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和南京,安徽人到底爱哪一座城市?

合肥和南京,安徽人到底爱哪一座城市?

安徽省的省会是南京?据说这个梗已经流传了好多年。安徽人更愿意有意无意地忽视“合肥”的存在。

甚至人们不愿意拿合肥和南京比较,若要损合肥,必是要说安庆和徽州(黄山)。

若是说爱南京是因为嫌贫爱富,那么用安庆和徽州损合肥则是总要给自己找几分借口。

就像江苏人爱上海一样,在经济向导决定生活水平的时代里,在2007年大建设刚开始的合肥甚至未必比得上阜阳、芜湖、马鞍山,嫌弃有嫌弃的理由。

时过境迁,新步入二线行列的合肥和原地踏步的南京之间,谁才是辐射安徽的中心城市,该是重新计较的时候了。

合肥和南京,安徽人到底爱哪一座城市?

南京到为何有那么多安徽人?

安徽人不爱合肥爱南京,这是不争的事实。安徽人到底有多爱南京?作为第三方城市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喜欢用数据来说话。

鉴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最新的数据没找到,但找到了2010年南京外来人口来源数据。

根据当年的实有暂住人口统计显示,在2010年南京总共150.9万的暂住人口登记数中,来自江苏省省外市、县的有93.8万人,占总数的62.2%;来自江苏省其他市、县的有57.1万人,仅占总数的37.8%。

这一数据说明,本省人的确不如外省人爱南京。

而从流动人口来源省份看,南京外来人口中以安徽省人口流入占绝大多数。

流动人口来源省份前10位的分别是安徽、河南、四川、山东、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和陕西。

其中来自安徽省的有42.8万人,超过其他9省之和,占总外来人口的28.36%。

在南京,你身边一定有个安徽人,或许,你自己就是安徽人。不管是学校的老师同学,办公室里的同事,楼下超市的收银员,早餐店的老板……

南京的各行各业里总能见到安徽人。

据《首都志》记载,1934年6月南京人口中南京本籍占28.10%,安徽籍占11.79%。1995年,南京市2%人口抽样调查中,安徽占了南京流动人口省外来源的60.5%。

如今,安徽每年向外输出的千万人口中,有四分之一选择来到南京。

很多人感叹南京的安徽人怎么这么多?当然是因为……南京和安徽离得近呗!

南京从清朝起就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行政和经济中心,这个近在咫尺的大城市,自然而然地成了地缘相近的安徽人就近发展的最佳选择。

所以,南京的安徽人不多那才真是奇怪了,除非是南京不行了,安徽人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发展。

火遍南京城的安庆小笼包,江苏首富、苏宁的创始人张氏兄弟...

但形成流动人口最重要的原因,经济。经济水平决定着了大多数的安徽人迁移到南京这座靠近安徽的城市。

从地缘角度来说,南京这座城市从明朝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城市圈。随着经济的发展,南京是不受江苏人待见的,苏南人更喜欢上海、苏北人更喜欢徐州。

这个原因,让南京的辐射能力,不得已往西延伸,除了溧水等江苏城市外,沿长江的芜湖、滁州、安庆,甚至包括马鞍山、合肥。

这种辐射能力的存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南京对东边的辐射减弱,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那么南京吸引安徽人的原因同样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一个偌大的安徽省,连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心城市都没有,也就无怪乎江苏人嘲笑南京是“徽京”了。

而现在,南京地铁一连几条线都可劲往安徽方向修。

S3号线高家冲站、S8号线金牛湖站离安徽都才5公里,S9(宁高)明觉站到马鞍山博望区,骑个电瓶车都能到。

未来,南京地铁S2(宁马)、S4(宁滁)2条城际线都往安徽开去。宁滁城际开通后,从滁州到南京主城只要20分钟。

合肥和南京,安徽人到底爱哪一座城市?

合肥为何不受待见?

