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春回大地,沿河自治縣大地上正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

今年是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我市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沿河有20239人需要脫貧、最後22個貧困村需要摘帽,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如何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是擺在沿河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盡銳出戰 力量下沉聚合力

2月20日,市委書記陳昌旭在召開沿河自治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百日攻堅”誓師大會上強調,要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各項要求,堅定信心,背水一戰,精準施策,不辱使命,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的全面勝利。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貧困二字,刺痛人心。集中火力、背水一戰,這是死命令,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我市脫貧攻堅戰的最後一個戰場,牽動著全市440萬人民的心。

用好用活“五步工作法”,沿河堅持所有工作圍繞脫貧攻堅轉、所有力量緊跟脫貧攻堅聚,堅決按照省、市掛牌督戰工作要求,精準制定到村到戶督戰方案,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漏一項。

層層壓實責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沿河充分發揮脫貧攻堅“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優勢,實行縣委書記、縣長任縣級雙指揮長,其他縣領導任鄉鎮(街道)級指揮長,鄉鎮副科級領導任村級指揮長,鄉鎮(街道)、村級指揮長必須駐鄉鎮(街道)和村指導、調度工作,統籌推進脫貧攻堅政策、工作、責任“三落實”,同時認真落實“3+4”幫扶工作模式,全力攻克深度貧困最後堡壘。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這幾天,在沿河沙子街道沙子社區的空心李果園,果農們戴著口罩,正在對果樹進行產前管護、剪枝、鬆土……沙子街道沙子社區居委會主任周繼軍不時地嘮叨大家要搶抓時間管護果園。

“他來我家很多次了,生怕我們因為疫情防控耽誤農時。”黎應玲說。她是眾多管護人員的其中一員。她家有8畝果園,每年可收入20餘萬元,自家能過上好日子,全靠這幾畝地。

這段時間,周繼軍每天往返辦公室與地頭,他不僅帶領果農有序恢復生產,還親自參與果樹的剪枝等工作。“當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也沒有放棄生產,正組織老百姓對空心李進行修枝、施肥等,一年就靠春季。”周繼軍說。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當下,在沿河自治縣,駐村幹部當起脫貧摘帽的“領頭雁”;機關黨員幹部都有貧困戶“親戚”;農業專家、各級勞模等帶著“看家本領”走進貧困戶家中;青年團體開展“支教、支醫、法援”幫扶活動……脫貧攻堅的澎湃合力浩蕩而來。

3月2日,我市印發《關於“9+2”幫扶沿河自治縣產業發展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推行全市9個區縣和銅仁高新區、大龍開發區幫扶沿河自治縣產業發展,助力沿河自治縣按時打贏深度貧困殲滅戰,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隨後,我市又從市直62家單位選派200名幹部充實到沿河22個鄉鎮(街道)開展駐村工作,充實駐村幫扶力量;抽派22人充實到沿河面上督導組,強化督導力量,分片開展督導工作。

“我們將精準制定到村到戶督戰方案,把所有力量全部下沉到一線,對全縣22個鄉鎮(街道)、432個有剩餘貧困人口的村和1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進行掛牌督戰,確保2020年上半年所有剩餘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沿河自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楊勝錄說道。

精準施策 聚焦問題補短板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

近日,在沿河自治縣淇灘鎮茶壇村幹群一起勞作,有的背水泥,有的和砂漿,硬化房前屋後,現場一派繁忙。

“現在,村裡免費拉來水泥、沙子等材料,這些幫扶幹部還幫我的忙,我只需要出點勞力,就可以將院壩硬化好。”黎玉安感激的說道。貧困戶黎玉安因常年在外務工,家裡院壩一直沒有硬化。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為確保村裡人居環境整治的質量和進度,該村駐村幹部、村幹部採取“一日一督查”的方式,對在實施環境整改的農戶進行督導,幫助村民搬磚和泥、拉石運料。“這些同志非常吃得苦,也不怕髒,常常都是一身灰。”黎玉安說道。

