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常言道:父母在不遠游。在人的一生中,父母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他們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那份平淡之下的責任。從呱呱墜地到成家立業,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大半輩子。童年時的陪伴與成年後的感恩,親情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跨越時空的情感橋樑,在匆匆歲月中見證一個個幸福的瞬間。每個人對自己生活的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感觸和體會,唯有家人情感是相通的。2019年初,一部記錄一個普通家庭4年生活日常的紀錄片在國內上映。名不經傳的導演,全部素人演員陣容,簡陋的攝影器材,卻成就了一部讓人深有感觸的影像作品。比紀錄片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傳遞的溫暖家庭題材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影響了萬千普通人。中國傳統家庭的溫情與變故,用個人的視角完整呈現出來,貴在真實。

沒有劇本,沒有所謂的劇組,一切都是建立在現實真實發生的基礎之上,展現出生活最質樸和溫暖的一面。很多人眼中遙遠陌生的家庭生活,在鏡頭的記錄下顯得特別熟悉而親切。柴米油鹽,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生活本來有很多色彩,只不過或喜或悲的情緒影響了我們對色彩的甄別能力。

嚴格意義上說,《四個春天》只能算得上是一部仿紀錄片,它更像是一部帶有濃重個人色彩的DV作品。在畫面、色彩方面沒什麼講究,甚至有點粗糙,但是它的出彩之處在於內容。沒有完整的敘事架構和故事主線,很多彷彿是雜亂的隨性拍攝,但它精準地抓住了生活中讓人動容的細節,很好地詮釋了生活的本質。

導演陸慶屹將家庭影像記錄經過精心的剪輯和編排,將多年積累的影像素材濃縮到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並沒有刻意去考慮機位角度和過度煽情,將一個普通家庭的變遷史用最簡單的方式展現出來。該片上映後的表現很不錯,不僅在2018年舉辦的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拿到最佳紀錄片,還得到趙薇、黃渤等知名藝人的力薦,觀眾給出的評價很高。

習慣了大城市的喧囂,淳樸的鄉土與親情卻能給你片刻的寧靜,讓你心平氣和地去思考關於人生的一些東西。熱愛生活,關注故鄉,感恩父母,這就是生活給人最深的感悟。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樸素的“人間煙火”味道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這部紀錄片的片名很形象,講述的是一個家庭在四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春天裡發生的故事。有歲月的痕跡,有永別的悲痛,還有回憶中的人生感悟。在經歷了悲歡離合之後,才感覺活著最好。導演靠著一部業餘級別的照相機,將鏡頭對準這個家庭的兩位主角——自己的父母,略顯粗糙的製作和剪輯,卻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有人說,除了真實記錄生活的成分和貼近現實的內容,這部作品無論從製作水準和商業價值來看,都與人們的期望值相差很遠。誠然,導演愛好攝影的舉動和文藝創作熱情,創作者的定位決定了他的作品只具備紀錄片的基本要素。搬上大銀幕,有人讚賞有人不屑一顧,私人化的影像作品不僅是侷限家庭範圍的欣賞,它傳遞出的正能量需要大眾的舞臺來讓更多人接受。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好的作品自然有它的吸引人之處,《四個春天》最大的特點是內容真實樸素、讓人感同身受。父母雖然逐漸老去,卻成為相濡以沫夫妻的模範;兄弟或者姐妹長大之後各有家庭和事業,各奔東西,只有故鄉的老家讓他們魂牽夢繞,親情的力量促使他們再次重聚。

什麼才是生活最初始的模式,結果是陪伴。就如同天井上巴掌大的天空一樣,家暫時限制了我們的視界,即便走出家門外出闖蕩尋找自由,也不忘抽時間回家陪伴我們的父母,就像小時候的我們被父母陪伴一樣。鏡頭所到之處,你能夠很容易嗅出人間煙火的味道,這就是最平淡的生活氣息。