安徽人爱减“肥”?据说这个梗也流传了好多年。

没错,此处的“肥”指的就是安徽省现实的省会合肥。合肥在安徽省的地位其实也很尴尬。

1952年,合肥才成为安徽省的省会。此前,安徽的牛B城市是人文历史更悠久的安庆和徽州。

没有安庆和徽州(黄山市),就不会有安徽。

合肥总被认为是安徽省最不适合做省会的城市。安徽其它城市的内心OS经常是,要不是合肥是省会……

安徽东部紧靠南京的几个城市如滁州、芜湖、马鞍山等等都是安徽经济发达的城市。

但是有很明显的是,在2007年左右的合肥们无论是经济指标还是其他,在全省都算不上最佳。

正是因为省会的原因,省政府的扶持力度也是最大的,所以也就不怪很多人指责合肥是一座吸血的城市。

吸血也罢,关键还像个扶不起的阿斗,省内人的怨恨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

然而,如今的合肥已经要刮目相看了。

2018年,合肥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时,市长凌云做工作报告,描绘了未来五年合肥发展的美好蓝图。

2017年GDP破7000亿元,未来5年GDP还将超过1.1万亿元,会将合肥建设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制造强市。

这个口号喊出来就让人吃惊,因为南京在2017年的南京GDP是11715亿元。

这个数值的出现,说明合肥的目标,很明显,超越南京。

合肥要想发展,第一个首要的目标就是南京。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合肥经济总量增长3.7倍,财政收入增长4.2倍,已经成为全国省会排行榜上最大的“搅局者”——经济总量先后赶超太原、南昌、昆明、石家庄、长春、福州、哈尔滨和西安,挤入十强。

而其辖区面积因为合并了巢湖之后,已达11445平方公里,超过了南京市的6597平方公里。

但是想赶超南京,在很多人眼中是在有些担心,要知道南京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全辖区去县市化的城市。

合肥和南京,安徽人到底爱哪一座城市?

合肥是安徽家的老大哥

南京比合肥好,本来喜欢南京是一件正常的事。

但是对于安徽来说,无论是上海黑也好、深圳黑也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安徽是人口大省,经济发展落后才会让自己的人口福利为外省所用,用了也罢,还遭受歧视。

安徽要发展经济,首先就是优化产业,消化人口福利,所以安徽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城市的带动。

这个中心城市可以不是合肥,安庆、芜湖都行,就是不能是南京。

打个比方:你们来合肥消费,合肥财政增加200,合肥100用于城市建设,剩下100财政转移补贴,给安徽其他城市,受益的还是安徽。

你们去南京呢,为南京贡献GDP,贡献财政。南京财政转移补贴给江苏城市 一分钱都不会用到安徽人身上!

这是区域化的必然,虽然说得有点绝对,拿出来,并不显得突兀。

以六安作为例子。

合肥通了高铁以后第二年六安就通了,而且走的线路和合肥一样多而顺畅,直通全国,很少转车。

如今,合肥在打造交通米字型结构,作为一个安徽最中间的城市,四通八达后,最有力的的还是安徽其他城市的连带性。

六安、淮南、巢湖、马鞍山是最受力的四个城市,再逐渐链接皖北、皖西、皖南。

这样,合肥的搭建的皖江城市圈就明朗了,发展合肥,目的是发展安徽。

虽然中国喊着要控制大城市,但是,无论是美国的纽约都会区、英国的都市圈,还是日本的东京都市圈,都表明一个事实: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一切资源只会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然后由中心城市向周边“二次分配”。

霸都崛起,至少能够与周边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强市抗衡,将部分“肥水”截流在自家“田里”。

这就是合肥最重要的作用,因为作为省会的合肥,是安徽的老大哥,没有支撑家庭的顶梁柱,其他城市不会有好的发展。


合肥和南京,安徽人到底爱哪一座城市?


我们可以爱南京、可以爱北上广。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谁才是最亲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