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号: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5年金句都在这儿了

5年前罗胖说:

要把跨年演讲做上二十年!


1/17号: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5年金句都在这儿了


今年已经是第五场了,距离二十年的约定还有十五场。


19年才开始看“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以后的15场我要每次都看

今年的知识春晚也打算看


总结了五年里的一些金句,

希望能让你更加开阔。

但光看文字的作用不大

需要联合场景以及罗胖觉的例子

才能更清晰的认知


2019-2020年

做事的人,不是在解决一个个想象中的问题,而是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

做事的人,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中国人从来不臣服于压倒性的力量,而是在面对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对手的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徒手攀岩的过程不是克服困难,而是习惯困难。

好的时代,就是走在街上,我们不敢小瞧任何一个人。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力不到,不为财。这才是个人财富的基本盘。

有钱人往往是因为胡乱投资,把自己搞破产的。


人和人的连接,正在决定社会财富的分配和转移。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本领可能会过时,资本可能会贬值。但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

假如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人为了自己成长而感到焦虑,可能永远没有解药。

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

课程是什么?不是知识的注射器,而是把孩子们将来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打包浓缩,提前触发孩子们的禀赋。

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中国制造手里有什么牌?第一张牌是规模,另一张牌是速度,再一张牌是成本控制能力。


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如何作出反应。

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当你按照竞争对手划定的思维模式,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式,那你一开始就落了下风。


真实世界里,没有输赢问题,只有贡献大小问题。谁贡献大,谁就更重要;谁在网络里的位置更重要,谁就更有话语权。

希望不是未来的东西,它是看见此刻的方式。


人生不是在每个关头都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选择。那怎么办?跟上这个时代,跟上这群人。


一个人的梦想只是梦想,一群人的梦想就能成真。



2018-2019年

你有你的计划,这个世界另有计划。

以前,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成了生活本身。


我们必须习惯,这个世界抽换掉一些我们喜欢的、熟悉的东西。

成年的滋味总是很复杂,熟悉的也许只能用来怀念,依赖的也许必须要放手。

做事的人无所谓悲观还是乐观,我们只关心如何把事做好。

真实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两难选择。每时每刻,我们做事的人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就是这张时间表上具体的时间安排而已。

我们是伞兵。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对做事的人来说,难就不干了吗?对不做事的人来说,难不难跟他有什么关系?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仍然热爱它。


凡我赶不上的,我就做好准备,到未来等它。

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

千万别把自己当主流,你要对自己的趣味保持一种警醒和谦卑,不要动不动就以己度人。

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决定我们这一代人个体命运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趋势,更是那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去主动发现的小趋势。


人类的很多古老共识,并没有沉底,只是在潜水。


所谓的创新,就是要回到一个古老的事物,但是用全新的手段把它再做一遍。所谓的非共识,就是你刚开始不认识,但是到最后发现,原来早已相识。

若不进入传统,则无法添加新物。

你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你在收藏夹里偷偷地积极向上。

人对人非常直接的感知和判断,胜过千万条数据。


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

用自己的超级确定性,来对冲外界的不确定。


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那种朴素的、但是又强烈的向上冲动。

2017-2018年

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每个消费升级的行业都在争夺时间。

未来商业有两个流派:


一个是让他上瘾,拖住他的时间

一个是提供服务,优化他的时间。

用户要什么你就给什么,甚至他们没说出来你就猜到了,这叫母爱算法。


这个市场上还有一种父爱算法:告诉用户,放下你手里的烂东西,我告诉你一个好东西,跟我来。

O2O之下,每个人被互联网赋能成为一个君王:


滴滴是他的御马监,美团饿了么是御膳房。他为什么不能有个翰林院呢?


