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學生寫出的作文有時候讓人溫暖,有時候讓人驚歎,更有時候讓人提心吊膽……

學生寫出錯別字作文

學生寫出錯別字的作文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時候寫出來的錯別字卻讓人啼笑皆非。比如下面這幾篇作文:

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傘與命

這篇作文寫得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寫的助人為樂的場景,大雨之下,同學沒有帶傘,小作者主動詢問有沒有帶傘,並送同學回家。精神狀態都非常的積極,表達的也是善心善念,可惜因為把“傘”寫成了“命”,就得到了老師200次抄寫的懲罰。

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逼與副

我們再看這篇作文,講的是老師優秀,將老師提拔為副校長,這是很高興的一件事情,而且學生也願意長大後成為副校長,也同樣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同學。可惜卻把“副”寫成了“逼”,這就鬧出了笑話來了。

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處與外

又是一篇積極向上,幫助外公外婆幹家務的事情,可是將“外”字寫成了“處”字,被老師罰抄100遍。

學生寫錯別字作文的原因分析

學生為什麼會在寫作文過程中會出現錯別字呢?

第一,表面上看是學生粗心造成,但寫錯別字是一件正常現象。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成人在寫作過程中,也同樣會寫出錯別字,而且這種現象不少。一方面是因為寫的字出錯,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使用的輸入法等原因造成,更重要的是我們個人的注意力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很容易因為注意力一時的分散而出錯。

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針對這種分心、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錯別字,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檢查的習慣。只要我們用心去檢查,及時修改錯別字,這樣就可以避免寫作錯誤。這種檢查習慣,我們成人養成起來或許好做,現在使用各種電子文檔軟件幫助修改,學生該如何養成寫作檢查的習慣呢?

我在教學生寫作文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很畏懼寫作文,不願意每天都練筆寫作文,讓學生寫作文之後,再自己來檢查更是有點困難。但不管如何,我覺得學生寫作文檢查的習慣要分兩個階段。

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一是把作文寫出來的階段。通過每天練習寫作文,無論是日記還是短篇小作文都可以,只要堅持每天寫作。在這個階段中不必過多抓住學生的錯別字、拼音等問題,只需要讓學生及時修改錯誤,不必要求學生一個字抄100遍、200遍,先讓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

二是檢查作文的階段。當學生能做到每天寫作文,並且對寫作文沒有牴觸心理的時候,就要進一步的要求學生檢查所寫作文。在這個階段中要訓練學生自己檢查,自己發現錯誤,慢慢訓練學生細心的習慣。

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第二,學生難以區分正確字與錯別字之間的差異。

從我們舉例的作文當中,傘與命、副與逼、外與處等字,可以看到相互之間差異很小,稍微大一點的就是傘與命,差異極其微小的就是外與處。這些字其實學生們都認識,但是在寫的時候,大腦中對這些字的特徵記憶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所以在寫作文過程中寫錯了字。

如何幫助學生減少這種錯誤呢?

學生錯別字作文,老師啼笑皆非,這不僅僅是因為粗心

一是要訓練學生善於觀察。我們學習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要善於觀察,不僅要從字的音、形、義等方面去觀察,有時候還可以自己總結所觀察到的特徵,通過對這些特徵進行分析,讓學生牢牢記住字的寫法。

二是用一些記憶方法幫助學生記住字形特徵。比如處的一捺像一個尾巴,外沒有小尾巴,或者處的一捺就像地面的水平線,到處都是;逼要用腳走,副的“刂”就像副手站在旁邊一樣……如此,我們的大腦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畫面,對易錯字就會有牢牢的記憶,減少寫作過程中的錯誤。

結束語

學生在寫作文過程中難免不出錯,我們老師要多利用每天的日記來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不僅讓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更要讓學生養成檢查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