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之——韓馥,嚇死自己的第一熊人

三國人物之——韓馥,嚇死自己的第一熊人

初識韓馥,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韓馥出場時是參加討伐董卓聯軍十八路諸侯之一,西涼猛將華雄在聯軍陣前挑戰時,韓馥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隨即派出潘鳳迎戰董卓部將華雄,雖然潘鳳為華雄所斬,但也至少表現出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概。再慢慢了解他歷史上真實的表現,你就會由心底裡發出一聲嘆息:一個沒有膽識的人,竟然連死都會窩囊到家。

韓馥(?—191年),字文節,潁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當時的潁川郡是名士家族的聚集地。三國時期不少名人都來自這裡,韓馥擔任過東漢的御史中丞,這又是什麼樣的官呢?東漢初年,就改御史大夫為司空,管工程。原御史大夫的下級御史中丞主管御史臺(府),掌監察。御史中丞下有治書侍御史二人,掌解釋法律條文;侍御史十五人,掌察舉官吏違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官吏朝見皇帝或國家舉行祭天、祀廟、封王侯、拜將相等大典時,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監察威儀。所以御史中丞的權力僅次於尚書令。在東漢的官職中位置不是特別高——但是特別受尊敬的職位之一,與司隸校尉、尚書令並稱為“三獨坐”,就是這三個官員在朝會時均專席而坐。漢百官朝會,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獨坐一席,以示皇帝非常重視。如果是和平年代,韓馥很可能非常受當時名門士族認可的,而且從他的性格來看也會是個好官。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時,在那個群雄爭霸的歲月,在那個各種陰謀,陽謀層出不窮的年代,他怯懦膽小怕事的性格註定了他就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馥素性恇怯《後漢書》)。董卓進駐洛陽,把持朝政之後,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出於想削弱董的想法等,就推薦韓馥、劉岱、孔伷、【張資】張諮、張邈等出宰州郡。就這樣他被董卓派為冀州牧,冀州當時民人殷盛,兵糧優足,城池堅固,是許多人眼中的肥肉,可這裡對他來說是個要命的位置,一來他缺少獨擋一面的能力,二來在他附近有兩個強人:公孫瓚和袁紹,都在時時覬覦他的地盤。特別是離他最近的勃海太守袁紹,雖然是他名義上的下級,但在當時情形下,是韓馥唯一可以利用的有生力量,韓為了生存,就必須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但袁的家庭四世三公社會影響巨大,本人在各個階層也有相當的號召力,這就讓韓有點坐立不安了。

馥恐其興兵,遣數部從事守之,不得動搖。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馥得移,請諸從事問曰:"今當助袁氏邪,助董卓邪?"治中從事劉子惠曰:"今興兵為國,何謂袁、董!"馥自知言短而有慚色。子惠復言:"兵者凶事,不可為首;今宜往視他州,有發動者,然後和之。冀州於他州不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馥然之。馥乃作書與紹,道卓之惡,聽其舉兵。

三國人物之——韓馥,嚇死自己的第一熊人

冀州地形圖

這樣的結果是他既和袁紹互相產生了不信任,也徹底和董卓的西涼集團決裂了,從而失去了朝廷這個保護傘,將自己置身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漢獻帝初平元年(190)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以及曹操同時起兵,眾各數萬,討伐董卓,並推選袁紹為盟主,號車騎將軍。雖然韓馥也是其中的參與者,並負責大軍糧草供給,但他的見識不高決定了他人生的路不會長遠。

是時,豪傑既多附招,且感其家禍,人思為報,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為名。韓馥見人情歸紹。忌其得眾,恐將圖己,常遣從事守紹門,不聽發兵。橋瑁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馥於是方聽紹舉兵。乃謀於眾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劉惠勃然曰:"興兵為國,安問袁!董?"馥意猶深疑於紹,每貶節軍糧,欲使離散。(《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

