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成語知識小課堂——不可多得:西戎稀少難得,多用於讚揚

每天一個成語知識小課堂——不可多得:西戎稀少難得,多用於讚揚

東漢末年,平原郡般縣有一名士禰衡字正平。他博學善辯,才華出眾,為士大夫所器重。

官居太中大夫的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喜歡結交天下名士。他對禰衡特別賞識,每逢來訪,都會熱情款待。

孔融認為禰衡是個出類拔萃的人,不應埋沒他的才能,便把他舉薦給漢獻帝,薦表中有這樣幾句:“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瞥聞,不忘於心……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漢獻帝是個傀倡皇帝,不敢擅作主張便把薦表交給曹操過目。曹操召見禰衡,禰衡先不應召;後來去了,與曹操談話也很不禮貌。曹操便派禰衡當鼓吏,大宴賓客時命禰衡擊鼓。禰衡大罵曹操,惹得曹操十分惱怒。

為了免得落個害賢之名,曹操派禰衡為使者前往荊州勸說劉表來降,表面上是任用賢者,實際上想借劉表之手殺掉他。

劉表欽佩禰衡的才名已久,禰衡來見之後更是把他待為上賓。此後,劉表每次議事或發佈文告,如果禰衡沒有表態,便暫不不作決定。

一天,禰衡不在,劉表與左右文人絞盡腦汁草擬了一篇奏章。待禰衡回來,沒把奏章看完就擲在地上,當場由他重寫一篇,轉眼立成,辭義俱佳,滿座歎服。劉表大悅,越發器重禰衡。

嗣後,禰衡又侮慢劉表。劉表便把他派到部將黃祖那裡當書記。黃祖是個出名的急性子,劉表想正好借他的手殺掉禰衡。

不料黃祖帶禰衡很好。禰衡每為黃祖起草文稿都寫的非常得體大方。黃祖常常握著禰衡的手說“你寫的正合我意,恰是我心中所想”

祖的長子黃射,官居章陵太守,他對禰衡的才華也是十分欽佩,兩人關係甚是要好。一天。兩人遊覽名勝,看到大文學家蔡邕(yōng)寫的碑文,都非常讚賞。

回家後,黃射懊悔未能及時把碑文抄下以便日後再讀。禰衡說:“吾雖一覽,尚能記。”說罷便把碑文默寫出來。

蔡黃射特別喜愛邕(yōng)的文辭,為了準確起見,他又特意派人去把碑文抄來,與禰衡所默寫的碑文核對,竟然一字不差。眾人對禰衡的記憶力佩服的五體投地。都說他是天下奇才,實為不可多得。

不久之後的一天,黃射設宴答謝賓客,有人送給他一隻鸚鵡。這隻鸚鵝羽毛美麗,善學人語,黃射非常喜愛它,便舉杯對禰衡道:“請先生作篇鸚鵡賦,以助各位酒興!”

禰衡才氣橫溢,文思敏捷,拿過紙來,筆不停揮,文不加點,頃刻之間寫出了一篇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鸚鵡賦》,辭采之美,令眾賓客一齊拍手叫絕。

禰衡恃才傲物,很是狂妄。有一天,黃祖在大船上宴客,他又出言不遜,黃祖說了他幾句,他又大罵黃祖,惹得黃祖非常惱火。一怒之下,命人將禰衡拉去處死。

黃租的幕僚一向嫉妒禰衡,趁機立即將他殺死。黃射得知消息後,連鞋襪也來不及穿便赤腳趕來相救,可為時已晚,才學不可多得的禰衡死時年僅二十六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