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以前,我們提到一些淵源流傳經久不衰的民間技巧和發明,總會用“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來讚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句話的味道也在慢慢發生改變,有時候我們會聽到網上衝浪愛好者們用“勞動人民的智慧”來形容一些有梗的騷操作。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自動駕駛在玉米地裡提前普及

騷操作用來搞笑倒是無傷大雅,但如果騷到極致就免不了帶來傷害。如果勞動人民的智慧反過來傷害人民,那這點走火入魔的智慧不要也罷。

大概在2004年前後,央視曝光了頭髮醬油的上下游企業,引起了社會的熱烈討論。不太瞭解情況的吃瓜黨們不僅會有許多問號,可能還會有感嘆號,頭髮怎麼可能做出醬油來?!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這是我們印象中的醬油生產工藝

醬油同樣也是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摸索出了一條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將大豆和穀物中的蛋白質分解為遊離氨基酸,而這些氨基酸具有鮮味。而頭髮和大豆、穀物的共同特點就是蛋白質含量高。

事情要從源頭說起。相信大家都知道一頭漂亮的長髮是很值錢的,不論它還在不在頭上,有些影視劇或者小說裡也會給落魄的女主角安排一個賣頭髮的情節。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被賣掉的完整頭髮一般都會被製作成假髮,出口到全民都愛黑長直和大波浪的非洲,利潤頗高。而那些落滿一地,混雜著灰塵雜物的碎頭髮一樣有利可圖。

化工廠家從城鄉結合部的小理髮店裡以幾塊錢一斤甚至幾毛錢一斤的價格回收大量未經處理的短碎頭髮。這些頭髮就是理髮店員工每天下班后辛辛苦苦打掃的成果。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進到工廠或者小作坊裡,這些曾經與地面、鞋底多次親密接觸的頭髮裡還混合著一些垃圾,裡面可能還有棉籤、小藥瓶、等等生活垃圾。

簡單挑揀出顯眼的垃圾,頭髮就被倒進反應釜中,經過一系列化工手段處理,毛髮中的蛋白質被水解成遊離的氨基酸,製成所謂的“氨基酸液”供應給醬油生產商。

條件好一些的化工廠還會把部分氨基酸液乾燥加工成氨基酸粉,供應給距離較遠的醬油廠商,這些粉末兌水後可以重新調製出氨基酸液。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央視《每週質量報告》節目畫面

這些氨基酸原液在小作坊裡煮沸,添加鹼液調節pH值,再加入焦糖色和鹽,靠老師傅精準的用量控制,一款“頭髮醬油”就生產出來了,物料成本只有傳統釀造醬油的一半以下,而時間成本可能主要取決於工人的手速。

想想看,你燙過染過的頭髮可能已經被各種染髮膏洗髮水醃入味了,裡面含有鉛、砷等重金屬,經過黑作坊加工後還會帶入致癌物質氯丙醇,在某種巧合下你的頭髮可能會重新回到你的身體裡。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2015年,瀋陽市每月有50噸碎頭髮被收走

以上就是臭名昭著的“頭髮醬油”產業鏈條的簡單介紹,下面才是重頭戲。

到底是誰想到可以用頭髮來做醬油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它真的源自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我在兩篇1959年發表在《浙江化工》期刊上的文章裡找到完整的“頭髮醬油”製作教程。

第一篇名為《頭髮、羽毛、皮、蹄、殼等綜合利用》,署名浙江省化工研究所,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標題中所提的動物蛋白廢料生產化工產品。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根據文章的描述,這些主要成分為角蛋白的原料可以生產出5種產品:蛋白質(粉)、膠、雷邦米A(乳化劑)、調味醬、胱氨酸酪氨酸及化學醬油。正文部分介紹了前三種產品的生產工藝,唯獨我們最關心的調味醬和化學醬油沒有詳細描述。

調味醬的部分直接略過,而胱氨酸酪氨酸及化學醬油的生產工藝則直接用“見李玉祥稿”帶過。

那麼李玉祥何許人也?他就是第二篇文章《理髮工人的創造——土法生產胱氨酸》的作者,很可能就是標題裡愛好化學的理髮工人本人。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這篇文章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以頭髮為原料生產胱氨酸的工藝,有多詳細?人家連分解缸用的加熱灶三視圖圖紙都給你畫好了,不誇張的說很多人照著文章的描述自己都可以操作(切勿模仿),充分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整個生產流程非常清晰,清洗過的頭髮加水加鹽酸並加熱水解,濾去不溶雜質後加鹼中和,冷卻沉澱可以得到胱氨酸粗製品和母液。

