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先跟大家分享几个生活中的小场景:

妈妈买回来一个新的玩具后会这样跟孩子说:“看妈妈对你多好,还给你买新玩具,你以后要听话哈,不然就不给你买了。”妈妈今天买了一套新绘本回家,妈妈会说:“看我给你买的新绘本,花了我很多钱,你一定要爱护好了,不要再把书给撕坏了”在玩具店/餐厅/游乐场,总有家长这样说:你走不走?不走我们自己走了,你就留在这里,让捡垃圾的人把你捡走吧;你怎么这么不乖?我没有这样的孩子……

这些话从我们的上一代传承下来,简直像是基因自带的魔咒,都快要成话语体系了,为什么却依然不过时?一是像抛弃孩子这样的威胁,真的管用;再有,这些家长的威胁、抛弃论中,还隐藏着对孩子一不小心就脱离掌控的担忧。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们的这些论调,只能说明你并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这些行为和语言对孩子产生以下影响:

抛弃、威胁是对孩子最大的否定,而否定的实质其实是一种控制。会打压孩子对某事物的积极情绪,让其本来高涨的兴趣和热情消失。破坏亲子关系,威胁孩子的最终后果是让孩子发现: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这种爱会因为我犯错就消失。这种心态,就像悬在孩子头顶的斧子,剥夺了他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子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对家长来说,说出“我不要你了”很容易,但是说出“妈妈很累,情绪不好,我只是希望你好好吃饭”却很难;说出“我讨厌你”很容易,说出“我爱你”却很难。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先跟大家分享几个生活中的小场景:

妈妈买回来一个新的玩具后会这样跟孩子说:“看妈妈对你多好,还给你买新玩具,你以后要听话哈,不然就不给你买了。”妈妈今天买了一套新绘本回家,妈妈会说:“看我给你买的新绘本,花了我很多钱,你一定要爱护好了,不要再把书给撕坏了”在玩具店/餐厅/游乐场,总有家长这样说:你走不走?不走我们自己走了,你就留在这里,让捡垃圾的人把你捡走吧;你怎么这么不乖?我没有这样的孩子……

这些话从我们的上一代传承下来,简直像是基因自带的魔咒,都快要成话语体系了,为什么却依然不过时?一是像抛弃孩子这样的威胁,真的管用;再有,这些家长的威胁、抛弃论中,还隐藏着对孩子一不小心就脱离掌控的担忧。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们的这些论调,只能说明你并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这些行为和语言对孩子产生以下影响:

抛弃、威胁是对孩子最大的否定,而否定的实质其实是一种控制。会打压孩子对某事物的积极情绪,让其本来高涨的兴趣和热情消失。破坏亲子关系,威胁孩子的最终后果是让孩子发现: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这种爱会因为我犯错就消失。这种心态,就像悬在孩子头顶的斧子,剥夺了他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子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对家长来说,说出“我不要你了”很容易,但是说出“妈妈很累,情绪不好,我只是希望你好好吃饭”却很难;说出“我讨厌你”很容易,说出“我爱你”却很难。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其实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自认为在管教孩子,其实是把孩子推向一个深渊。有这样的一个谈话之后,他可能更加不会听话了。那么我们在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应该以怎样的技巧来和孩子说话,他才会听呢?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这里,我来介绍代替惩罚和威胁的八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这时成人要处于弱势,让孩子感觉我们需要他的帮助。

比如,从超市买完东西回家,孩子说妈妈我累了,想要抱抱,那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妈妈觉得我们买的东西好重啊,快要提不动了,你已经是3岁的大孩子了,你能帮妈妈把这袋苹果拿着吗?这时我们把孩子处在一种强势的地位上,他就不会一直想要抱着,有很多小孩在某一阶段,你给他一些肯定让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很开心。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这里我们要表达的是一种规则,“你把水弄的客厅里面到处都是,这样很容易走路滑到,我太生气了!”

3、明确表达你的期望,给予积极的肯定。

“我希望我收拾过得绘本架,在你看完书之后还是很整齐!”“我相信你能做到!”而不是“我希望你能做到!”前者给孩子坚持下去的信心,后者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打击其自信心,使其在遇到困难时半途而废。

4、提供选择。如果给予孩子的东西太多他就会挑花眼了,所以我们提供给他2-3种食物进行选择。

例如:早晨上学孩子和妈妈为了今天穿什么衣服两人僵持不下,那比较好的作法就是妈妈在前一天晚上或者早起准备好两套孩子平常比较喜欢的衣服搭配,来更供孩子选择。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5、陪同,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我们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讨论或者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不开心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父母只需要陪在身边就足够了。当孩子解决不了问题而哭泣或心理有压力时,成人则需要给予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孩子在书写敏感期的时候将家里整洁的墙壁用彩笔画脏了,我们需要告诉孩子,需要用抹布来将这些划痕擦干净,妈妈会陪着你一起来做,以后我们画画要画在纸上。

6、榜样,采取行动。生活即教育,榜样示范是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锁上了!”

爸爸:“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还能在哪找到。”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例如:我们跟孩子说过了在沙发上不可以跳上跳下,但是屡禁不止,那么,在保证孩子不出现大的伤害的前提下,允许他尝试跳上跳下,在没有成人保护的情况下,他可能会碰到茶几,也可能摔在地上,让他自己来感受这种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8、赞赏和鼓励。做到正确地鼓励孩子,我们从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赞赏和鼓励两方面来进行。

口头语言方面的赞赏和鼓励:抓住时机、及时、真诚地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肯定,这有利于孩子培养和维持良好的行为。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孩子赞赏和鼓励他人,因为鼓励是一种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教会孩子学会赞赏和鼓励他人,为孩子良好人际交往打好基础。

肢体语言方面的赞赏和鼓励:肯定的眼神、微笑、拥抱、拍拍肩膀等方式都是有效的方式。书面语言的赞赏和鼓励也是让孩子听话的很好的方法,文字能让赞赏和鼓励留下痕迹,我们不妨在小纸条或便签上写一些赞赏和鼓励的话,记录孩子的重要努力和成就,让孩子知道你以他为荣。

例如:你看“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走进这件间屋子,感觉很舒服。”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使用赞赏需要注意的方面

当然通过赞赏让孩子会更加自信,但是我们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使用赞赏技巧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事项:

确认你的赞赏适合孩子的能力。当表扬一个小孩子“我看到你每天都刷牙”,他会很开心。但是同样的话对十几岁的孩子说,他会觉得受羞辱。避免触及他过去的弱点和失误。“你今天的样子看了很舒服。”过度赞美可能会扰乱孩子自己完成事情的积极性。当用“描述”表达你对孩子的赞赏时,孩子可能会重复不停地去做这件事。
教育≠教训,让孩子听懂你的话,你一定要这样说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父母必须时刻谨记,孩子的成长和花草树木一样,是细雨让花儿成长而不是雷声。细雨则是父母的谆谆善诱不厌其烦,雷声则是恶言相向暴跳如雷,同样是爱孩子,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方式,自然获得不一样的结果,教育于无痕是最棒的教育,自然怎样说孩子都会听。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人人都是蒙台梭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