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2016年1月1日起,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其中第十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宣告了二孩时代的全面到来。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用“二孩”而不用“二胎”,其实是对这项政策严谨解读后的正确用词。

  • 二孩政策强调的是数量而非胎次,也就是说如果夫妇第一胎是双胞胎或者多胎,是不能享受二孩政策的。
  • 再拿一个例子来分析:夫妻双方希望再生一个孩子,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产失败,不管你们怀过几次胎,最后以第二个孩子顺利降生为原则。再极端些,如果生活中有任何一个孩子出现意外,夫妻还可以继续生育,直到家庭中的孩子的数量保持两个及以上(存在再生产多胞胎的可能)即可,这就是称二孩比二胎更合理的另一个原因。
  • 如果单从“胎”的字面意思解释来看,“胎”是新生命体在母体内成长的阶段,当孩子出生离开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时,用“胎”就显得不很恰当了,所以“孩”比“胎”用词就会更准确些。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如果决定要再生个孩子,二孩的父母们你们就要提前做准备了。

【第一】父母们,你们需要在思想上准备好,要相互达成共识。思想统一的前提是需要双方先在情感上取得相互的认同和理解。首先两个人都应该把家庭中迎来第二个生命看成是更美好生活的开始,这个观念里任何一方都不要有消极态度的存在。

一对夫妻,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很强,根本不需要妻子在外抛头露面。

妻子索性就辞职在家孝敬公婆,抚养孩子。每月丈夫会有一次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只要丈夫回来都会和妻子商量希望再要个老二。

但作为妻子的一方有着自己的顾虑,本来就靠不上丈夫,还要照顾一大家子,早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了,根本没心思没体力再要一个孩子。

家里面的老人身体还都不好,如果老二生下来一定还是妻子独立抚养,根本没人能帮上自己的忙。

其实问题更关键的是妻子一直都得不到丈夫的任何关心和爱,感觉丈夫只是处于自私想要第二个孩子而已。

所以妻子每次都会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老公,慢慢的夫妻关系越来越僵,最后走到了分居的地步。

其次夫妻间接受第二个孩子到来一定是双方先有爱的基础,有爱才有迎接新生命的渴望,才有共同战胜困难的动力。养孩子不比养小猫小狗,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有乐趣,更多的还有责任、义务和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过程中还要做好迎接重重压力和复杂矛盾的思想准备。

第二个孩子到来时,需要一家人齐心合力,家庭中的任何角色都缺一不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家始终保持温度。

【第二】父母们,你们需要在行动上准备好,需要有统一的执行力。

思想观念一致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具体如何去顺利的实施。

有了第一次生产的经验,夫妻一般不会无从下手。但由于要二孩的男女普遍年龄会偏大些,所以女方应该更要注意孕时体检和孕中孕后的营养补充。

准备要二孩的宝妈们,由于有过生育史,建议再次怀孕前安排孕前检查时要看看子宫的恢复程度,确定下身体情况是否适合再次怀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正式进入备孕期了。

这时候的女性朋友要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少生病,避免因孕期用药影响胎儿健康。要养成一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保持情绪稳定是很重要的。

注意叶酸的补充,多吃一些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蛋奶,鱼虾,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

丈夫要多多安抚妻子的情绪,与妻子一起参与运动,晚饭后出去散散步,平时常给妻子讲讲开心的事情。为了不影响妻子和胎儿的健康,尽量注意减少性生活的频率,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妻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一切都准备停当,接下来就是等待水到渠成那一天的到来了。

【第三】父母们,二孩会带来的一些问题希望你们清楚。

问题一:我们家的“粮仓”越来越空了。

很多家庭在一家三口时生活过的丰富多彩。周末开车采个风,带孩子参加个亲子活动,下个馆子看个电影什么的。一年再出去旅游几回,也都是基本可以实现的。

自从生养了老二,原本的生活模式被彻底推翻了。过去看似容易成行的活动仿佛一夜间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之前由着性子消费的习惯一下子也变得理性起来。

突然多了一个孩子,开销自然大了很多。婴幼儿用品,养护用品,生活用品,教育投资等等,家庭各方面更多的开支大大降低了所有成员们的生活水平。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问题二:时间精力明显不足。

只有老大的时候,夫妻两个人把所有感情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他们付出针对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但如果二孩出生了,夫妻就会再分担些精力去关心老二,感情和时间的分配不会绝对的平均,不经意的多少都会有个侧重。即便两个人都很注意了,要做到一直的不偏不向也是不可能的。

还有就是宝爸宝妈们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被大大缩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时间和空间被再分配的情况。家中说了算的人会去制定出具体的生活细节,分配两个孩子被管理的归属人和四口人在家里的活动范围,看似井井有条,实则紧张兮兮。

问题三:妻子身体大不如前。

女人频繁的流产和妊娠容易老的更快。产后如果不注意保养,很难恢复到之前的身体状况。

1,乳房过度发育会导致下垂 2,脸上雀斑增多,皮肤变差 3,脸部、腹部、腿部肌肉会变得松弛

4,易胖、易瘦体质风险增加。

这些能直接影响女性身体的几个方面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加强锻炼,补充营养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四:家庭矛盾升级。

如果第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有老人和父母同时的陪伴,而其中一方会对孩子的成长长期的指手画脚,那曾经弱势到毫无存在感的一方会不自觉的在第二个孩子到来时极力去争夺话语权。这时如果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夫妻双方和老人之间的矛盾就会进一步升级。

原生家庭的四个人当中,也会不断的有夫妻间矛盾,夫妻与大孩子和小孩子的矛盾,两个小孩子之间的矛盾发生。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下一章我们就具体说说孩子之间的问题。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当第二个小生命即将到来,大多数夫妻不会像要第一个孩子时那么全身投入,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别的事情牵扯精力。

比如在生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根本不用考虑还会出现另一个孩子的情绪问题。但现在不一样了,父母要在第二个孩子到来之前先安抚好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我们应该郑重的和孩子谈谈心,避免孩子产生本来可以独享父母的爱却马上要被另一个人分走的焦虑。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忽略你。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如何让还是个孩子的老大走出舒适圈,建立更多的责任感?

