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4月1日,《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古茶樹保護條例》實施動員會暨古茶春採活動在沿河自治縣塘壩鎮榨子村馬家莊舉行。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音樂瀰漫,十分熱鬧。前來參加活動的嘉賓和攝影家們紛紛舉起手機、相機走進古茶園與茶樹留影紀念,盡情享受與大自然、與古茶樹親密接觸的美好感覺。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活動以“古茶春採·茶香情濃”為主題,目的是加強古茶樹資源保護,進一步宣傳推介“沿河古茶”品牌,弘揚古茶文化,助推該縣生態茶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古茶樹保護條例》是繼貴州省頒佈古茶樹保護條例後,經省人大常委會批准的唯一地方保護條例,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在該縣法治建設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該縣是中國古茶樹之鄉,古茶樹分佈於塘壩、新景、後坪等7個鄉鎮28個村,1000年以上樹齡茶樹有300多株,100年以上樹齡50000餘株。在該縣塘壩鎮榨子村馬家莊、河壩等地發現人工栽培古茶園多處,其中馬家莊組古茶園面積2.8畝,茶樹123株,有的樹齡達1000年以上。這些古茶園是目前貴州省發現的最早人工古茶園,在全國也屬罕見。其中榨子村有2000餘畝古茶園。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沿河塘壩鎮由於海拔高、地勢緩、土壤肥沃、氣候溼爽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上“低緯度、寡日照、多雲霧、無汙染”的優越環境,為茶樹提供了最佳的生長條件,古茶樹便在這片土壤裡紮根,最年長的已有1200多年。隨著盛採期的到來,這片被賦予了千年古茶純正的品質和厚重的文化古茶園,也迎來了它們的春天,茶農們摸準春茶開採的時節,早已作好了採摘的充分準備。據該縣茶辦負責人預計,今年全縣古茶總產值上千萬元。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近年來,該縣以古茶為依託,按照“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茶旅、農旅一體化發展思路,探索形成以茶促旅、以旅興茶和集群發展茶葉產業的城鄉統籌發展格局。目前全縣已有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15家,縣級龍頭企業12家。同時建立省內外銷售點108個,其中千年古茶、新景生態茶業、天馬茶葉、韻茗春茶業、懿興茶業有限公司的產品遠銷國內外。茶葉產業涉及全縣22個種茶鄉鎮(街道),156個行政村,22210戶,75623人。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截至目前,該縣生態茶園面積達到20餘萬畝,其中投產茶園達到14萬畝。春茶採摘期每天有茶青30000斤左右,這30家茶葉企業,實現年產加工能力1萬噸以上,直接帶動每戶茶農近1萬元收入。為該縣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此次活動,該縣為了讓參與活動的嘉賓能現場體驗和感受採茶、茶製作和茶文化等內容,特邀請了手工製茶專家名家現場手工製茶展示和部分茶企春茶產品展銷,開展了茶藝、文藝表演與品茗活動等,不斷提升古茶知名度和美譽度。(楊友 張洪權 寇啟偉)

貴州沿河5萬株古茶樹開採 最長樹齡千年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