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雍正下定決心要除掉年羹堯,他們是怎麼推動的?

希望你多一點仁心,少一點戾氣

這是年羹堯給張廷玉送禮,張廷玉送給年羹堯的一句話,彼時兩人地位還不一樣,送禮的背景是發生了江夏鎮事件,年羹堯奉旨進京述職。

這個時候的年羹堯,還沒有暴露出太多的野心,還是雍王府裡外放的一個提督,是雍正的好奴才。張廷玉慧眼如炬,發現了年羹堯飛揚跋扈的性格並提醒了他。如果年羹堯這時候能聽懂張相的話並收斂鋒芒,日後絕不會落一個鳥盡弓藏的下場,可惜他沒有。換句話說,如果年羹堯聽進去了,他也成不了日後的年羹堯。

是誰讓雍正下定決心要除掉年羹堯,他們是怎麼推動的?

張廷玉

年羹堯事件開始,張廷玉扮演了什麼角色?

從年羹堯做了西北的一把手,張廷玉其實是一直都回避年羹堯的問題的。不論是大小官員彈劾的風波、年羹堯越權殺人的事,張廷玉都很少主動發表看法。“卸甲”事件,年羹堯在朝堂智之上也開始目中無人,連雍正都不放在眼裡。在場官員無不驚心動魄,鏡頭轉到張廷玉臉上,張廷玉也只是臉色難看,最終還是忍住沒有說話。然後鏡頭中出現了雍正的一個陰冷的表情,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嚇了一跳。

是誰讓雍正下定決心要除掉年羹堯,他們是怎麼推動的?

第一張年羹堯在和雍正對視,會是什麼表情呢

雍正為什麼不下決心殺了年羹堯

我們從兩個事件來分析一下雍正對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

第一,電視劇第一集裡面,四爺和十三爺去江南賑災,遇到迎接他們的年羹堯,對身邊人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話是當著自己心腹和鐵桿兄弟十三爺說的,即使是故意說給年羹堯聽的,也有一定的真情實感在裡面。

第二,繼位當天,雍正急衝衝趕回潛邸,想和鄔先生做個瞭解,最終被鄔先生提前準備的一套話術說服,念舊情放鄔先生“半隱”。

從上面2個案例可以看出,雍正雖然冷酷無情,但是對自己人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何況年羹堯對雍正有擁立之功,西北大捷讓雍正坐穩了龍椅,打臉了等著趁機大做文章的八爺黨。所以從感情上來說,這個時候只要年羹堯懸崖勒馬,雍正很大幾率會不顧大家反對保下他。

壓死年羹堯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次回京,雍正給年羹堯下了一個命令:新政,並且派了一個“理財專家”孫嘉誠跟著一起過去。孫嘉誠這個人忠正不阿,是清流黨的領袖,上摺子彈劾過年羹堯。

隨後雍正南巡,在李衛處得到密摺:孫嘉誠被年羹堯殺了!

是誰讓雍正下定決心要除掉年羹堯,他們是怎麼推動的?

年羹堯殺孫嘉誠的根本原因是,孫嘉誠代表的是改革派,是雍正派來盯著新政的。而年羹堯這些年在西北,早就從雍正的心腹奴才轉變成士紳階級一樣的人,雍正新政損壞了他的利益,或者說損害了跟他有往來之人的利益。所以孫嘉誠死了,年羹堯也成也和八爺黨一樣的“反新政派“。孫嘉誠一死,可以說年羹堯必定要涼涼。年羹堯不死,雍正等於承認年羹堯是對的而新政是錯的。從雍正新政的決心方面,再大的功臣也不能阻撓自己新政。

孫嘉誠死後,緊接著就是滿朝文武去弔唁孫嘉誠。軍機大臣中,只有八爺沒有通過雍正就自己來了,他不但來了,還叩頭上香。這一招出的實在是狠,其一可以拉攏清流黨,其二八爺是什麼人?是皇帝的親兄弟,是先帝的八皇子,給一個監察御史叩頭,是在給雍正施加壓力,把事件上升到政治高度,再次給雍正一個兩難的境地,居心異常狠毒。

是誰讓雍正下定決心要除掉年羹堯,他們是怎麼推動的?

張廷玉出擊

老相出馬化解尷尬,張廷玉的果斷之處

事情發生到了這一步,雍正也不再去想保年羹堯的事。但是也不好直接殺,為什麼呢?因為還缺一個臺階。雍正曾不止一次的在百官面前維護年羹堯。現在突然改口說要殺了,皇帝的的顏面何在?又是一個左右為難的決定。

一直沒發表過意見的張廷玉,明顯察覺出了雍正內心的糾結。所以提前準備了一套說法:貪汙,數十條大罪,玷汙皇上聖明。最後一條有意思了,是在提醒雍正,只有殺了年羹堯才能把這個事件處理的漂亮,堵住所有人的嘴。

等雍正主動問他年羹堯該不該殺的時候,張廷玉就用三條理由,說明年羹堯的該殺之處,給了雍正一個完美的臺階。派李衛收拾了年羹堯之後,新政實施再也沒有大的阻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