諸侯討伐董卓失敗後,韓馥和袁紹的矛盾就公開化了,發生正面衝突的可能性,只是時間問題了,此時他自己內部的不穩定也導致他滅亡的加速。公元191年,部將麴義反叛,韓馥與麴義交戰,結果以失利而告終。先說說這個 麴義,歷史上的表現不是很多,但也是一名悍將,特別 是後面的界橋之戰中,創造以八百兵大破公孫瓚兩萬步兵和一萬騎兵的奇蹟,應該是當時韓手下的第一猛將。袁紹本來就怨恨韓馥,一看動手的機會來了,就主動與麴義結交以分化韓馥實力,正式開展了對韓的奪權之爭。謀士逢紀也適時提出了不亞於隆中對的策略,他對袁紹說:“做大事業,不佔領一個州,沒法站住腳根。現在冀州強大充實,但韓馥才能平庸,可暗中約公孫瓚率領軍隊南下,韓馥得知後必然害怕恐懼。同時派一名能言善辯的人向韓馥講述禍福。韓馥為突如其來的事情所迫,我們一定可以趁此機會佔據他的位置。” 事實的發展也和他的預測一致,三國高人真到處都是啊!於是袁紹就寫信給公孫瓚。公孫瓚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率兵而來,計劃暗中偷襲韓馥。袁紹派外甥陳留人高幹以及穎川人荀諶等(都是韓的同鄉),前去勸韓馥說:“公孫瓚趁著得勝南來,而且各郡都響應公孫瓚。袁將軍率領軍隊向東而來,其意圖難以預料。我們從心裡感到您很危險。” 韓馥一聽更加害怕說:“既然這樣,我該怎麼辦呢?”荀諶說:“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寬厚仁愛,容納各種人,使天下人歸附方面,比起袁紹來怎麼樣?”韓馥說:“我不如他。”荀諶又問:“面臨危難出奇制勝,智謀勇氣遠遠超出常人,逭方面您比起袁紹來又怎麼樣?”韓馥說:“我不如他。”荀諶再問:“世代普施恩惠,使天下各家得到好處,您比起袁紹來又怎麼樣?”韓馥回答:“我不如他。”荀諶說:“勃海雖是一個郡,其實相當於州。現在將軍您處在三方面均不如袁紹的形勢,但長期居於袁紹之上,袁紹是當代的豪傑,必定不肯在您之下。而且公孫瓚帶領燕、代的士卒,其兵鋒不可抵擋。冀州是天下的重鎮,如果兩支軍隊合力進攻,會師城下, 冀州的危亡立刻就會到來。袁紹是將軍的故舊,並且又是同盟。眼下的辦法,不如將整個冀州讓給袁紹,袁紹必然對您非常感恩戴德,公孫瓚就不可能再同您相爭了。這樣將軍有讓賢的名聲,自身地位比泰山還要穩固。希望您不要有疑慮。”韓馥素來就對這兩人怕的要死,一看兩人合力來對付自己,更是手足無措,沒有任何主張,準備按照荀諶的計策行事。

三國人物之——韓馥,嚇死自己的第一熊人

眾人勸阻韓馥

雖然韓馥本人熊的不行,手下也還有幾個血性漢子:長史耿武、別駕閔純、騎都尉沮授(這人也是非常了得,我以後會專門說)得知後,都勸阻韓馥說:“冀州雖然狹小,能披甲上陣的有百萬人,糧食夠支撐十年。袁紹以一個外來人和正處窮困的軍隊,仰我鼻息,好比嬰兒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給他餵奶,立刻可以將其餓死。為什麼要把冀州送給他呢?”從事趙浮、程渙率領一萬能開硬弓的士卒駐守在孟津,知道這個情況,也帶領軍隊飛速趕回,請求抵禦袁紹,韓馥不但沒有聽從,還解釋說:“我過去是袁氏的屬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紹。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謙讓,這是古人所看重的。各位為什麼覺得不好呢?”。就派其子給袁紹送去印綬從而讓出官位,袁紹接管冀州後,封韓馥為奮武將軍,但既沒有兵,也沒有官屬,這樣自己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也成就了自己三國第一窩囊廢的美名。而他的手下最後的演出簡直是可歌可泣了!消息傳出後,棄職而去者三十餘人,長史耿武更是一聲嘆息曰:“冀州休矣!”。與關純伏於城外,以待紹。數日後,紹引兵至。武、純拔刀而出,欲刺殺紹。紹將顏良立斬武,文丑砍死純。這樣忠良之士死的死,散的散,留下來的都是各有想法了。 其中就有象河內人朱漢之流的。

朱漢原先曾被韓馥輕慢,被袁紹任命為都官從事後,一直想找機會報復,又想迎合袁紹的心意,便擅自發兵包圍韓的住宅,拔刀登屋。韓逃上樓去,朱漢捉到韓馥的大兒子,將他的兩隻腳打斷。袁紹立即逮捕朱漢,將他處死。但是韓馥仍然憂慮驚恐不已,請求袁紹讓他離去,袁紹也就同意,於是韓就去投奔陳留郡太守張邈。後來,袁紹派使者去見張邈,商議機密時,使者在張邈耳邊悄聲細語。韓當時在座,以為是在算計自己。過了一會兒,他起身走進廁所,用刮削簡牘的書刀自殺。

三國人物之——韓馥,嚇死自己的第一熊人

韓馥影視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