母液再靜置5-8天后可以得到酪氨酸粗製品和濾液,濾液中仍含有多種遊離氨基酸,具有和醬油或味精相似的鮮味,就是所謂“頭髮醬油”原料,文中的說法是“付產品鮮汁”。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兩篇文章“一唱一和”,基本給出了完整的“頭髮醬油”生產工藝,堪稱蠻荒年代的化工寶藏。當然這裡並沒有批判文章的意思,在文章發表的年代,物資匱乏,人們積極探索用生活廢料生產化工產品的可能性,這件事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有很強的時代侷限性。

實際上不管是“化學醬油”還是“付產品鮮汁”,兩篇文章都把它當成一種副產物,真正關注的重點還是在生產胱氨酸和酪氨酸。

同理,化工廠供應給醬油廠商的氨基酸液很可能也是生產其他工業產品所得的副產物,在沒做醬油原料這條銷路之前它甚至是一種“廢料”。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化工廠的生產或許合法合規,但其明知買家購買氨基酸液是用來製作劣質醬油,為了利益而大量供貨,顯然是違法違規的。

2004年央視記者的暗訪曝光了部分為頭髮醬油提供原料的化工廠,隨後當地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已經查封了節目中的涉事企業。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然而頭髮醬油並沒有那麼容易就被斬草除根,一些“掌握核心科技”的小作坊黑工廠依舊猖狂。實際上當時不僅源頭上禁不住,質監部門對頭髮醬油檢測也曾束手無策。

原因在於早前的醬油檢測指標主要是氨基酸裡氮的含量,對真正的釀造醬油來說,含氮量越高也就意味著越鮮,品質越好。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兩種釀造工藝的醬油等級標準與指標

但市場上還存在另一類以釀造醬油為主體,添加部分食品級的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而製成的“配製醬油”,對於這種醬油來說,氮含量的指標就很容易被鑽空子。

小作坊才不管你以釀造醬油為主體的要求,你要檢測含氮量是吧,那就全力把指標做好看,管它是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管它有沒有重金屬、致癌物,反正你又不檢測。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生產頭髮醬油的黑作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小作坊就是那種應試天才,平常上課啥也不懂,一到考試莫名其妙地每道題都會,就像提前看過試卷一樣。但考霸終究不是學霸,真才實學是經得起考驗的。

其實,並非沒有能檢測頭髮醬油的手段,頭髮中的角蛋白和大豆、穀物中的植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不一樣,一些特殊的氨基酸可以作為檢測物,但這種手段並沒有被納入標準中。

前面提到了頭髮可以用於生產胱氨酸,用頭髮做的醬油中也不可避免的含有胱氨酸或半胱氨酸,而用植物原料釀造的醬油不含有胱氨酸,即使是添加了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的正規配製醬油也不含胱氨酸。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合格的配製醬油雖然營養不如釀造醬油,但安全性也是可靠的

事實上,今年我國醬油的標準也在逐步更新,原來的配製醬油已經歸為複合調料,將會以複合調料的標準來檢測。換了新的試題,留給應試天才們的空間越來越少。

除非某些黑心飯館和食堂通過非正規渠道採購,現在頭髮醬油基本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

然而,不止是醬油行業,在食品界玩弄蛋白質的還有很多。還有用爛皮鞋爛皮帶生產牛奶這種騷操作,和頭髮醬油類似,黑心作坊將這些廢舊皮革料水解獲得動物蛋白,在經過大量香精和添加劑的調味,能生產出一些“有內味兒”的乳飲料。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廣東查處用破皮鞋製作假牛奶的窩點

這些廉價妖豔的飲料對不懂事的孩子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不知不覺就把皮革生產中各種殘留的工業製劑喝下了肚,其危害甚至比頭髮醬油更大。

還有更魔幻的操作,其實工業上存在用廢棄毛髮中的角蛋白生產皮革填充材料的工藝,本來是廢物利用的好事,也不存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但加上皮革奶這一環之後就不一樣了。

想想看,你燙過染過的頭髮可能已經被各種染髮膏洗髮水醃入味了,裡面含有鉛、砷等重金屬,經過化工廠回收利用填充到了皮革中,在某種巧合下這些皮革又被黑作坊做成了假牛奶,而你又碰巧喝下了肚,這時祖傳的角蛋白又重新回到你的身體裡,完成了落葉歸根的循環。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走火入魔的智慧一直存在,被取締了查封了就換個戰場繼續作妖,消滅了頭髮醬油、皮鞋奶,未來也許還會有頭髮蛋白粉、皮鞋辣條……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監管部門怎麼把考卷出好,既要考慮到可行性和便利性,又要考慮到不法商家逆天的應試能力。

希望再過1000年,“勞動人民的智慧”仍然是一個褒義詞,人們提起它時想到的不是這些走火入魔的“發明創造”。

頭髮做醬油、皮鞋造牛奶,走火入魔的“勞動人民智慧”有多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