“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嘛。從村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到現在,十多天的時間,已經完成了全部工作的三分之一。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村第一書記騰毅說,目前,已向群眾發放水泥200餘噸,沙石500餘立方,用於房前屋後、公共區域的硬化,計劃在三月底全面完工。

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短板。沿河自治縣加快推進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同步推動“三改”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解決住房短板。同時,全面加強飲水安全排查整改,建立完善飲水安全管護體系,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11235”目標。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在環境治理方面,我們根據前期摸排出來需要環境整治的農戶,由駐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每天上門督促和幫助群眾施工,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力爭在5月中旬所有村、所有農戶治理結束。”沿河自治縣住建局副局長趙俊說。

今年,沿河自治縣將圍繞“三率一度”目標,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和產業就業扶貧督戰到村。按照“全覆蓋、督死角、查問題、抓整改”要求,由縣、鄉、村三級掛牌督戰領導幹部分階段、分重點抓好產業發展、教育扶貧、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農村飲水安全、鄉村治理等問題短板,實行“一天一調度,一天一通報,一天一研判”,迅速解決問題,讓群眾學有所教,醫有所醫,基地設施更完善。

因地制宜 產業發展促增收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銅仁缺土地,沿河人更懂得土地的珍貴。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連日來,在沿河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村民們戴著口罩正在“白葉一號”茶葉基地裡正忙碌著。

談及現在茶葉帶來的收入時,村民熱情的聊了起來:“以前種紅苕和苞谷,又累又不掙錢,現在在家門口就業,每天收入80元,去年以來收入6000多元呢。”“是啊,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我家4口人去年就脫貧了。”

志強村沒有茶葉基地前,村民們常年以往就靠在家種植傳統農業維持生計,生活十分艱難。2018年,第一株“白葉一號”茶苗落戶該村以來,他們就一直在基地上務工,每年收入達萬元以上。

“自白葉一號落戶志強村以來,我們鎮便迅速調整產業結構,動員群眾減種低效農作物面積,大力發展茶產業,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中寨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黃旭說,如今除了志強村外,還在金山等八個村發展了茶產業8500畝,其中“白葉一號”茶葉已發展到5000畝。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2月28日,在全市各區縣支持沿河自治縣產業發展專題會上,明確了沿河今年重點發展辣椒、食用菌(黑木耳)、紅薯、生豬代養、生態雞等產業。並組建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專班和9個產業專班支持沿河,使每一個產業項目,清單化、項目化推動落實。

近段時間,在該縣官舟鎮馬腦壩區內黃龍村的現代高效農業園區裡,幾十名群眾有的在大棚內育辣椒苗,有的在羊肚菌基地採摘成熟的羊肚菌。

“園區涉及官舟村、黃龍村、馬腦村等8個行政村,除了辣椒育苗、羊肚菌外,還有金銀草500畝左右,油菜70畝,草莓17畝,大棚西瓜50畝等產業,為當地村民就近務工收入提供保障。”中國電信銅仁分公司下派到黃龍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馮愛軍說。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在做好生態茶、空心李等特色產業同時,該縣狠抓12個壩區建設,實現壩區平均畝產值達8500元以上,同時,圍繞實施一批快速增收的產業部署,連片發展辣椒、食用菌等“短平快”扶貧產業,實現戶戶有脫貧增收項目。

在聚焦重點壩區建設的同時,該縣還充分發揮壩區內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鼓勵有實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發展、推動“村社合一”合作社開展實質性經營,大力發展種植“訂單農業”,推動“沿貨出山”。

沿河:集中火力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這一場殲滅戰,沿河信心十足。“我們統籌抓好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和疫情防控工作,毫不動搖把脫貧攻堅、農村產業革命、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抓得細之又細、實之又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沿河自治縣縣委書記任廷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