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樑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點擊右上方“關注”,免費收到“農家之友”的推送。感謝您的關注!

原標題:“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武宣縣二塘鎮福隆村梁金榮的創業小記

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梁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梁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3月30日,小編駕車來到武宣縣二塘鎮福隆村,開過一段長長的偏僻小路,進入一片樹林,老遠就能聽見“呱呱呱……”的鵝聲迴盪在林間,這裡是“鵝司令”梁金榮的養鵝基地。

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梁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梁金榮是祿當村的村民,在柳州打工幾十年,他進過工廠、開過出租車……但是他認為一直做“打工仔”不是長久之計。經過多方面考慮和市場的考察之後,常年在外打工的他瞄準了養鵝產業。2019年10月,他回到家鄉,利用起自家林地,與朋友合夥投資25萬元開啟了林下養鵝產業,走上了創業之路。

“大白沙鵝最主要的優點是抗病性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我們選定大白沙鵝這個品種。”梁金榮介紹說,鵝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產品,而且生長也比較快,養殖週期大概在75天左右就可以出售,所以當時就優先考慮養鵝產業。

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梁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為了不走彎路,梁金榮經常到廣東陽江、桂林、柳州等城市,向一些專業養鵝大戶“取經”。他通過實地考察、學習和邀請專門的技術人員跟蹤指導等方式,解決經驗不足、養殖技術不成熟等問題。

“從開始養鵝到現在,我們始終堅持用天然飼料為主。一天進行兩次左右的餵食,以青草、玉米粒等為主食。”提起養鵝,梁金榮還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養鵝經驗。他說,不同時期的鵝營養需求會不同,為了讓鵝能健康長大,餵養的成分和比例都有所講究。

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梁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在梁金榮的精心飼養和培育下,第一批飼養的1600只種鵝的存活率在80%以上,目前已賣出800只左右,每隻約250元,總收入將近20萬元。

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梁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現在我們的鵝銷路主要是往廣東、南寧這一帶,基本上是供不應求。”梁金榮介紹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們通過網絡、電商和聯繫批發商等多渠道進行銷售,鵝的銷售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

養鵝養出門道,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梁金榮的目標和方向更遠了,他希望向周邊的農戶分享自己的養鵝經驗,帶領大家一起發家致富,“我的想法就是帶動附近的農戶來養鵝,他們養,我們負責收購,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廣西武宣:二塘福隆 梁金榮“打工仔”變身“鵝司令”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讓鵝的價值實現最大化,不單單是銷售肉鵝。”說起鵝產業發展的前景,梁金榮十分自信。他說,接下來他將著力在養殖肉鵝、種鵝、鵝蛋及培育鵝苗上下足功夫,力爭打造一個150畝的生態鵝供應基地,同時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

圖文:武宣縣融媒體中心 張桂芬 陸原令 梁以松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原作者版權,轉載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頭條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