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綜學習有很大的技巧性,最後90天做到這幾點至少提升50+

理綜高考佔據300分,往往是高考生拉開差距的關鍵所在。有的同學理綜可以考到280+,而有的同學一半分數都沒達到,除卻努力元素外,方法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今天學長就給大家總結了3項學習理綜的方法,在最後90天做到這幾點高考至少提升50+!

理綜學習有很大的技巧性,最後90天做到這幾點至少提升50+

基礎知識學習

物 理

物理的學習首先要深入理解其基本概念,並將公式和定理的推導過程牢記於心,知道它的意義、熟悉它的由來,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自如。

其次,物理的學習可以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將每個物理難題都儘可能地還原到具體情境中,找出其中的關係,用所學知識解決它。

化 學

化學的學習本質上是以元素週期表為大綱,向外延伸,梳理出各類元素的性質,並掌握它們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

學習化學要牢記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認識常見物質的性質,從多角度分析元素反應,瞭解其變化的多樣性,用化學語言表達出來。

化學反應式、物質轉化框圖不能依靠老師和課本,要自己多書寫,以便更好地掌握促使它們發生轉化的條件,從而對該類元素全面理解。

生 物

學習生物要注意構建知識網絡,將細節類的知識點整理起來,用課本章節進行貫穿,化零為整,更加系統地進行學習。

生物知識的學習存在規律,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前的聯繫,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兩者之間的某些異同點。

理綜學習有很大的技巧性,最後90天做到這幾點至少提升50+

常見錯誤彙總

物 理

很多同學在做物理習題時,不會看題,只顧著將自己的經驗一股腦的拿出來用。實際上題目中給予的條件,不僅是用來幫助思考的,在答題時也都是可以作為條件利用的。

上課時一聽就會,做題時提筆就廢,這也是在物理學習中的難點。而出現這種問題多半是因為同學們對知識總是一知半解,要知道物理中的很多知識涉及多個因素,如果只考慮某一點,自然以偏概全,無法解題。

化 學

很多同學在化學學習時過分依賴課本,對很多知識都不去理解,只一味地死記硬背,從而很難記住。實際上可以通過科學的理解將它們形象化的記憶,比如元素週期表的背誦,就可以找找規律。

在化學考試時,還有一種低級錯誤也是同學們經常出現的,那就是答非所問。題目要求寫要求寫元素名稱同學們卻寫元素符號,要求寫物質標號卻寫物質名稱,要求寫反應現象卻寫出反應產物等等。

生 物

在生物的考試中,最常見的錯誤是解題時分析過程不完整,省略過程一步跳到結果,回答問題沒有邏輯,理不清思路,導致閱卷老師找不到給分點,學生自然就得不到高分。

在理綜試卷中生物試題分佈跨度較大,一般分佈在首尾兩端,導致很多學生時間安排不當,考試都要結束了,題目還沒看完,就更別提作答了。

理綜學習有很大的技巧性,最後90天做到這幾點至少提升50+

答題模式訓練

物 理

拿到試卷後,首先對題目進行泛讀,將題幹中的問題圈出來,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帶著這個問題再將題目重讀一次,找出有用的條件;最後結合所學的物理概念,將已知信息與提問相結合。

解答物理大題時需要寫出必要的方程式、演算步驟,只單一的給出答案不能得分,有些題目還要明確寫出單位等。

化 學

化學考試時,方程式的書寫要完整無誤,沒配平、條件錯、有機反應少寫物質等都會造成該答案不得分。另很多答案內容需要清晰寫明,例如:反應物和產物之間的連接,氣體符號和沉澱符號都要標清等。

化學上常用的專業詞彙也是不可以出現錯別字的,例如:“熔化”不能寫成“溶化”,“萃取”不能寫成“卒取”等。

生 物

生物的很多選擇題都與教材結合度不大,這就需要學生擅於分析題目信息,尤其是字面信息。如果題中有圖和表,還要努力將圖、表進行結合,通覽全題,找出其中的暗示點來進行作答。

理綜學習有很大的技巧性,最後90天做到這幾點至少提升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