报告|2020-2021年中国后“疫”时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