父母、兄弟、姐弟,生活中的主角,他們才是最親的人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父親陸運坤是一名物理老師,雖然頭髮花白,但是精神很好。他的晚年生活並不覺得乏味和單一,因為他的興趣愛好顯得很優雅,書法和各種樂器讓他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對待妻子,陸運坤幾十年的感情根基從未動搖過,與妻子相濡以沫,白頭到老;對待兒女,將他們養育成人,進入古稀之年依然不忘給兒女們帶去物質上的溫暖,父愛的力量讓包括導演陸慶屹在內的三個兒女有了精神上的依靠。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母親李桂賢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很多人眼裡的平凡母親。在農村生活,家務和勞作成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快樂和滿足的源泉。同樣,李桂賢也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能歌善舞,喜歡種些花花草草還有養金魚。興趣相投決定了這對老年夫妻晚年的幸福生活,白髮人送黑髮人也讓他們經歷著人生的苦與悲。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這就是一家人很珍貴的合影,姐姐陸慶偉因病不幸離世,留下了年邁的父母和沉默的兄弟倆。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傳統家庭,也許是文藝基因的傳承,這一家人都表現出多才多藝的一面。父母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兄弟崇尚藝術、尊重傳統;姐弟間除了永恆的回憶,還有那份難捨的親情,即使已經陰陽兩隔。融洽的家庭氛圍,親近的家庭成員關係,讓整個家庭其樂融融。

三隻“燕子”的再次歸來,春天裡發生的一切註定不再平凡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現實生活不會給你提前預演和排練,主角們的任何舉動比任何電影都來得真實。一對老夫妻,經歷了大半輩子的人生磨練,已經學會坦然面對生活。支撐他們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鏡頭下的笑容讓我們看到了最難得的處世之道。

兒女已經長大,父母卻日漸衰老,歲月在親人之間留下了很明顯的印記,不變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父母對兒女們的愛護和情感一直存在,一聲問候,一個手勢,這當中是滿滿的愛。如此樂觀向上的心態,充滿鄉間生活樂趣的方式,他們是恩愛的夫妻,更是了不起的父母。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人終究是要長大的,遲早有一天要離開父母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小時候的我們在父母的保護之下,無憂無慮,懵懂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成年之後你會發現,曾經離家打拼的自己越來越離不開自己的父母了。不管你是兄弟還是姐妹,家是一個生命的起點,不管將來你是飛黃騰達還是貧困落魄,家始終是一個落腳點,片刻的陪伴也能讓一家人幸福如昔。

世事無常,當身邊的親人永遠離開自己,我們才知道生命的可貴。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要理解陪伴的意義和必要性,不要留下遺憾。特別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在孤單寂寞的時候,他們最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僅此而已。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這個家庭的遭遇註定不平凡,快樂幸福成為歷經變故和磨難之後的生活追求。平淡的生活背後,是母親的勤勞、父親的堅強,還有兒女們的孝順。俯視的角度下,一家人的餐桌格局讓我們知曉傳統習俗和些許無奈。姐姐已經永遠走了,餐桌邊依然保留著她的椅子和碗筷,彷彿她就在身邊。

春天是生命復甦的季節,當陽光趕走嚴寒,萬花齊放之時正是家庭重生之際。老年喪女的悲痛,在第四個春天來臨之際已經逐漸淡化,拿起勇氣去面對新的生活。從內容上看,“燕子”的象徵意義很明顯,第一隻代表的是父母,第二隻代表的是兄弟倆,第三隻則是病逝的姐姐。春天已到,“燕子”歸來,這也預示著一家人的重聚。

任何時候,不要忘記幸福的決定因素:陪伴與感恩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怎樣才算幸福?很多人都暗自問自己:達到幸福的目標最終是以什麼作為參照標準。是家財萬貫還是權高位重,這些顯然不是。當你逐漸老去,看著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幸福的感光時刻不僅有老伴的攙扶攜手,更重要的是有兒女們的陪伴。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並不是一味地花金錢買東西,而是花時間去陪他們。

粗糙的私人影像志,紀錄片《四個春天》對幸福的定義:陪伴與感恩

陪伴,才是最大的幸福。無論是父母對待子女,還是子女對待父母,陪伴是增進親人間感情的有效方式。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正是因為缺少陪伴,才讓很多孩子缺乏父愛或母愛,親情教育的缺失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也正是兒女長時間離家缺乏對老人的親情關懷,陪伴成為奢侈,無形中形成親情隔閡,影響了家庭的幸福和諧。

任何時候,不管你處在哪個年齡層面,要懂得去感恩和陪伴。感恩父母,他們是我們一生最敬重的人;陪伴父母,我們成為他們晚年生活最重要的人;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長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未來。

《四個春天》以導演的個人視角選取一個普通家庭在四個春天裡發生的故事。從平靜到變故,從悲痛到釋然,在回憶與永別中品味生活。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片中主角父母二人的身上看出熱愛生活、坦然面對的積極人生態度,這一點讓我們為之折服和欽佩。時間飛逝,父母已老,我們也會變老。變的只是相貌,不變的是春天燕子的歸來,還有對幸福的定義,那就是陪伴與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