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杨旭升 ‖ 最爱落花生(散文)


「今日作家」杨旭升 ‖ 最爱落花生(散文)

最爱落花生

「今日作家」杨旭升 ‖ 最爱落花生(散文)

落花生又叫长生果,是一年生得草本植物,它在地面开花,在土地下结果,这个果仁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榨油,味道很香。

我出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物质比较匮乏的七十年代,那时候,农民百姓的主食多为地瓜和玉米面,只有赶上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白面;于是,家里堂屋中那个蛇皮袋里的落花生,就成了我儿时最爱的美食。

每天放学回家,馍筐里捡起两个玉米饼子,解开装落花生的袋子,狠狠地抓上两把,装进上衣兜里,顺手扒开几粒放进嘴里,花生和玉米饼混合在一起,大口咀嚼,满满的滑脆和清香顿时让我幸福感十足,那种快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时至今日,我对于落花生的痴情丝毫不减。一年四季,家里的花生从不断缺,无论工作上取得进步、遭遇挫折,抓上几粒花生放在嘴里,口感酥脆,甘甜味美,暖流顷刻间便涌上心头,一切烦闷就会烟消云散。

孩提时代,地瓜、落花生都是外婆家自种的,采收后接济给母亲。印象中,每隔两三个月,父母便从外婆家用架子车拉回几袋地瓜片和一两袋带壳的落花生,因此,我家堂屋里的落花生也就一直没有断过,母亲总说我是吃着外婆家的落花生长大的,至今,我仍深信不疑。

外婆家住在山区,在边角旮旯开垦出来的荒地多为沙土地,适合种植地瓜和落花生。

出于感恩,母亲隔三差五就和父亲一道回外婆家干农活。父亲骑着一辆大“永久”自行车,母亲坐在后座上,我坐在前面的车梁上,早早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天空瓦蓝瓦蓝的,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油菜地,路边吃草的老牛,清澈的小河沟……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一切都那么温馨美好!

在外婆家,我奔跑在田间地头,不必说酸酸的沙枣,甜甜的茅草根,还是成群的麻雀从一棵柿树飞向不远处的小树林,单说那白白胖胖的“沙虫”,就让我念念不忘。外婆说,“沙虫”是专吃落花生的坏蛋,地里的落花生刚长出枝丫时,只要见到枯萎的芽苗,顺着向下挖,一定有“沙虫”在作恶。它除了脑袋是深褐色之外,通体白色,卷着身子,两排小腿努力挣扎着,仿佛要逃出我的嫩嫩的手掌心。每次,我都要带上一个瓶子,把这些“坏虫”收集起来,例数他们的恶行,然后把它们一条一条扔进鸡圈里,才解了我的心头之恨。

落花生,属于春种秋收,不需要成片的水浇地,沙地、坡地和边角地都可种植。播下种子,不必锄草、备垄等繁琐的田间管理,只要雨水丰沛,就会有收获。

落花生大约是六月开花,豆粒大小的黄色花蕊,零星的点缀在枝秧中间,没有诱人的清香,朴实自然,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黄花落尽就开始结果,一个根须就连着一个落花生,通常是根须扎的越深落花生颗粒越饱满。我常想,落花生正是根植于大地母亲,充分吸吮了养分,才能耐得住贫瘠,韬光养晦,籽粒饱满!

1995年,我离别家乡参军入伍,随身携带的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几本书籍之外,就是母亲为我精心准备的一小袋去了壳的花生,她知道我对落花生的偏爱。我常想,母亲是希望我到部队后能像落花生一样不图名利,甘于奉献,永远保持谦虚淳朴的品格!

刚入伍,部队里的各种规定和要求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工作、训练、学习、劳动既规律又枯燥,尤其是东北寒冷的气候和饮食习惯让我一度不能适应,每次感到压抑或委屈时,我就抓上一把花生放在嘴里,满满的家乡味和满足感沁入心田,我的躯体就汽车加满了油一样,顿时让我信心倍增,动力十足,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2017年,我脱下军装选择了自主择业。从紧张忙碌到闲暇无事,一时间感到无从适应。闲暇之余,我利用楼道里闲置的旧花盆种上八粒落花生,放在阳台上,每天按时浇水,大约过了五六天时间,有六棵落花生已破土而出,苗芽健硕有力,茁壮成长;一个月后,花生苗便郁郁葱葱,花盆也显得有些紧促了,两个月后,竟然开出了黄花。八月末,我和儿子一起收获了落花生,仔细一查,竟有二十九个花生夹。吃着自己收获的落花生,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就应该像落花生一样,不要拘泥于环境,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只要有舞台,就一定要让自己绽放!

接下来的日子,我频繁出入人才招聘市场,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凭借着部队工作经验和自己的质朴,一个月后,我成功应聘到了一个乡镇政府机关的工作岗位。

工作和生活相对规律平淡,闲暇之余,我除了运动、读书和写作,就是邀上几个知己朋友到家中小叙,自己下厨做几道拿手小菜,大家谈天论地,开怀畅饮,其乐融融。家庭式聚餐,花生米是必不可少的菜品,水煮、油炸、盐焗,由于一盘花生数量多,一次只能用筷子夹上一粒,往往是其它菜品碗盘见底,花生米还有大半盘,于是大家戏称花生米为“耐捣”。

说到油炸花生,是很讲究火候的,火不能太大,锅里放少许食用油,不等油热就要放入花生米,然后反复不停地翻炒,等到花生微微发黄,就要迅速出锅入盘,过了火候就会糊,没到火候就会夹生。我常想,炒花生米就像做人一样,要“过犹不及”,恰当就好,一个人要有光泽,但不要有光芒,做事讲分寸,做人有原则。

日子不紧不慢,波澜不惊,如流水,又像节日里的烟花,流水东去,烟花散尽,一切又归于平淡。弹指一挥四十年,仿佛一场春梦,一下子就到了不惑之年,不容我反思,不容我踯躅,唯有的就是不负韶华,让每一天都充实阳光和快乐!

「今日作家」杨旭升 ‖ 最爱落花生(散文)

杨旭升,洛阳人,退役军人,自由职业者,爱好文学,愿以文会友,书写美丽人生。

本文来自“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uzojia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