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劍指黑惡勢力 築牢基層堡壘

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沿河自治縣堅持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注重邊掃、邊治、邊建,推動全縣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三聯”凝聚組織合力, 壓實掃黑除惡“責任鏈”。三級聯動。堅持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分工抓、專班人員具體抓,成立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領導小組和專班並設立辦公室,明確專人辦公,制定了基層組織建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職責,通過縣級統籌、鄉鎮主抓、村級實施形成三級聯動機制,構建了“一盤棋”工作局面;幹部聯合。結合脫貧攻堅大走訪大排查、週五“集中幫扶日”等活動,明確31名縣級領導班子聯繫鄉鎮、112個縣直部門包村、近萬名縣鄉幹部包戶,組織力量到掃黑除惡一線,廣泛宣傳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目的、意義,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徵求意見建議。目前,全縣開展村(居)、小組掃黑除惡宣講1000餘次,收集民情民意2000餘條;部門聯查。建立村居(社區)“兩委”人員背景聯合審查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審查流程、工作要求,按照自下而上、鄉鎮為主原則,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對村居(社區)“兩委”人員進行聯合審查、重點處置、集中清理,先後對全縣所有村(居)“兩委”成員進行了背景審查,調整撤換不適宜、不符合村幹部20人。

“三查”強化職能職責,繃緊掃黑除惡“思想弦”。全面審查。以村(社區)為單位,深入村組開展涉黑涉惡問題線索摸排,重點對軟弱渙散村、重點難點村、信訪問題突出村等進行全面體檢,對照掃黑除惡12種情形分村分類建立問題線索臺賬,及時梳理彙總提交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進行分析研判,將排查出的問題線索及時報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機構,確保及時發現違法犯罪活動苗頭,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重點排查。下發《關於對近三年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進行“回頭看”的通知》,按照“一村一整頓方案”的原則,制定整頓措施和銷號完成時限,採取村級自查、鄉鎮複查、縣級聯審的方式,組織各鄉鎮(街道)對全縣429個行政村“四職幹部”再排查、再研判;專項督查。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6個督查組,定期分片深入鄉鎮、村寨進行全面督導,圍繞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村“兩委”成員背景審查、組織宣傳發動群眾、掃黑除惡學習掌握等情況,全面瞭解掌握各村涉黑涉惡情況,確保做到排查“不留死角、全面見底”。目前,6個督查組對全縣22個鄉鎮(街道)督導進行了全覆蓋,糾正問題40餘個。

“三強”夯實基層堡壘,築牢掃黑除惡“防火牆”。強隊伍建設。精心選派1006名縣鄉幹部組成429個駐村工作組到250個貧困村、179個非貧困村駐村幫扶,真蹲實駐,實現貧困村、非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深入實施“村級後備幹部培育工程”和“優秀人才回引工程”,堅決把“村霸”、涉黑涉惡人員等不符合村幹部條件的人擋在門外。目前,全縣858名村支書、主任中480人是致富能手、94人是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2018年新發展農村黨員200餘名,儲備村級後備力量1000餘名;強教育培訓。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關知識納入縣委黨校培訓村幹部、駐村幹部的課程內容,適時組織開展應知應會測試、隨機問答。常態開展“兩學一做”“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制度,及時組織召開村民大會及小組會議,簽訂“黨員幹部無涉黑涉惡承諾書”,深入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志願服務等活動。去年以來,開展專題培訓33期3000餘人次;強宣傳發動。深入社區和村寨發放宣傳手冊,張貼掃黑除惡及基層組織建設宣傳標語,懸掛舉報箱鼓勵群眾舉報。利用電視媒體、微信、網站等媒體開設宣傳專欄,及時刊載、播放掃黑除惡應知應會知識和典型案例。利用動畫片 、歌曲、快板、抖音等發動全民參與。以院壩會、田坎會、夜話會等為載體,引導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形成全覆蓋、全方位的宣傳格局。目前,共發放宣傳單30餘萬份,懸掛橫幅5000餘幅,召開群眾會議1萬餘次。(楊穎君 劉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