爸爸妈妈们就要动动脑筋了。

  • 方法一:宝爸可以在妻子在怀孕期间找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拜托他协助大人来完成,让孩子有一种家庭的参与感和存在感,当孩子能够得到家庭所有成员的认同和夸赞时,他就会认为在弟弟妹妹顺利来到这个世界前自己的一路呵护也是很重要的,当他感受到这种成就带来的喜悦时,自然而然的就和这个新生命建立起了最初的感情。
  • 方法二:宝妈在分娩当天,宝爸可以准备两个礼物送给家里的大孩子,并告知其中一个礼物是作为对他成长为家庭小主人的奖励,另一个则让孩子亲手送给刚刚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告诉孩子这是亲人与亲人之间爱的表达。再之后的生活中大人们要经常带领两个孩子一起做亲子表达的游戏,逐步建立起两个孩子之间的相互的信任并给他们加深亲人最重要的观念。

孩子和大人一起共同经历的艰辛和喜悦也算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会早早让孩子具备了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平时也要经常给孩子们多做心理建设,教会他们爱的成长与付出。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大家更多的关注家里老大的成长,因为大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年纪小的孩子,他平时的行为还可以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教育小的孩子要有长幼有序,先来后到的原则,这样即便是看到哥哥姐姐被父母更多的教育和关心他们也会顺理成章的接纳。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二孩时代真的能让我们这一代老有所依吗?

如今的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巨大,大部分家庭还是421的结构,既两个大人要管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70后是最早被计划生育的一代,这一代现在大部分处于40到50岁之间的年纪,他们的父母基本上也都是70岁往上的人了。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老人们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如果那天他们真的倒下了,而且倒的很彻底,不能自理的时候,所有的问题就会大量的牵扯到这代中年人的精力,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弊端会很快凸显出来。这个时候的两个人根本无法很好的照顾到四个老人,还不说更极端的是四个老人当中两到三个同时出问题的情况。目前看,这是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做保障的,比如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新模式的建立。


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似乎让现在这些中年父母们变得老有所依了。

社会发展的会越来越快,人们每天都行走在快车道上。家庭中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生存的压力和生活的重担依然不会减少。当现在的中年父母老到需要自己孩子照顾的那天,那时的中年人仍旧还是有心无力,他们也需要生存,也需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再说了没有那个企业或者单位会好心到允许员工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照顾家里的老人,到时候的老人依然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不管任何时代的老人都会理解他们的孩子,就像曾经被他们自己的父母理解一样。

诚然,如果家里的有两个孩子的老人,孩子们还都很孝顺,那相比家里孩子少的老人们,他们手头可支配的钱会多些,享受到孩子们探望的机会和时长也会多些,但能做到长久陪伴和照顾老人的儿女少之又少,多数老人还是会和身边的爱人互相扶持或者得到社会上寻求更多的帮助。

这里说到的结果略显凄凉,但不关乎人性,其实只是种无奈。

一个孩子孤独无助,二个孩子真的能互帮互助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家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很多70,80 后组建的家庭,多数都是三口之家。和再早的那代人相比,这几代中年人确实比较孤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能自己扛下来。

现在生二孩的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是他们的孩子在大了之后互相结伴,有个大事小情的能相互商量。但在我看来这个想法是过于理想化的。我见过太多太多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例子,当双方在经济利益冲突时,曾经亲人间的羁绊会瞬间瓦解,甚至还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最后各方的关系僵化到还不如不认识的陌生人。

一家人中一旦有人走进新的婚姻状态,所谓之前的亲情的关系马上会给夫妻、子女关系让步,其实关上门的小家才是真正的一家。

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越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时候再提兄弟姊妹情就显得有些突兀了。

当然也不排除婚后和兄弟姊妹关系超越妻子、孩子关系的个例存在。

所以我只想说两个孩子互帮互助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的,一旦某天冲破了这个局,当原来的大家被拆分成各自独立的小家后,多数人就只是关起门来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了。能和除父母外的一些亲人们平时走动走动,关系保持的相敬如宾就已经很不错了。

人多了,人才就多了,社会可选择的余地就大了。

二孩政策给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

这项政策符合了我们现有的国情,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城市的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太高,两个独生子女面临赡养四位老人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很大程度的增加居民的负担,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可以减轻一部分社会压力,促进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辈新人换旧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出现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会给国家带来勃勃生机,人多了,人才自然就多了,只要大家在各行各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张扬激情,那我们的社会就永远不会停下前进脚步。

大家有什么针对二孩的观点,希望留言讨论,谢谢。

二孩时代面面观 | 适龄父母们要不要再给老大找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