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非公企業凝聚防疫復產“紅色力量”

沿河:非公企業凝聚防疫復產“紅色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及廣大黨員聞令而動,積極主動履職盡責,全力打造“紅色引擎”,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中,處處集聚著奮力前行的“紅色力量”。

主動參與,爭當“紅色先鋒”

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
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各類民營醫療機構紛紛響應,踴躍參與疫情防控,自願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沿河紅十字醫院、沿河板場康新醫院、沿河遵陽婦產醫院、沿河三醫、沿河四松醫院等民營醫院立即組建起以黨員為骨幹的45名骨幹醫療服務隊,舍“小家”顧“大家”,堅持24小時值守,全力做好留觀人員應急轉運、監測工作。沿河紅十字醫院、沿河第二醫院和沿河西南仁博婦女兒童醫院積極協助團結街道、和平街道、沙子街道對1月15日後從湖北省來沿所有人員及密切接觸人員進行檢驗和拍攝胸片(DR)檢測服務。

同舟共濟,築牢“紅色後盾”

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

連日來,各非公企業全面統籌協調,廣泛動員各方資源,將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控物資,全面向疫情防控一線傾斜,妥善解決一線黨員幹部禦寒、值班、交通等實際問題,保證生活物資供應。沿河周氏副食配送中心、美的專賣店、一品康茶葉公司等企業向抗疫一線黨員幹部捐贈現金及物資,大華超市、華聯超市推行為居民送貨上門服務,盡最大努力滿足居民生活需要。在這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企業共同戰 “疫”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為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送溫暖、保供應、穩生產獻力量。

爭分奪秒,抗起“紅色擔當”

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
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

沿河各企業積極響應上級部門關於復工復產的通知,一邊抓好疫情防控,一邊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吹響了企業復工復產“集結號”。沿河還通過聚焦重點壩區建設,按照“八要素”和“六個轉變”要求,推進生態茶葉、空心李、白山羊、果蔬、中藥材等產業發展,充分發揮12個壩區內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實現壩區平均畝產值達8500元以上,堅決落實好67個低效作物調減。同時,圍繞實施一批“立竿見影、吹糠見米、快速增收”產業部署要求,集中力量、集中要素、集中連片發展辣椒、酒用高粱、食用菌、生態雞、生豬養殖等“短平快”扶貧產業,並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戶戶有脫貧增收項目。

解難紓困,傳遞“紅色關懷”

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沿河:非公企业凝聚防疫复产“红色力量”

各職能部門黨組織積極行動、主動作為,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紅色”保障。沿河自治縣人社局結合企業實際,協調解決官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企業貨源不足、資金短缺、招工困難等實際情況。同時,通過安置點公益性崗位、樓長等人員逐戶做好企業用工、就近就業政策等宣傳,動員安置點勞動力就近就業。2月18日起,沿河自治縣人社局通過微信平臺定期發佈崗位信息,同時以點對點電話聯繫和微信推送崗位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崗位推薦工作,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用工、勞動力轉移就業雙方供需做好對接服務,引導返鄉人員就近就地就業,切實幫助10多家在沿企業復工復產。(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