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存在。

人工智能不是在提高玩家参与的门槛,它恰恰是降低了参与门槛;人工智能不是人的延伸,它是人的替代。

过去的技术,无一例外都是人类的延伸。


弓箭是手臂的延伸,车轮是腿脚的延伸,电视电话是耳目的延伸,互联网是我们大脑的延伸。

有一种气氛在弥漫,叫事情正在起变化。


面对这个全新的庞然大物,你有两个选择:交越来越贵的“共识税”,或者打越来越残酷的“认知战”。

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世界会是平的。


但是十几年过去,我们发现,世界是碎的。


互联网正在造就大量的人间隔膜。人和人互不理解、互不认同、甚至互不知道。正是因为世界越来越破碎,那些治愈破碎的力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值钱。这个力量我们称之为共识。


认知这件事,还有一个奇妙的特性。


它是种子,只要你浇灌,它就生长。它是时间的朋友,时间越久,价值就越大。它是免费的,你浇灌它的方式,决定了它长成的样子。


后真相的意思,不是没有真相,而是对这个世界来说,情绪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事实。

过去谣言泛滥,是因为信息太少了。而后真相时代,是因为真相太贵了。


过去,我们相信认知源于事实;现在,认知本身就是一个事实。

任何其他领域的人,一生只需做出一个高峰即可名留青史。他们的价值都是用最高点来衡量,而创业者的价值是按结局来衡量。


任何一个创业者,只要你在卸任或者死去的那一刻,你的事业不处于上升期,你就是一个挫败者。


我过去几年一直在讲一个词,叫“死磕”。但是今后,我会加一个词,叫“自律”。


“死磕”是不管自己怎么样,都要把事儿做好;“自律”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事情自然能够做得更好。


我发现原来自律和有趣是同一件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反面,叫自我懈怠。

有趣通往自律,自律通向体面。


所谓更牛,就是换个罪受。

2016-2017年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


上半场,靠用户红利

下半场,靠精耕细作

时间是商业的中级战场。

消费者花的不仅是钱,他们还为每一次消费支付时间。

要么帮用户省时间,要么帮他们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多数精英认为自己所坚持的就是对的,然而事实是,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无法认清现实。

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最好的服务,是给你还不知道的好东西。


移动互联网时代结束了,下一幕是人工智能。

有苗不愁长,全靠数据养。门槛低得多,只要你敢想。


如果你现在的所有优势,都附着在某一种职业技能上,那么你就很可能被替代。


网红,就是自我赋权的权威。


否决问题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没有需求,就用意义编造一个

没有市场,就用认知开创一个

我发现原来自律和有趣是同一件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反面,叫自我懈怠。

凡是不赚钱的都说自己是在创业,赚钱的都说自己是在做生意。


2015-2016年

关于互联网转型:


是的,转型就是一个妄念。就像把一只闹钟改装成自行车。猫再完美,狗也变不成猫。

关于创业:

这是一个创业成本极低的时代。有人批评不应该让大学生创业,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可我想说,他们什么也不会失去。

关于机会窗口:


不要奇怪BAT为什么挣大钱?O2O为什么那么“2”?画指甲的为什么那么阔?互联网金融为什么那么疯?特定的机会窗口打开之后,看到的人一定会抢身上前。


关于“IP”:

稀缺性是交易的入口,IP登场了。它不是一个被吹大的泡沫,一切才刚刚开始。


关于支付大战:


这不是一个几万亿级的生意,而是一个百万亿级的生意。这么大的生意,能不往死里掐吗?


关于老:


有的时候,不是你做错了什么,只是你老了。所谓老了,在商业上的表现就是:新一代的基础设施,你已经不会用了。比如大数据和云计算,它们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基础设施。

看懂了微信的本质,当你再听到类似“我已经想到了颠覆微信的方法,就缺一个写代码的”这种话时,就会觉得有多么不靠谱了。微信不是用来颠覆的。


关于“老教父们”:

老人们不但输得起,还等得起,我们这个时代最有耐心的,恰恰是这些老同志。

关于安全感: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创业者们,不需要假装成不需要路灯的富人。我们就是内心不安,就是需要路灯,就是需要结伴而行,彼此壮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