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歷史塵埃的明清兩朝,不止有泥濘,還有福廕

明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進入封建帝制以後的巔峰時期。

有明一代,明成祖朱棣和三保太監組成最佳CP,環印度洋的土著國,非洲東海岸的黑人國、紅海的阿拉伯世界,見識到了來自東方的“天朝上國”,有槍(碗口火銃)有炮(鐵炮),還有兩棲混編海軍陸戰隊的驚人實力。除了鄭和遠航帶回北京的長頸鹿以外,中國人也知道了,從江蘇太倉的劉家港向西出發,漂洋過海1萬公里還有個肯尼亞。明朝前期,下西洋的跨洲際遠航,從生意角度,提醒了200百年後,福建鄭氏海上集團如何做好海外貿易,突破近海的天花板屏障,鄭氏甚至一度讓當時稱霸大西洋的東印度公司,都對其禮讓三分。

穿過歷史塵埃的明清兩朝,不止有泥濘,還有福廕


有清一代,東北白山黑水間,善於掌握機遇的熟女真部落,因為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一路縱馬南下。東侵朝鮮,南進安南,西抵帕米爾高原,北擊沙俄,巔峰時期,清朝開疆拓土1300餘萬公里,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疆域最大,且管理較為穩定的朝代。(元朝雖然大,但只能打,守不住),我們今天的邊界基本定型於清朝積攢下來的家業。

穿過歷史塵埃的明清兩朝,不止有泥濘,還有福廕


明朝,從朱元璋建國初期”朝貢貿易體系”的囧境,轉向為明朝中後期平等的“商舶貿易”,明朝中後期開始,中國通過茶、瓷、絲的商舶交易,瘋狂吸金,後來西班牙從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那裡搶奪的白銀,有相當部分流入了中國。單從1567——1644年,白銀流入總數就超過了3億兩,佔當時世界白銀總數的1/3。另外,明朝洪武年間開創的錦衣衛、以及永樂年間的東緝事廠,應是世界上最早的規模型諜報結構,如果後來的克格勃和摩薩德頭頭,穿越到明朝,見到“廠衛”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估計都得尊稱一聲:“祖師爺”。

穿過歷史塵埃的明清兩朝,不止有泥濘,還有福廕


至於清朝嘛,和明朝玩的有點不太一樣,清朝是在打下國土之後,區別於明朝愛“掐架硬嗆”的風格,改為在地方管理上,狠下功夫。對蒙古上層以皇家通婚籠絡,對西藏採用“金瓶籤”,嚴密監控上層的權力交接,對新疆實行“軍管”,設伊犁將軍和駐疆辦事大臣,對傳統漢人區域,實行滿漢共管。經過130多年的太平盛世、民族融合,終於建立起了一套穩固有效的國家體制,龐大的國土縱深,也給今後留下了能夠重新起家的資本。

穿過歷史塵埃的明清兩朝,不止有泥濘,還有福廕


在經濟方面,清朝繼明朝之後,依然是世界頭號種子選手。雖然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堅船利炮將國門武力叩開,清朝屢戰屢敗,一直賠款,加上鴉片輸入,白銀持續外流。但即便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清朝在經濟體量上的規模,到中日甲午戰爭打響之前,清朝的經濟體量依然是世界第一,僅海關稅年入8000萬兩的單項收益,就能秒殺當時多數歐洲列強,這還不算厘金和重要的田賦收益。

穿過歷史塵埃的明清兩朝,不止有泥濘,還有福廕


整體上來講,明朝滅元,漢人重歸帝位,同時成就了鄭和下西洋在“大航海時代”的先驅美名。清朝是在明代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清朝在國家西部的疆、藏,以及北部的蒙古,皆取得巨大突破,海納百川的站在了明朝這個巨人的肩膀上,這也算是清朝遺留至今最直觀的福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