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村民產業發展糾紛 保障桑蠶產業收益

“這次調解圓滿結束,大家鄉里鄉親的,以後要團結友善,共同發展。”什統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王才發會心的說。近日,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以下檢察瓊中縣院)駐什統村委會鄉村振興工作隊聯合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化解一起兩村村民產業發展矛盾糾紛,接受調解的雙方代表握手言和,現場響起了陣陣掌聲。

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 | 化解村民產業發展糾紛 保障桑蠶產業收益

矛盾雙方代表握手言和

原來,3月下旬,道妙村10餘戶農戶懷疑桑葉受到紅一村村民王啟平噴灑的農藥汙染,導致個別農戶的蠶苗出現了中毒現象。經什統村科技特派員餘卓明老師現場指導,已挽回了部分損失,並初步判斷為臨近農田農藥汙染桑地所致。兩村村民因此產生糾紛,並先後找到瓊中縣院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鄭龍反映該情況,鄭龍得知該情況後,立即要求道妙村村幹部通知全體養蠶戶,暫停使用臨近桑田的桑葉喂蠶。


3月31日,鄭龍與駐村工作隊員在王啟平的帶領下,來到了事發現場,經瞭解,王啟平是第一次創業,與幾個瓜菜種養大戶合作承包了本村40餘畝田地種植豆角,剛剛渡過受疫情影響冬季瓜菜滯銷的難關,眼下又出現這起矛盾糾紛。王啟平說:“農藥是十天前噴灑的低毒農藥,經農技中心檢測是符合殘留標準的,我也不確定是否影響到了附近的桑田。”考慮到養蠶桑葉農藥殘留無權威的標準,鄭龍遂建議全體農戶採用摘葉試喂的土辦法,經過幾天的試驗,發現臨近地塊的桑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


為了建立健全農村矛盾糾紛調解制度,充分發揮村“兩委”主體作用,鄭龍引導矛盾糾紛雙方向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4月11日,道妙村和紅一村的村小組幹部帶領矛盾雙方到村委會進行調解,在駐村工作隊和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下,雙方面對面談訴求,換位思考糾紛根源,理解各自農業生產的不容易。最終,雙方都做出了讓步,順利達成調解協議。同時,採納了鄭龍提出的雙方應本著互惠互利,鄰里和諧的原則,在進行重大生產活動(如水利灌溉,農藥施肥)時提前通知對方的建議。此外,什統村委會也將邀請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員重點關注受汙染地塊,有針對性地指導、幫助受影響的農戶管理桑地,保障蠶農的收益。

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 | 化解村民產業發展糾紛 保障桑蠶產業收益

調解現場

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 | 化解村民產業發展糾紛 保障桑蠶產業收益

村民調解委員會主任王才發進行調解

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 | 化解村民產業發展糾紛 保障桑蠶產業收益

瓊中縣院駐村第一書記鄭龍進行調解

鄭龍、鄭曉萍、邢益棟、張博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